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新华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间质
  • 3篇间质纤维化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癌
  • 2篇肾间质
  • 2篇肾间质纤维化
  • 2篇肾小管
  • 2篇肾小管间质
  • 2篇小管
  • 2篇小管间质
  • 2篇苦参
  • 2篇苦参碱
  • 1篇丹参
  • 1篇胆囊癌组织
  • 1篇胆囊肿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药物
  • 1篇腋窝
  • 1篇腋下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8篇韩新华
  • 6篇张秀辉
  • 4篇熊开琴
  • 3篇江贤萍
  • 2篇付平
  • 2篇周莉
  • 2篇刘先蓉
  • 2篇冯梅
  • 2篇李俸媛
  • 1篇姜勇
  • 1篇胡章学
  • 1篇唐万欣
  • 1篇刘芳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4篇2006
  • 4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苦参碱对肾小管间质CTGF和-αSMA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UUO大鼠模型肾小管间质CTGF和-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作为研究模型,分为正常组、假UUO组、手术组(UUO组)、福辛普利治疗组(F组)、苦参碱大剂量治疗组(苦大组)和苦参碱小剂量治疗组(苦小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分析实验第7,14天各组的CTGF和-αSMA表达水平。结果UUO组和治疗组的CTGF和-αSMA的表达水平在UUO模型建立后的第7,14天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UUO组(P<0.05),但3个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UO组(P<0.05);CTGF和-αSMA在苦大组与F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可以降低肾小管间质CTGF和-αSMA的表达水平,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付平张翥冯梅周莉刘芳韩新华
关键词:苦参碱肾小管间质纤维化CTGFΑ-SMA
雌、孕激素受体和p53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在原发性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胆囊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水平。结果:54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9%、37%和48.1%。p53的阳性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ER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PR阳性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与阴性者,临床分期和神经浸润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p53的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ER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PR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神经浸润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熊开琴张秀辉江贤萍韩新华李俸媛
关键词:胆囊癌P53
肾间质纤维化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潜在的抑制作用
2005年
韩新华张秀辉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噻唑烷二酮类肾脏疾病间质细胞
肾间质纤维化与罗格列酮及黄芪丹参茯苓龟板合剂干预作用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i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肾衰竭的共同结局,在其进展过程中出现肾间质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的增生和细胞
刘先蓉张秀辉韩新华
文献传递
E-cadherin和MMP7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E-cadherin和MMP7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局部浸润、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胆囊癌中E-cadherin及MMP7的表达,10例慢性胆囊炎作为对照。结果癌组织中MMP7阳性率明显增高,其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TNM分期、肝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下降,阳性信号紊乱,呈点状、短线状,其表达降低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神经浸润有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MMP7与E-cadherin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提示MMP7阳性表达、肿瘤TNM分期及神经浸润与术后生存率有关。结论MMP7表达升高与E-cadherin表达降低是胆囊癌恶性生物学指标之一;MMP7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MMP7的表达可以提示胆囊癌患者的预后,并可为胆囊癌患者的抗基质金属蛋白酶治疗提供依据。
江贤萍张秀辉姜勇李俸媛熊开琴韩新华
关键词:胆囊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病理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发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发病机制。方法12例患者肾穿刺术后,标本经常规固定、包埋、切片,进行HE、六胺银、Masson和免疫荧光染色,其中3例予以电镜观察。结果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增生;小球内可见中性多核白细胞渗出。10例毛细血管襻和(或)灶性系膜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3例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消失,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EPGN发生大量蛋白尿的机制与肾小球滤过膜状态的改变关系密切,使其对蛋白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韩新华张秀辉刘先蓉江贤萍熊开琴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肾活检
双侧腋下皮肤派杰病1例
2005年
熊开琴张秀辉韩新华
关键词:派杰病皮肤双侧腋窝自行愈合斑块面积右腋下
苦参碱对UUO模型肾小管间质MMP-3、TIMP-1和FN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小管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 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 IM P-1)和纤维联结蛋白(FN)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作为研究模型,分为正常组、假UUO组、UUO组、福辛普利治疗组(F组)、苦参碱大剂量治疗组(E组)和苦参碱小剂量治疗组(D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分析实验第7、14 d各组的MM P-3、T IM P-1和FN表达水平。结果UUO组和治疗组的MM P-3表达水平第7、14 d均低于正常组和假UUO组(P<0.05),但三个治疗组的表达水平高于UUO组(P<0.05);T IM P-1和FN在正常组和假UUO组中的表达最低,而三个治疗组的表达均低于UUO组(P<0.05);MM P-3、T IM P-1和FN在E组与F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UUO组中,MM P-3与FN、MM P-3与T IM P-1的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苦参碱可以部分恢复小管间质MM P-3的表达水平,降低T IM P-1和FN的表达水平,从而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付平冯梅张翥韩新华周莉唐万欣胡章学
关键词:苦参碱MMP-3TIMP-1F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