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玉龙

作品数:47 被引量:413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动脉
  • 23篇冠状
  • 23篇冠状动脉
  • 17篇心肌
  • 14篇介入
  • 14篇梗死
  • 13篇心肌梗死
  • 10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心病
  • 7篇血管
  • 7篇造影
  • 7篇急性心肌梗死
  • 7篇冠心病
  • 7篇冠心病患者
  • 7篇病患
  • 6篇动脉介入治疗
  • 6篇血流
  • 6篇预后
  • 6篇直接冠状动脉
  • 6篇介入治疗

机构

  • 4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北京核工业医...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高玉龙
  • 27篇陶英
  • 26篇李志忠
  • 21篇张京梅
  • 17篇王苏
  • 10篇朱小玲
  • 10篇王春梅
  • 9篇李艳芳
  • 8篇刘彤
  • 8篇艾辉
  • 8篇孙涛
  • 7篇林运
  • 7篇吴翔宇
  • 7篇黄觊
  • 5篇刘双
  • 4篇李勇
  • 4篇阴赪茜
  • 3篇李庆祥
  • 3篇宋艳东
  • 3篇陈玄祖

传媒

  • 13篇中国医药
  • 7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中国循证心血...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第七届北京五...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因心肌缺血就诊、年龄≤40岁女性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记录其危险因素和各项临床变量。结果冠心病组62例,平均年龄36.7±4.0岁;对照组81例,平均年龄37.5±2.5岁。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分别为48.4%比24.7%,合并2型糖尿病分别为27.4%比4.9%,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清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冠心病组较对照组典型症状多见,典型胸痛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50/62(80.6%),特异性50/86(58.1%),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后敏感性28/39(71.8%),特异性28/64(43.8%)。冠脉病变累及前降支动脉82.3%,单支血管病变占59.7%。结论≤40岁女性冠心病患者多有典型胸痛症状,冠脉单支病变常见,易累及前降支动脉。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是主要危险因素。
王苏李志忠张京梅陶英阴赪茜孙涛阙斌高玉龙
关键词:女性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肌缺血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探讨心肌缺血与自体血管和移植血管的关系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抢救中心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入院的CABG后不稳定心绞痛39例患者行冠脉及桥血管造影,结合心电图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CABG后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到复查造影的时间:1个月~1年为25.6%;1~3年为43.6%;3~10年为28.2%;10年以上为2.56%。39例患者共移植血管101支,其中左乳内动脉桥(LIMA)36支,大隐静脉桥54支,桡动脉桥11支。101支移植血管中,完全闭塞病变占25.7%,狭窄占17.8%。CABG后1个月~1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移植桥血管病变,其中移植桥血管吻合口狭窄占70%,桥血管闭塞占20%;1~3年心肌缺血主要原因是移植桥血管的闭塞和自身血管病变加重,分别为38.8%、44.4%;而3年以后则绝大多数缘于静脉桥的闭塞,占45.5%。药物治疗11例,自身血管介入治疗19例,桥血管介入治疗7例,自身血管和桥血管同时介入治疗2例。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CABG后早期出现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移植桥血管吻合口狭窄,术后1年以后出现的心肌缺血多是移植桥血管的闭塞和自身血管病变加重。自身和移植血管介入治疗成功率高。
刘彤李志忠王苏陶英李勇高玉龙宋艳东阴成茜陈玄祖郭畅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缺血血管造影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时间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就诊时间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9例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典型症状组(1509例)和非典型症状组(100例),分析AMI患者就诊时间的分布特点。结果典型症状组中位就诊时间为2.0h明显低于非典型症状组(中位时间3.1h,Z=6.113,P〈0.01),12h内就诊率为90%(1360例),明显高于非典型症状组的82%(82例,P=0.01)。结论临床症状是否典型是影响AMI患者就诊时间的重要因素,加强心肌梗死知识的普及,特别是非典型症状的普及对AMI的早期发现、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高玉龙张京梅卢爽陶英李志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STEMI入院并行PPCI的8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IMI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3分,380例)、中危组(4~6分,424例)和高危组(≥7分,78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PPCI情况,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分析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危组年龄、男性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前壁心肌梗死比例、心率、空腹血糖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而收缩压明显低于中危组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63. 2%(49/78)比34. 4%(146/424)、14. 3%(54/380)],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梗死动脉开通时间明显长于中危组与低危组[(79±27) min比(63±18)、(58±1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IMI血流分级法、TIMI心肌灌注分级和心肌blush分级法,高危组达到3级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危组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MI危险评分是STEMI患者PPCI术后影响心肌组织灌注的因素(比值比=4. 987,95%置信区间:1. 243~7. 516,P=0. 016)。结论 TIMI危险评分属高危的STEMI患者经PPCI治疗后,心肌组织水平血流灌注差,从而影响预后。应及早评估这些高危患者,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高玉龙龚晓刚陶英张京梅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浆肌钙蛋白I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评估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cTn1)水平对评估急性肺栓塞(PE)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7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通过肺核素扫描、螺旋CT、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确诊,入院后均行cTn1、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血气分析等检查,对怀疑冠心病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cTn1>0.05ng/ml共34例,其中大面积PE16例(47%),次大面积18例(53%);UCG均示右室功能障碍(100%),心电图示右室负荷过重28例(82%),低氧血症30例(88%),心源性休克9例(2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治疗11例(32%),行机械通气8例(24%),死亡7例(21%),行溶栓治疗26例(76%);cTn1<0.05ng/ml者44例,其中大面积PE3例(7%),次大面积12例(27%),小面积29例(66%);UCG示右室功能障碍15例(34%),心电图示右室负荷过重14例(32%),低氧血症24例(55%),心源性休克1例(2.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治疗2例(4.5%),行机械通气2例(4.5%),死亡1例(2.3%),行溶栓治疗10例(23%)。cTn1升高组与cTn1正常组比较右室功能障碍、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且cTn1升高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应用机械通气、升压药物及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率、行溶栓治疗比率均明显高于cTn1正常组(P<0.05)。结论cTn1可作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可以帮助明确危险分层,指导治疗。
陶英张京梅李志忠马临安李勇孙涛高玉龙王苏刘彤
关键词:肺栓塞预后
101例SARS病例临床分析
2002年11月始发于我国广东省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且致命性强,死亡率高,以近距离飞沫(分泌物)空气传播为主要途径的病因不明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我国卫生部曾发文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美国CDC及WHO将这一疾病...
郭路芬刘双白树功高玉龙
关键词:病死率
文献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因AMI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PPCI的50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6.5%组(193例)与对照组(309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和PPCI情况及预后。结果HbA1c≥6.5%组患者男性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3级和术后ST段回落比例低于对照组[66.2%(128/193)比72.1%(223/309)、(50±10)%比(53±11)%、92.5%(179/193)比96.7%(299/309)、88.4%(171/193)比93.8%(290/309)],年龄、高血压病史比例、就诊时间、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术后无复流/慢血流比例和住院期间病死率大于(长于)对照组[(62±10)岁比(61±11)岁、(8.4±2.1)h比(7.7±2.2)h、(84±15)min比(79±12)min、7.5%(14/193)比3.3%(10/309)、2.9%(6/193)比0.5%(2/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为AMI患者PPCI术后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比值比=2.036,95%置信区间:0.977~3.987,P=0.031)。结论HbA1c升高的患者P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及心功能差,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应重视这些高危患者,尽早处理,改善预后。
高玉龙李莉娜张京梅陶英李志忠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冠状动脉介入梗死相关动脉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栓弹力图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栓弹力图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置入支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0例,按照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29例)和正常尿酸组(321例),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2组一般资料以及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年龄、体质量、男性比例、吸烟、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57±15)岁比(52±16)岁、(82±19) kg比(74±21) kg、80.6%(104/129)比62.6%(201/321)、69.0%(89/129)比44.6% (143/321)、(2.8±1.2) mmol/L比(2.0±1.3) mmol/L、(4.0±1.4) mmol/L比(2.8±1.2) mmol/L、(5.7±1.4)mg/L比(3.3±1.1)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高尿酸血症与二磷酸腺苷抑制率呈正相关(r=0.952,0.893,P<0.0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主要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值)、R结束到振幅达20 mm所用的时间(K值)均低于正常尿酸组,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MA值)和血凝块形成的速率(α角)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 ±0.9)min比(5.2±1.1)min、(1.4±0.4) min比(1.9±0.4)min、(58±11)mm比(52 ±9)mm、(67±10)°比(60±11)°,P<0.05].2组间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二磷酸腺苷抑制率低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21)%比(70±25)%,P<0.01];高尿酸血症组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24.0%(31/129)比16.2% (5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高,其PCI置入支架后需加强抗血�
陶英黄觊高玉龙李志忠张京梅王苏孙涛吴翔宇王茜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高尿酸血症血栓弹力图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
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筛查的意义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颈动脉狭窄(CAS)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有CAS将7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CAS组(128例)和非CAS组(6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的发生率为16.5%(128/775)。CAS组年龄高于非CAS组[(69±6)岁比(68±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的发生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11.425,P〈0.01)。左主干病变CA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x2=7.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冠心病多支病变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CA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高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李庆祥高玉龙李艳芳朱小玲
关键词:冠心病颈动脉狭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且在急性期出现心室颤动和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临床特点:男55例(83.3%),女11例(16.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电图特征:66例患者中,41例(62.1%)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中30例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占73.2%;25例(37.9%)为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其中合并右心室梗死18例,占72.0%.③冠状动脉造影特征:4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2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左主干病变;余39例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罪犯病变在近段者28例,中段者9例,远段者2例,其中37例闭塞或中重度狭窄,轻度狭窄者2例.2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7例(28.0%)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其中罪犯病变在近段者1例,中段者5例,远段者1例;18例(72.0%)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罪犯病变在近段者10例,中段者8例,均为重度狭窄或闭塞.66例患者中,多支病变46例(69.7%),其中三支病变25例(37.9%).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心室颤动患者,以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最为常见,下壁心肌梗死则常合并右心室梗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作为梗死相关动脉最为常见,罪犯病变以近、中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为主.
王旭祖晓麟王成钢关欣亮叶明张新勇高玉龙王春梅艾辉朱小玲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冠状动脉造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