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硕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儒墨命运之探源——从孔子和墨子的“天人观”分析
- 2010年
- 儒家和墨家是先秦两大显学,但是汉代以后.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以墨子思想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却成了“绝学”。此种现象从二者的“天人观”分析看,孔子的畏命、知命思想既为统治者戴上了神圣的光环,又给予平民百姓精神上的安慰:而墨子的“天志”、“非命”思想却既没有让统治集团满意.又不能为人民大众提供宗教信仰。
- 高硕
- 关键词:孔子墨子
- 宗教对话的理论嬗变及其困境分析--兼谈斯特伦的宗教观对宗教对话的启示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宗教多元化的不断推进,为了维护宗教和平与世界和谐,宗教对话成为必然。众多学者也致力于宗教对话的研究和讨论,确立了以诠释学为理论基础的宗教对话准则,并形成了分别以人性原则、理性原则和灵性原则为基础的三大宗教对话体系。但事实证明,宗教对话理论自身也存在诸多困境,而斯特伦对宗教的独特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讨宗教对话之路,使宗教对话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 高硕
- 关键词:宗教对话多元论灵性
- 浅谈儒佛道教早期的碰撞与融合
- 2010年
- 中国社会主要的宗教是儒佛道三教。儒教、道教产生之初,佛教传入之始,三教便发生了碰撞。儒教提倡世俗伦理、佛教主张遁世绝俗、道教宣扬道法自然,这会使各教的教徒在礼教、生死、资格等问题上发生冲突。但是,各教没有把分歧作为发展的主题,而是借鉴、吸收了其他宗教的优点,使自己更好地生长,六家七宗的形成、早期道教的官方化都是这一成果的体现。在中国历史长河之中,三教的碰撞与摩擦是次要的,而相互借鉴、融合才是主流。
- 高硕
- 关键词:儒教佛教道教
- 先秦儒家的等级意识与人文精神之关系及其现代意义
- 2014年
- 先秦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意识与董仲舒之后的"制度化儒学"不同,其本意是社会、家庭生活中的每个人应在自己的位置上施行权力,同时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先秦儒家提倡的等级意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在社会等级意识、家庭等级意识中,更是处处彰显人文精神,先秦儒家还主张用"权变"的思想对待等级意识。先秦儒家的等级意识与人文精神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并且对现代生活有着重要启示。
- 高硕
-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文精神
- 唐代道教上清派思想研究
- 道教上清派是指以崇奉和传习《上清经》、《黄庭经》等上清经系经典为主的道教流派。从历史发展来看,道教上清派大约产生于东晋时期,因《上清经》的出现而得其名。南北朝时,上清派获得初步发展,到梁代陶弘景时形成茅山宗一系,初具道派...
- 高硕
- 关键词:心性论社会政治观
- 文献传递
- 周敦颐“诚”体探微及其现代意义
- 2014年
- 周敦颐承接《中庸》、《易传》中的"诚",阐发了自己的"诚"体思想。他认为,"诚"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根本,"诚"以一种"寂然不动"的虚灵纯然为存在状态,用阴阳二气结合五行运行来化生万物,人可以通过"思"的实践功夫来达到"诚",而"诚"体的最高境界是"无思而无不通"。周敦颐认为"诚"是一切道德品行的根源,人性由于阴阳二气和合而有善恶,但是通过实践功夫,都可以达到"诚"的最高境界。周敦颐对"诚"体独创性的阐发,可以彰显其在理学上的重要地位,其"诚"体的实践功夫以及道德蕴涵,对现代精神及现实伦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高硕
- 关键词:周敦颐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