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显利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癌
  • 2篇脂肪酸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手术
  • 2篇酸钠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相色谱
  • 2篇小鼠
  • 2篇免疫
  • 2篇结肠
  • 2篇基因
  • 2篇苯乙酸
  • 2篇苯乙酸钠
  • 2篇C-MYC基...

机构

  • 11篇吉林大学第四...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中国第一汽车...

作者

  • 13篇黄显利
  • 5篇刘秀新
  • 3篇姜艳芳
  • 3篇赵平伟
  • 3篇师锦波
  • 2篇李亚刚
  • 2篇申虹
  • 2篇耿瑞华
  • 2篇罗元平
  • 2篇苏振义
  • 2篇杨聚鹏
  • 2篇庞国良
  • 2篇于世梅
  • 1篇李亚刚
  • 1篇潘煜
  • 1篇张东旗
  • 1篇戴春雷
  • 1篇王婷
  • 1篇许大勇
  • 1篇张红裔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肝胆胰脾外科...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乙酸钠对小鼠体内种植性肿瘤c-myc基因表达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苯乙酸钠(NaPA)对小鼠体内种植性肿瘤的作用及对c-myc基因和免疫力的影响,寻找新的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方法制作小鼠体内种植性肿瘤模型,NaPA腹腔内注射10 d后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c-myc基因扩增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小鼠的免疫功能,同时检测NaPA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和毒副作用。结果随着NaPA浓度的增加,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加强,且明显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并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力的趋势。没有检测到对荷瘤小鼠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结论NaPA可抑制荷瘤小鼠c-myc基因过度表达,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并且无毒副作用,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药物。
赵平伟姜艳芳黄显利
关键词:苯乙酸钠C-MYC基因免疫功能
苯乙酸钠对小鼠腹腔内种植肝癌细胞株凋亡的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苯乙酸钠(NaPA)对小鼠体内种植性肿瘤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作用,寻找新的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方法制作小鼠体内种植性肿瘤模型,NaPA腹腔内注射10d后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并检测NaPA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和毒副作用。结果随着NaPA浓度的增加,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加强,肿瘤细胞凋亡率呈正比例增加。NaPA主要抑制细胞的G1期,且与浓度相关。NaPA各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下降,细胞生长受阻于G0/G1期,细胞趋于成熟。且没有检测到药物对荷瘤鼠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结论NaPA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使肿瘤细胞产生凋亡,诱导细胞向成熟转化;并且无毒副作用,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药物。
姜艳芳赵平伟黄显利潘煜
关键词:苯乙酸钠凋亡细胞周期
腹股沟疝复发原因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分析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病因,在实践中预防和减少疝的复发。方法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手术总例数485例。其中,经典疝修补术421例,复发30例,复发率7·1%;无张力疝修补术64例,复发1例,复发率1·6%。结果全组均治愈出院,术后阴囊水肿3例,阴囊血肿1例。结论要达到理想效果和低复发率,应充分考虑复发的病因,术中合理选择手术方法,规范的技术操作。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减少复发率。
刘秀新苏振义黄显利
关键词:复发疝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肝癌脂肪酸的研究
1996年
脂肪酸的合成是正常肝细胞重要功能之一。由肝细胞合成的脂肪酸进一步参与多种人体必须的生命活性物质的合成。如与胆固醇组成胆固醇酯,与蛋白质组成各种脂蛋白等。同时细胞膜的构成,复合脂的构成,衍生脂类的构成均有脂肪酸的参与。脂肪酸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其他生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脂肪酸在肝细胞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长期以来应用传统方法存细胞水平上观察鉴别组织结构,做出病理诊断。
师锦波申虹李亚刚黄显利罗元平庞国良耿瑞华于世梅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肝癌脂肪酸肝细胞
老年人急腹症早期误诊56例分析
2005年
刘秀新杨聚鹏黄显利
关键词:老年人误诊
结肠癌伴肠梗阻12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张媛王婷尹力心黄显利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诊治分析首发症状普外科
乳腺癌术后18年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
2006年
苏振义黄显利张东旗刘秀新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子宫多发肌瘤左侧乳腺癌双侧附件切除术动脉血流频谱
有症状胆囊结石开腹手术前ERCP的选择
2003年
内窥镜技术(ERCP)作为胆道结石较准确的检查方法,可显示结石的部位和胆道形态,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胆道疾病的术前应用,但由于它在造影后可引起急性胆管炎、发热,甚至引起胰腺炎,使人们对它的术前应用持不同意见,本文对我院1996年以来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前应用ERCP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寻找开腹前应用ERCP的标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ERCP检查.
张红裔李亚刚黄显利师锦波
关键词:胆囊结石开腹手术ERCP内窥镜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肝癌脂肪酸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脂肪酸是人体肝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在正常情况下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当患肝癌时。这种相对平衡状态会被破坏。使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发生变化。本实验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人体正常肝及肝细胞癌各30份。30份正常肝样品均测得三癸烷酸(C_(13:0))、肉豆蔻酸(C_(14:0))、棕榈酸(C_(16:0))、硬脂酸(C_(18:0))、十八碳—烯酸(C_(18:1))、十八碳二烯酸(C_(18:2))。29份样品测得十五烷酸(c_(15:0)),28份样品测得十六碳一烯酸(C_(16:1))、二十碳四烯酸(C_(20:4))。30份肝癌样品均未测得十五烷酸(C_(15:0)),7份样品测得 C_(14:0)。明显少于正常肝。其余脂肪酸虽所测得种类无明显差异但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肝。据此可对肝癌进行病理诊断。本实验得出了人体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组织脂肪酸的色谱图及质谱图。为在分子水平上对肝癌做病理诊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师锦波申虹李亚刚耿瑞华于世梅黄显利罗元平庞国良
关键词:肝癌脂肪酸病理诊断质谱法分子水平
MUC-2、PCNA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MUC-2及PCNA的表达与不同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4例结肠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肠直肠黏膜中MUC-2、PCNA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UC-2的表达阳性率为100%。而10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UC-2的阳性率为40.38%,PCNA的阳性率为79.6%。MUC-2、PCNA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MUC-2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MUC-2、PCNA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但MUC-2的高低不能作为结直肠癌的定性依据,它们可以间接反映肿瘤的预后。
杨聚鹏刘秀新黄显利
关键词:PCNA免疫组织化学结肠直肠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