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福建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热通量
  • 2篇边界层
  • 1篇电厂
  • 1篇湍流
  • 1篇热力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浓度
  • 1篇污染影响
  • 1篇显热通量
  • 1篇流体模拟
  • 1篇模型分析
  • 1篇街区
  • 1篇局地
  • 1篇扩散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火电
  • 1篇火电厂
  • 1篇废气
  • 1篇废气排放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马福建
  • 3篇蒋维楣
  • 2篇潘裕强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电力环境保护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3篇1991
  • 3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排气塔扩散的风洞模拟研究
1991年
本文利用风洞模拟方法,对高约70米、直径29.7米园柱形排气塔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排气塔后部的尾流区能引起速度亏损、湍流增强和下冼现象。排气塔后部横风向铅直向浓度分布仍基本保持高斯型,但源高风速大于2.6m/s时,烟流中心线明显向地面倾斜。据此,我们推荐了倾斜高斯烟流模式及其参数算法系统予测排气塔后部的浓度分布。模式栓验表明能达到一定的精度。
马福建蒋维楣谢国梁潘裕强
关键词:扩散风洞模拟
局地废气排放污染影响的实验模拟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给出了一项在南京大学 NJU 环境风洞中实施的实验模拟研究。试验模拟一座位于城市街区的排放塔的废气排放,通过流场测量,放烟显示和示踪气体扩散试验,分析气流分布与污染物浓度分布,得出对局地环境影响的一些结论。文中还以模拟扩散试验资料为实验基础,建立修正的扩散模式,探讨污染物浓度预测的可靠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风洞流体模拟手段是有成效且实用的。
蒋维楣马福建谢国梁潘裕强
关键词:污染影响废气排放污染物浓度流体模拟城市街区
火电厂浮升烟流穿透模型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通过对现有浮升烟流穿透模型的分析,考虑了非均匀层结大气对烟流抬升的影响,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穿透模型,区域性火电厂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它是有效的.因此,该模型为大型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一种估算浮升烟流穿透过程的实用方法.
马福建蒋维楣李宗愷
关键词:环境影响
全文增补中
现场大气稳定度分类方法探讨被引量:2
1989年
大气稳定度是反映湍流活动的主要指标,恰当地选择大气稳定度分类方法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问题之一。目前国内最常用的P-C法(根据P-T法修改成适合我国应用的形式)有较强的经验性,分类精度不高。大气稳定度实质上是大气热力和动力过程对湍流产生、发展或抑制能力的一种客观量度,因此理查逊数和莫宁-奥布霍夫长度等指标将比P-C法能更客观地表征大气稳定度状况。本文利用野外实测资料,给出总体理查逊数划分大气稳定度级别的方法和标准,以及不同分类方法结果比较。
马福建
关键词:稳定度大气热力
热通量获取方法综述
1989年
白天,热力湍流充分发展的对流边界层中的大气湍流扩散规律与中性和稳定边界层有很大的差别。这时对流速度尺度W_v将扮演重要角色,所以获得显热通量H十分关键。本文着重介绍和评述了求取显热通量的一些主要方法。
马福建
关键词:热通量边界层湍流
显热通量估算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对流边界层中,大气湍流扩散参数化将依赖于对流速度尺度W和混合层高度Zi。显然,正确估算显热通量是很重要的。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对六种估算显热通量H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Holtslag and Ulden(1983)提出的方法效果最好。显热通量H值从不稳定层结时的10~2量级变化到稳定层结时的-10~1量级。
马福建
关键词:边界层显热通量H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