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沉积物
  • 1篇支流
  • 1篇上覆水
  • 1篇水环境
  • 1篇水环境质量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污染
  • 1篇金属污染
  • 1篇环境质量
  • 1篇环境质量研究
  • 1篇河流
  • 1篇河流水
  • 1篇河流水质
  • 1篇赋存形态
  • 1篇
  • 1篇表层沉积物

机构

  • 3篇安徽大学
  • 1篇淮海工学院

作者

  • 3篇韩曦
  • 2篇孙庆业
  • 1篇刘付程
  • 1篇王丽
  • 1篇高毅
  • 1篇安宗胜
  • 1篇周平
  • 1篇徐康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淮河(安徽段)南岸诸河流水质标识指数评价被引量:13
2012年
2010年夏季,对淮河(安徽段)南岸诸河流水质进行调查,共设置采样点160个,选取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需氧量4项水质指标,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WQI)对淮河(安徽段)南岸诸河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安徽段)南岸诸河流水质达标率77%,超标的评价因子为氮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污染物主要来自农业面源和生产、生活废水;水流流速、沉积物性质和周围环境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韩曦王丽周平孙庆业
关键词:水质评价
巢湖表层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时空变化被引量:35
2011年
以巢湖表层沉积物为对象,采用欧洲标准测试委员会框架下发展的SMT分离方法分析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机磷(organic phosphorus,OP)、无机磷(inorganic phosphorus,IP)、铁铝磷(NaOH-P)、钙磷(HCl-P)等磷形态的含量,利用ArcGIS 9.2和地统计学软件GS+5.3进行空间数据和插值处理,探讨了巢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①沉积物中TN、TP和有机质含量的季节变化较小,在空间上均表现出西半湖含量高于东半湖的分布特点;C/N比率在21.35~28.19之间(平均值为24.94),表明巢湖的入湖污染物主要以面源污染为主.②巢湖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28.90~1 385.71 mg.kg-1,IP为主要赋存形态(占TP的质量分数为55.78%~79.86%).③巢湖表层沉积物中,OP含量为169.05~841.24 mg.kg-1,东、西半湖OP含量分别为376.02 mg.kg-1和406.53 mg.kg-1(占TP的质量分数为47.49%和36.28%);NaOH-P含量为33.77~411.37 mg.kg-1,东、西半湖含量分别为108.37 mg.kg-1和276.30 mg.kg-1(占IP的质量分数为21.73%和33.12%);HCl-P含量为194.95~477.45 mg.kg-1,东、西半湖HCl-P含量分别为321.71 mg.kg-1和338.08mg.kg-1(占IP的质量分数为64.50%和40.53%),是IP的主要组成部分.④冬春季节OP含量高于夏秋季节,而夏秋季节HCl-P和NaOH-P含量高于冬春季节.
徐康刘付程安宗胜高毅韩曦孙庆业
关键词:巢湖沉积物
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沉积物及上覆水环境质量研究
论文从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的环境质量现状入手,以营养盐和重金属为主线,分别研究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含量水平,对各支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描述,并考虑他们的生态环境效应。利用2010年夏季淮河(安徽段...
韩曦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重金属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