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琪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足三里、关元对气虚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盲法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对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并探究穴位特异性。方法将90例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足三里组、关元组、假针刺组,每组30例。足三里组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同时假针刺关元穴;关元组针刺关元穴,同时假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假针刺组同时假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和关元穴。各组均隔日治疗,共治疗10次。治疗前后进行气虚证症状量化评分并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指标的平均心率(mean HR)、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内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频域指标的心率变异性总功率(HRV total)、低频(LF)、高频(HF)、极低频带(VLF)、低频高频比对数值[log(LF/HF)]。结果治疗后足三里组、关元组患者气虚证症状量化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假针刺组,而治疗后足三里组评分又低于关元组(P<0.05)。足三里组治疗后SDNN、r-MSSD、VLF、LF、HRV total均显著增高,关元组HRV tota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组治疗后SDNN、r-MSSD、VLF、LF、HRV total显著高于关元组(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可改善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并调控心率变异性,两者作用有差异且针刺足三里对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作用优于针刺关元穴。
- 李桐王华吴松陈丽黄琪王雅媛李佳宋燕娟王文韩颖毛锡顺Gerhard Litscher梁凤霞
- 关键词:气虚证针刺足三里关元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系统
-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再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黄琪
- 关键词: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异常心电向量图
- 急性右室梗死心电图诊断与研究现状
- 2003年
- 黄琪彭红
- 关键词:急性右室梗死心电图诊断ARVI发病机理
-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方法ABPM6100监测仪,设定程序为昼20min、夜30min充气测量1次血压,记录并储存结果。结果单纯性高血压组异常节律发生率明显低于合并心、脑、肾TOD组。异常节律中TOD以非杓型改变为主(占41.0%),反杓型及超杓型分别为20.8%、6.5%。在脑血管损害病变中反杓型及超杓型的发生率分别为23.8%、7.5%。各组昼夜血压正常节律发生率与异常节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并发TOD的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OD、年龄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关。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时,应注意纠正昼夜血压节律的紊乱。
- 黄琪刘筱翟茜
-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靶器官损害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
- P波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42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分为两组各210例,组为并发PAF患者(疾病组),组为无PAF患者(对照组)。将两组最大P波时限(Pmax)、Pd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Pmax:I组显著高于组[(118.24±11.04)ms比(105±9.6)ms,P<0.05];Pd:组显著高于组[(48.02±10.29)ms比(34.82±8.66)ms,P<0.05]。结论:Pmax及Pd可作为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PAF发生的简单的心电图指标。
- 黄琪翟茜刘筱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 64排CT在冠心病患者风险预测及再血管化治疗后疗效评价的应用研究
- 王翔张树桐谢元亮肖建伟张正威黄琪陈燕浩江燕萍李蓉金朝林
- 64排CT自2005年初应用于临床。64排CT心脏检查能够三维立体、全面地显示心脏外形和内部结构,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斑块类型、大小和管腔狭窄程度,并能计算心脏功能指标,对CHD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64排CT心脏检查安...
- 关键词:
- 关键词:CT再血管化疗效评价
- 电针调控小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Toll样受体4炎性通路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胰岛素抵抗(IR)大鼠小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Toll样受体4(TLR4)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肥胖IR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联合抑制剂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饲养8周建立肥胖IR大鼠模型。电针组大鼠予“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电针治疗,10 min/次,3次/周,共8周;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予尾静脉注射SIRT1抑制剂Sirtinol(1 mg/kg),隔日1次,3次/周,共8周。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葡萄糖输注速率(GIR);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脂多糖(LPS)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的黏膜形态并用Chiu’s评分法评价小肠黏膜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SIRT1、TLR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SIRT1和TLR4在小肠组织中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GIR显著降低(P<0.01),血清CRP、TNF-α、IL-6、LPS含量和小肠Chiu’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P<0.05),小肠组织中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和SIRT1/TLR4均显著降低(P<0.01),而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1),小肠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损伤严重。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血清CRP、TNF-α、LPS含量和小肠Chiu’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P<0.05),GIR显著升高(P<0.01),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P<0.05),小肠黏膜病理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轻;电针组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小肠组织中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和SIRT1/TLR4显著升高(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小肠Chiu’s评分显著升高(P<0.01),GIR�
- 宋燕娟黄琪陈丽王雅媛周钰点梁凤霞
-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电针TOLL样受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