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国武才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青康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的病害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青康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大量调查资料,对各种病害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每公里路面的单项病害率和总病害率。结果显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数量多,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沥青混凝土路面沉陷最为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沥青的吸热作用严重影响路基稳定,不利于保护多年冻土。进一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作了分类分析,研究主要病害机理及规律,正确地评价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
- 雍国武才李东庆张坤房建宏徐安花
- 关键词:多年冻土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机理
- 近40年来西北地区沙尘暴日数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西北地区134个气象台站1961年~2000年的沙尘暴日值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有5个沙尘暴高值区,分别位于南疆盆地南缘、柯坪盆地、河西走廊的民勤、内蒙古拐子湖和宁夏盐池;在季节分布上,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占年沙尘暴总日数的50.4%,秋季最少,约占7.6%;12~20时是沙尘暴的高发时段,60.9%的沙尘暴发生在这一时段.就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而言,20世纪70年代较60年代略有增加,从70年代至90年代,沙尘暴出现的频数一直在减少.总的来说,近40年来西北地区沙尘暴总日数整体上呈减少趋势.
- 陈锦李东庆喻光明孟庆洲雍国武才
- 关键词:沙尘暴
- 江河源区的湿地退化现状与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在描述江河源区1986-2000年15年间江河源区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江河源区湿地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指出气候变化和江河源区自身脆弱环境的相互作用固然是江河源区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十几年来日趋加剧的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陈锦李东庆孟庆州雍国武才
- 关键词:湿地退化气候变化
- 青康公路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分析
- 针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病害的高发现象,2008年6月对青康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与沥青路面的破损情况进行现场全面调查,统计了各种病害发生的几何特点及其分布状况,并作分类分析,进一步研究典型病害机理及其规律,...
- 房建宏雍国武才李东庆张坤徐安花李焕青
- 关键词:多年冻土路面病害典型病害病害机理
- 文献传递
- 214国道多年冻土区路面病害调查与分析
- 寒区道路建设后,路面的病害率高,不同路面形式的病害类型也不尽相同,道路的不畅通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论文以214国道为依托,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面病害的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首先,对214...
- 雍国武才
- 关键词:多年冻土区路面病害公路养护
- 214国道多年冻土区路段路面病害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形式的病害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214国道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大量调查资料,对路面病害的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了路面的单公里病害率和总病害率。120.675km水泥路面的总病害率为16.22%,202.325km沥青路面的总病害率为3.38%。水泥路面比沥青路面病害数量多,且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破碎板数目达到6472块;沥青路面沉陷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结合调查结果,对214国道路面的病害进一步分类分析,研究了主要病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规律与冻土的关系,为今后寒冷地区公路路面的建设、养护等工作提供依据。
- 雍国武才李东庆张坤房建宏徐安花
- 关键词:多年冻土水泥路面病害机理
- 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复合路基工程措施效果研究
- 2014年
- 以青海省柴达尔至木里铁路江仓至木里段为监测场地,选取多年冻土区地温接近、含冰量较高的段落布设试验场地,研究块石路基和热棒两种工程措施效果。通过分析地温及路基沉降变形测试数据,结果表明: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通过采用块石路基结合热棒增强措施对保护其下部多年冻土作用明显,同时也起到了有效控制路基沉降变形的效果。
- 雍国武才
- 关键词:多年冻土热棒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