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素文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安康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女性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分裂症
  • 2篇暴力行为
  • 1篇毒品
  • 1篇新型毒品
  • 1篇心理防御
  • 1篇心理防御机制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问题
  • 1篇凶杀
  • 1篇凶杀行为
  • 1篇正常人
  • 1篇症状自评
  • 1篇症状自评量表
  • 1篇三学
  • 1篇偏执
  • 1篇偏执型
  • 1篇偏执型精神分...

机构

  • 6篇北京市安康医...
  • 1篇北京市公安局

作者

  • 7篇高素文
  • 4篇蔡成华
  • 4篇王丽娟
  • 2篇曾恒
  • 1篇孔燕
  • 1篇王丽娟
  • 1篇付培鑫
  • 1篇丁福红
  • 1篇孔燕
  • 1篇王艳芬
  • 1篇王志强
  • 1篇王靖
  • 1篇陈利

传媒

  • 4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中华应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具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具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人格特征。方法对41例具有暴力行为偏执型分裂症病人与同期来院住院治疗的无暴力行为的65例偏执型分裂症病人进行MMPI测查。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D有统计学差异(P<0.05),Ma具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剖析图相似呈F-Pa-Sc。结论本研究旨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暴力行为加以预测。
高素文蔡成华陈利王丽娟
关键词:暴力行为
北京市城镇357例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镇初三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追行心理疏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57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 总体的阳性率为23.2%(≥2),总均分、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与中国常模具有显著的差异,人际关系和偏执两因子高于常模分,具有统计学差异。男女学生比较各因子均无差异。结论初三毕业生面对中考的压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给予重视,家长、老师应调整好心态,帮助孩子度过“中考”这一人生之关键时期。
高素文王丽娟刘宝新蔡成华
关键词:初三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常模比较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男女对照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比较强制隔离戒毒(简称"强戒")人员的性别差异,从而提出对强制隔离戒毒者预防及强戒的分期分类管理。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戒的3993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性别分组分别对总体强戒人员及吸食不同种类毒品的强戒人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所在地、民族、职业、婚姻、吸毒方式及吸毒史等方面进行两组对照比较。结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χ~2=143.37,95.84,54.25;P=0.000)方面,女性强戒人员年龄多在30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以无业者居多;在吸食毒品种类、吸食方式、吸毒史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37.43,10.79,23.83;P=0.000),女性强戒人员多吸食新型毒品,以烫吸的方式吸食毒品,吸毒史多在1~3年。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χ~2=122.90,29.46,42.36;P=0.000)方面,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年龄20岁以下的较多,高中及中专的人员较男性多,以无业者居多;新型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吸食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χ~2=1.65,P=0.44),在吸毒史上有统计学差异(χ~2=17.27,P=0.001),女性新型毒品强戒人员吸毒史比男性短。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χ~2=17.85,40.29,38.16;P=0.000)方面,女性传统毒品强戒人员年龄40岁以下的较多,高中及中专的人员较男性多,以无业者居多。在吸毒方式、吸毒史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人口学特征上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女性强戒人员年龄多在30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以无业者居多。女性是新型毒品的受害者,吸毒时间早;收戒的传统毒品依赖者男女处于一个文化层次,但是女性的吸毒年龄要比男性年轻,女性�
蔡成华高素文王丽娟孔燕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新型毒品男女
具有暴力行为的女性偏执型分裂症患者MMPI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具有暴力行为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对31例具有暴力行为女性偏执型分裂症患者与41例无暴力行为的女性偏执型分裂症患者进行MM P I测查。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L、F、K、P a有统计学差异(P<0.05),P d、P t、Sc、S i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P<0.001),两组剖析图相似呈F-P a-Sc。结论具有暴力行为的女性偏执型分裂症有特殊的人格特征,旨在对女性分裂症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加以预测。
王靖王丽娟陈利高素文付培鑫曾恒
关键词:暴力行为
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41例(凶杀组)、非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65例(病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测查比较。结果:凶杀组、病例对照组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9±0.9,5.0±1.0/3.9±0.6,F=27.04,P=0.000),投射、被动攻击、分裂、退缩、躯体化六个条目评分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病例对照组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5.0±1.1/4.5±0.8,P<0.05),反作用形成、同一化条目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5.0±1.4/4.1±1.4,4.9±2.6/3.3±2.0,P<0.01);凶杀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的被动攻击、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反作用形成评分高于病例对照组(5.5±0.9/5.0±1.2,5.6±0.9/5.0±1.4,P<0.01)。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凶杀偏执型分裂症患者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被动攻击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反作用形成。
王丽娟蔡成华高素文
关键词:正常人心理防御机制凶杀行为
女性二醋吗啡滥用者1886例艾滋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2003年
目的研究女性二醋吗啡(海洛因)滥用者中艾滋病感染情况,了解这一人群HIV感染的上升趋势,寻求减少HIV传播的途径。方法采用P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和金标快速初筛法对1886例女性海洛因滥用者进行初筛;阳性者报上级防疫部门进行复查确诊。结果海洛因滥用者1886例中抗-HIV阳性者48例,占2.5%,其中静脉注射海洛因者30例,肌肉注射海洛因者9例,烫吸者5例,以香烟吸者3例,用烟枪吸者1例。结论女性海洛因滥用者是HIV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是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加强毒品滥用和HIV的预防工作有利于遏制HIV的蔓延。
王艳芬曾恒丁福红王志强高素文
关键词:女性艾滋病感染流行病学海洛因依赖
北京市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特征对照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特征。方法采用一般资料和作案相关特征调查、《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PRS),73例非北京市户籍的流动人口与105例北京市户籍具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1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作案年龄、总病程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差异,流动人口作案年龄偏小,病程较短;2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相比,流动人口精神病人在委托单位、既往犯罪、作案地不同,流动人口多有既往犯罪,犯罪地多选择城区;3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相比,流动人口精神分裂症的BPRS评分中的对身体关怀、夸大分数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肇事肇祸行为的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作案年龄、总病程、犯罪地、既往犯罪及精神病症状等方面与本地的具有差异,提示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来京务工人员多给予关心支持,以便有效预防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在北京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王丽娟高素文蔡成华孔燕
关键词:流动人口精神病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