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压低上前牙
  • 3篇支抗
  • 3篇上前牙
  • 3篇前牙
  • 3篇种植体
  • 3篇种植体支抗
  • 3篇微种植体
  • 3篇微种植体支抗
  • 2篇露龈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牙移动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生长因子
  • 1篇化生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卢红飞
  • 4篇艾虹
  • 4篇黄晓
  • 4篇麦志辉
  • 1篇单小年
  • 1篇龙湘玲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口腔正畸...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的Typodont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在Typodont模型上,模拟临床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的过程,研究不同部位支抗对上前牙压低效果的影响。方法制作上前牙槽骨垂直发育过度的标准Typodont模型42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4个。A组在中切牙间植入微种植体,B组在中切牙和侧切牙间植入微种植体,C组在侧切牙和尖牙间植入微种植体,应用镍钛螺簧施0.98N(100g)力压低上前牙。应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牙齿标记点的三维位置并获得点云数据,Imageware12软件测量牙齿的压低量及唇(颊)倾斜度,并同时拟合牙弓曲线,研究牙弓及[牙合]平面的变化。结果①三组中上前牙均有不同程度的压低(0.9220mm±0.3037mm~5.2354mm±0.9620mm),中切牙的压低量〉侧切牙〉尖牙,微种植体的位置越靠前,压低效果越明显。②所有牙齿均向前移动,上前牙有不同程度的唇倾,微种植体的位置越靠后,牙齿向前移动越少,唇倾越少。③微种植体的位置越靠后,牙弓及[牙合]平面的变化越小。结论①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压低上前牙,上磨牙并未伸长。②微种植体的位置越靠后,上前牙的压低量越小,唇倾越少,牙弓变化及[牙合]平面角减少的趋势越小。反之亦然。
麦志辉艾虹卢红飞黄晓龙湘玲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治疗露龈笑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上前牙槽骨垂直发育过度的露龈笑患者,检测切牙的压低量及微笑时牙龈显露程度,同时监测龈沟深度、切牙唇倾、牙根吸收及(牙合)平面改变的情况.方法:选取16名因上前牙槽骨垂直发育过度导致露龈笑的患者,...
麦志辉卢红飞黄晓艾虹
TGF-β_1和VEGF在牙周膜牵引成骨术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经牙周膜牵引成骨术快速移动犬牙齿的牙周组织内细胞因子TGF-β1和VEGF的表达及变化,探讨TGF-β1和VEGF在牙周膜牵引成骨术中的作用,为其后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8只广州本地杂种犬,分别牵引下颌左右两侧第一前磨牙向后移动,A组为对照组,常规滑动法100 g牵引;B、C、D组为实验组,采用牙周膜牵引成骨术,B组的牵引速率为0.25 mm/d;C组的牵引速率为0.5 mm/d;D组的牵引速率为1 mm/d。结果TGF-β1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VEGF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在牵引术后,TGF-β1和VEGF的表达增加,2周时达到高峰;C组的分泌水平最高;固定4周时,各组之间的分泌水平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牵引固定2周时,TGF-β1和VEGF因子大量表达于移动牙的近远中牙周间隙,其中C组最活跃,至固定4周时,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别。
麦志辉艾虹卢红飞黄晓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牙移动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治疗露龈笑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上前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的露龈笑患者,改善牙龈显露的程度。方法选取16例因上前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露龈笑的患者,在侧切牙与尖牙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施加100g力压低上前牙。治疗前后分别收集头颅定位侧位片、上前牙的根尖片、牙模型、微笑时面下1/3照片及上前牙的龈沟深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压低时间为(6.7±1.2)个月。(1)牙龈显露减少(2.3±0.5)mm;(2)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中切牙阻力中心点压低(2.6±0.3)mm,覆减少(2.8±0.6)mm,切缘与腭平面的距离减少(3.1±0.7)mm,鼻唇角增加(5.4±2.9)°,P<0.05;(3)压低结束时,上前牙的临床牙冠变短,未见明显牙根吸收。结论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但牙龈的改建速度比牙齿的压低速度慢。
麦志辉卢红飞黄晓单小年艾虹
关键词:露龈笑微种植体支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