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段椎管内占位病变的显微手术技巧
- 刘景平沈沉浮李学军兰松黄月明杨志权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现代护理观念被引量:3
- 2007年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第二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并导致原发病死亡率增加到50%,所以它的预防被高度重视并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护理和预防方面的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将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提高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 卿春华吴安华焦光辉徐德宝黄月明
- 关键词:呼吸机肺炎护理
- 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导致周围重要结构异常改变的观测被引量:12
- 1998年
- 目的:探查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周围重要结构的变异情况。方法:在19例垂体瘤病人进行显微手术切除术时,观察其变异情况。结果:1)视神经、视交叉全部被牵拉、受压、抬高,部分与肿瘤发生粘连。2)鞍膈全部向上隆起,在肿瘤上长出分叶的小肿瘤处鞍膈破溃。垂体柄被挤压在鞍膈的后下方。3)视交叉池不完整,在粘连及垂体柄进入鞍膈处,蛛网膜下腔已经消失;在肿瘤挤压(包括动脉)处,蛛网膜下腔仅为一潜在腔隙。4)凡被肿瘤挤压、包围、发生粘连的硬脑膜、神经及血管均有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结论: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对周围重要结构产生挤压,发生粘连,部分蛛网膜下腔消失,并有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以上异常与肿瘤大小及生长方向直接相关。了解上述规律。
- 刘运生袁贤瑞方加胜候永宏刘景平罗端午姜维喜陈立华王君宇何正文黄月明霍雷
- 关键词: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
- 院前使用抗凝剂对颅脑损伤后预防VTE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前,抗凝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在常见心血管疾病救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这种抗凝治疗给颅脑损伤(TBI)后的患者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方面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且TBI后VTE预防性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与TBI的治疗效果明显相关。目前对院前正在抗凝治疗的TBI患者在预防VTE方面抗凝剂的选择、抗凝剂过量的对抗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仍没有成熟统一的观点。院前抗凝剂的使用对TBI后抗凝治疗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院前抗凝剂使用带来的出血等副作用,另一方面TBI能进一步增加改变凝血障碍的可能性。本综述除了总结院前常用的抗凝剂的药物特点,也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检测手段的优缺点,目的是对院前已经使用过抗凝治疗的TBI患者在预防VTE方面提供全面的参考和指导。
- 黄月明杨冬武李港韩光魁崔昌萌靳峰
- 关键词:颅脑损伤抗凝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
- 经眶额蝶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被引量:38
- 1997年
- 目的:介绍一种新联合入路及其在41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的运用经验,并与经蝶入路、经颅入路及经额下—蝶窦入路进行比较。方法:作一个眶额骨瓣,于鞍结节处将经额入路(于额叶下方经鞍膈)及经蝶入路(经蝶骨平板及蝶窦前壁)联成一体。结果:全切25例(61%),1例术后死亡(2.4%)。结论:此入路适用于巨大型垂体腺瘤切除术。
- 刘运生陈善成袁贤瑞马建荣刘景平侯永宏马志明姜维喜罗端午陈立华黄月明霍雷王君宇曹美鸿
- 关键词:垂体肿瘤腺瘤显微外科手术
- 颅脑损伤后预防性抗凝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各种创伤中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25岁到44岁之间的人群中死亡率和致残人数是第一位的,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颅脑损伤引起的死亡率位列第五。而如此高的死亡率被认为与外伤后的静脉血管栓塞(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塞和肺栓塞有关,尤其在老年颅脑损伤人群中可高达20%。
- 黄月明黄月明刘劲芳刘劲芳韩光魁崔昌萌靳峰
- 关键词:颅脑损伤微循环障碍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