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细香
- 作品数:50 被引量:3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湖北省近年来人和动物流感病毒抗体调查
- 2004年
- 目的 调查近年来湖北地区流感病毒在人群和动物群中抗体水平 ,以研究动物流感与人类流感的关系。方法 在市场随机采集 5种动物 (鸡、鸭、豚鼠、鸽、兔 )血清 2 0 0份 ;收集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共 75 0份。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法检测流感病毒甲 3、甲 l、乙型抗体。结果 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4 7.7%、13.3%、11.2 % ,动物抗体阳性率 :豚鼠乙型抗体阳性率最高为 70 % ,甲 1型为 5 0 % ;鸭无甲 1型和乙型抗体 ,甲 3型仅为 10 % ;鸡无乙型抗体 ,甲 1、甲 3型分别为 6 %和 5 0 % ;鸽甲 3型抗体最高 ,甲 1型为2 0 % ,无乙型抗体。并用国内甲 l、甲 3、乙型标准毒株检测动物群中抗体 ,阳性率除鸽子外仍以甲 3型为最高。豚鼠、鸡、鸭、兔分别为 4 0 %、6 1.9%、5 6 .7%和 90 % ,豚鼠乙型抗体高。结论 人流感病毒在不同动物群中也广泛存在 ,人与动物流感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 陈丽潘南胜袁方玉霍细香
- 关键词:流感病毒抗体动物
- 湖北省2007~2012年H3N2流感病毒HA基因及抗原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湖北省2007~2012年H3N2流感病毒HA基因变异及抗原性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7~2012年分离的湖北省各地区H3N2流感病毒39株,提取病毒RNA,运用RT-PCR技术扩增HA基因并测定序列,软件导出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采用MEGA5.2构建进化树,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检测病毒的抗原性。结果 14株毒株红细胞凝集抑制结果显示效价与参照抗原有4倍以上的差异,提示H3N2流感病毒存在抗原性变异;核苷酸有较高的同源性,为97%~99%;HA1区共有50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其中37个在抗原位点,受体结合位点有2个(194、225位),抗原决定簇A区4个,B区6个,C区2个,D、E区各1个;糖基化位点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糖基化位点的数量和位置均不相同。结论湖北省2007~2012年间H3N2流感病毒抗原性和HA基因存在变异。
- 梁杨霍细香方斌刘琳琳陈盛杰刘准陈丹
- 关键词:抗原性分析
- 淋巴丝虫病防治对策、主要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 张绍清张庆军王莉莉彭国平霍细香陈尚全余品红吴兴荣李汉帆
- 该项目在全国采用3种防治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出"重点疫区全民普服小剂量海群生,有发热副反应症状者,再正规治疗"的技术措施,降低了成本投入,缩短了防治进程。揭示防治后期丝虫病传播规律;建立纵、横向结合的主动监测系统:在基本消...
- 关键词:
- 关键词:丝虫病疾病防治
- 湖北地区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调查分析湖北地区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的基因特性。方法收集2000年以来临床样品中分离鉴定的H1N1流感病毒毒株,运用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同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疫苗株相应基因的同源性为95.8%~99.6%,分离株HA基因中潜在的抗原性位点和糖基化位点与2000~2008年的疫苗株基本相同,但与2009年疫苗株有一定差异。HA基因进化分析表明在不同年份分离出的流感毒株呈现出不同的亲缘关系。结论湖北地区2000~2008年分离的季节性H1N1流感毒株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期推荐的疫苗毒株的HA核苷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HA基因重要抗原位点的氨基酸没有改变,但与2009年疫苗株有所不同,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关系表明历年疫苗株可以给人群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 李静刘琳琳叶国军方斌邓渠霍细香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疫苗株血凝素
- 湖北地区消灭丝虫病的历程
- 湖北省是我国丝虫病流行严重的省份,本文阐述了该省丝虫病的流行概况、防治措施以及丝虫病后期监测,表明该省针对传染源防治措施得当,达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的.
- 王莉莉霍细香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生物安全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现状初步调查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了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中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现状,识别实验室内容易存在污染的重点部位,为明确消毒重点对象提供依据。方法用病毒采样拭子于实验后、环境消毒前对高频次接触物体表面和防护用品进行采样,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ORF 1ab和N基因。结果共采集样本217份,检出4份核酸阳性,总体核酸阳性率1.84%,其中BSL-3、BSL-2和BSL-1实验室分别采样23份、184份和10份,3份阳性样本出现在BSL-2实验室的核酸提取间物表,分别来自传递窗门把手,实验室门把手和酒精喷壶外表面;1份阳性样本来自BSL-2实验室的防护服前臂。结论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重点部位存在一定程度的病毒污染,BSL-2实验室相对BSL-3和BSL-1实验室存在更高的环境污染风险。
- 李艳伟曾其莉江永忠余波蔡昆霍细香李骏岳苗苗
-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现状核酸检测
- 湖北省丝虫病纵向监测结果
- 1999年
- 目的进一步摸清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原流行区丝虫病流行病学特征,藉以为消灭丝虫病提供科学依据,评价丝虫病防治工作成效。方法在湖北省选择有代表性的丝虫病纵向监测点10个进行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纵向监测。结果仅于1989~1990年发现19例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率分别0.0712%和0.0666%。蚊媒阳性率为0.0455%(1989)、0.0199%(1990)和0.0211%(1991)。血清学监测抗体阳性率由1990年的28.57%降至1994年的7.86%。结论原丝虫病流行区经过防治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后,通过监测人群微丝蚴率逐年下降,微丝蚴密度亦相应降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于基本消灭丝虫病5年内陆续转阴,证明我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成果是巩固的,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消灭丝虫病于一个县市、一个地区,乃至全省及全国范围内是有望在短期内实现的。
- 张庆军张绍清王莉莉彭国平霍细香程峰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 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评估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评估接种流感疫苗后对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不同年龄组的志愿者,按照流感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接种,接种前和接种后20 d,分别对观察者体内甲1(A1)、甲3(A3)和乙(B)型抗体进行检测,比较观察免疫前后志愿者体内各亚型流感抗体效价、阳转率及保护率.结果接种前后各年龄组各亚型的流感抗体效价有显著性差异,平均GMT从免疫前的1 :14.45上升至免疫后的1:233.6;阳转率为71.9%~96.6%;抗体保护率从免疫前的0.023%~52%上升至免疫后的83%~100%.结论流感疫苗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流感疫苗毒株抗原与湖北省流行流感毒株的抗原是相匹配的,可用于湖北省流感流行的控制.
- 袁方玉陈丽潘南胜霍细香张华勋
- 关键词:流感疫苗接种阳转率保护率
- 1989~1996年湖北省丝虫病监测结果与分析被引量:3
- 2000年
-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传播作用 ,从 1989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丝虫病横向监测和纵向监测。 1989~ 1996年 ,全省共监测 12 37871人 ,查出微丝蚴血症者 140例 ,其中 ,1989~ 1993年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 0 .0 5 %、0 .0 2 %、0 .0 1%、0 .0 1%和 0 .0 0 4% ,从 1994年以后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解剖蚊媒 8995 7只 ,从 1993年以后 ,未发现蚊媒人体幼丝虫。结果提示 。
- 彭国平张绍清张庆军王莉莉霍细香
- 关键词:丝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
- 湖北省疑似流感疫情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分离流感病毒并鉴定其亚型,确定流感疫情。方法 统计发病人数,采集重症病人咽拭子,利用流感A、B型快速诊断试剂初步排查疫情,进行MDCK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并鉴定,通过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流感抗体。结果 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抗体阳性率是急性期的四倍以上增长。鉴定分离的病毒为:甲3“O”相型病毒株与血清中抗体甲3“O”相型一致。结论 排查暴发疑似流感疫情。
- 陈丽潘南胜孙超叶国军霍细香
- 关键词:流感疫情病毒分离血凝抑制试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