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与HbA_1c和疾病类型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与Hb A_1c和疾病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53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清TSH分为TSH≤4.5μIU/m L组(TSH正常组)466例和TSH>4.5μIU/m L组(TSH升高组)66例。比较两组年龄、糖尿病类型、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和C肽曲线下面积。结果两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类型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在年龄、性别、病程、空腹C肽和C肽曲线下面积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男性糖尿病患者中TSH>4.5μIU/m L有41例,占11.29%;女性糖尿病患者中TSH>4.5μIU/m L有18例,占10.65%,TSH>4.5μIU/m L者比例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型糖尿病者中TSH>4.5μIU/m L有16例,占20.51%;2型糖尿病者中TSH>4.5μIU/m L有50例,占11.01%,1型TSH>4.5μIU/m L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2型(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与Hb A_1c和疾病类型有关。
- 蒋秋明张熙洋雷蕾
-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促甲状腺激素糖化血红蛋白C肽
- 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将334例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BMD)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对比各组患者年龄、DM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肽分泌指数(HOMA-β)、C肽曲线下面积(C-PAUC)、C肽抵抗指数(HOMA-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m ALb)、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34例T2DM患者中骨量正常者116例,男75例(64.66%),女41例(35.34%);骨量减少者110例,男50例(45.45%),女60例(54.55%);骨质疏松者108例,男46例(42.59%),女62例(57.41%)。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年龄大,DM病程长,Hb A1c高,HOMA-β、C-PAUC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高(P<0.05)。骨质疏松组BMI、HOMA-CR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m ALb、中重度下肢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高龄(OR=1.123,P=0.019)、长病程(OR=1.052,P=0.028)、低HOMA-β(OR=0.706,P=0.016)及高m ALb(OR=1.289,P=0.006)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长病程、胰岛功能差、糖尿病肾病是T2DM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 董松崔立芹雷蕾张熙洋蒋秋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密度骨质疏松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采取诺和灵30R;观察治疗后2组的相关指标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 FPG、2hPG、HbA1c、FC-P 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血糖等各项指标的变化(P〉0.05),但治疗组FC-P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其胰岛功能,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 崔立芹董松雷蕾王意忠
- 关键词:糖尿病二甲双胍
- 紫外线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紫外线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紫外线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治愈时间、住院费用及截肢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患者中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人均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紫外线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有利于糖尿病足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熙洋董松雷蕾
- 关键词:紫外线康复新液糖尿病足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尿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糖尿病血糖、血脂、尿酸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12月航天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共5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TSH)分为TSH≤4.5μU/m L组(466例)和TSH〉4.5μU/m L(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体重指数、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尿酸是TSH升高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TSH的升高与血糖、血脂和尿酸水平相关。
- 蒋秋明张熙洋雷蕾
-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促甲状腺激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
- 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文对我院老年急性白血病4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糖尿病20例,未合并糖尿病21例,观察糖尿病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并发症、临床转归等。结果糖尿病组出现多饮、多食、消瘦2例(10.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5.0%),低血糖症3例(15.0%),感染19例(95.0%),完全缓解4例(20.0%),死亡14例(70.0%),而非糖尿病组出现感染8例(38.1%),死亡4例(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缺少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易发生感染,死亡率高,预后不良。
- 张熙洋丁明超雷蕾
- 关键词:老年人白血病糖尿病
-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作用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随机入选年龄和性别匹配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64例,分为2组,每组32例。根据NCEP-ATPⅢ指南,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40~80mg)或者瑞舒伐他汀(10~40mg)3个月。比较两组间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差异。结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两组在降低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无差异。但是,瑞舒伐他汀更显著地降低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论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更有效。
- 雷蕾张熙洋崔立芹王意忠贾晓琳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血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动脉介入治疗2型糖尿病Beagle犬的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经动脉介入植入对2型糖尿病Beagle犬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Beagle犬随机分为UCMSCs治疗组(治疗组,n=11),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模型组,n=8)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5)。治疗组和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治疗组进行胰岛素联合UCMSCs动脉介入治疗,模型组仅接受胰岛素治疗,正常组不接受任何治疗。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M-Dil标记的UCMSCs在组织中的分布,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CM-Dil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胰腺及肾脏内。治疗组在UCMSCs治疗后第4周空腹血糖开始下降,胰岛素用量减少,至治疗后第12周,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由治疗前的(27.94±1.86)U降至(15.02±2.90)U。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2周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减低(P<0.05),C肽曲线下面积、HOMA-β升高(P<0.05)。结论 UCMSCs经动脉介入治疗2型糖尿病犬,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干细胞植入胰腺的数量,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少胰岛素用量,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 董松王鸿雷蕾时瀚王意忠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动脉介入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
- 早孕期孕妇促甲状腺激素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早孕期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激素及甲状腺相关抗体的关系,评价TSH早孕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就诊的围生期10~12周的健康孕妇共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TSH水平将其分为TSH≤2.5μU/mL组和TSH>2.5μU/mL组。比较两组患者β-hCG、雌激素的差异,以及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关系。结果两组孕妇β-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升高和甲状腺相关抗体有关系。结论早孕期TSH升高与β-hCG、甲状腺相关抗体有关。
- 蒋秋明张熙洋雷蕾
- 关键词:早孕期促甲状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
- 经导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灌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灌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行常规治疗联合经导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灌注治疗,对照组48例行常规治疗;通过12个月随访,在保证血糖良好控制的基础上,统计其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胰岛素用药变化、HbA1c、C肽曲线下面积及安全性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HbA1c均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个月C肽曲线下面积,两组间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C肽水平较其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两组间C肽曲线下面积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胰岛素减药≥50%的患者达29.2%,胰岛素减药100%患者达17.7%,完全停药患者达13.5%;而对照组无患者实现胰岛素减药≥50%。结论采用经导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灌注的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可改善患者胰腺功能,增加胰腺自身胰岛素的分泌,达到停用或减少降糖药物的目的;而且,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较好。
- 丁明超王意忠王斌王鸿董松崔立芹雷蕾孟丹萍徐静
- 关键词: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