文章以2010-2015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表的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分析技术,探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论文的主要特征,研究沿线国家参与科研合作的活跃度及发表的论文影响力,进而挖掘出科研合作的重点学科领域和研究热点,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目的/意义]科学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学科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揭示学科知识及其活动规律。[方法/过程]基于ESI学科结合Web of Science分类之间相对应的引用关系,构建ESI学科覆盖图,并以中国高被引论文为分析对象,分别从国家层面和机构层面对高被引论文进行可视化的呈现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中国学者独立撰写的高被引论文与中国高被引论文的ESI学科领域分布较为相似,主要集中在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工程科学等学科,分布较不均衡;国际合作推动了中国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在空间科学学科上尤为明显;C9联盟和E9联盟等国内一流大学联盟的学科领域分布与中国高被引论文学科总体分布基本相似,联盟内部合作比例很低,高水平论文合作撰写亟待加强。
高被引学者论文代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可用来衡量全球重要的科技发展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机构或学者的科研水平和创新影响力。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机构或学者均对高被引学者及其发表的论文予以重点关注,而分析高被引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特征将有助于引领其他学者形成新思路和新见解。基于此,本文以2014年经济与商业领域高被引学者为考察对象,以其论文所属Web of Science Category为学科衡量依据,通过高被引学者所发表论文的学科集成化指数、学科专业化指数和学科扩散化指数,系统评估了高被引学者论文的学科分布及其集成和扩散特征。研究有助于把握高被引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程度,以期为其他学者开展高水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在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影响创新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术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当前国内外跨学科测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的Web of Science分类,从学科专业化指数、学科集成指数和学科扩散指数三个方面来衡量研究的跨学科性,并通过科学地图可视化的方法来展示跨学科研究的学科分布特征。最后,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所著文献作为实证案例,通过构建的测度指标来研究这些顶级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学的创新性成果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们的研究成果总体上专注于物理学科领域,学科的集成程度和扩散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