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斌 作品数:15 被引量:83 H指数:6 供职机构: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 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透明质酸钠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60例KOA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均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膝关节锻炼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期间均暂停止痛、激素类等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根据KOA严重性指数(index of severity of osteoarthritis,ISOA)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观察和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S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能够对KOA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缓解病情。 刘敏 陈阳斌 申涟漪关键词:塞来昔布胶囊 白细胞介素-1Β 一期内固定联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一期内固定联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科2010年2月至2020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48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24例。A组给予一期内固定联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B组给予一期软组织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覆盖创面,待软组织恢复后二期行内固定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率、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结果A组的感染率低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骨折愈合率、Kofoed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内固定联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率及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昌绚 李家伟 刘晓齐 陈阳斌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 软组织缺损 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碎补煎剂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MMP-9和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碎补煎剂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MMP-9及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骨碎补煎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转化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TNF-α、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降低,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TNF-α、TPINP及β-CTX水平较低,而PTH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区以及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L2-4、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碎补煎剂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下调MMP-9及TNF-α水平,改善骨代谢。 付远锋 李家伟 陈阳斌 刘小奇 张龙 李成关键词:阿仑膦酸钠片 老年骨质疏松 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阿司匹林组(39例)术后12 h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组(41例)术后12 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术后痛觉感受,引流量及随访1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术后,两组Plt、APTT和PT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阿司匹林组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利伐沙班组接近术前正常水平。与术前1 d相比,术后5 d,术后10 d两组痛觉感受明显降低(P<0.05),且阿司匹林组痛觉感受在术后5 d,术后10 d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利伐沙班组引流量均明显少于阿司匹林组(P<0.05)。随访1个月期间,阿司匹林组并发症12例,利伐沙班组7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有效。利伐沙班在抗凝作用上更强,能减少术后出血量,相比之下,阿司匹林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感受,临床可根据需要选择。 陈阳斌 王武 张雷 李家伟 马少勃 付远锋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抗凝效果 利伐沙班 阿司匹林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运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8.5个月(3~30个月),皮瓣均成活,达到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目的。其中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1例轻度感染,经换药后痊愈,1例小腿远端皮肤缺损患者手术后因慢性骨髓炎复发,出现窦道。所有患者皮瓣供区均无明显不适。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陈阳斌 王厚前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 手术治疗 颈胸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或(和)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28例。结果共置入颈椎椎弓根钉72枚,胸椎椎弓根钉34枚,所有螺钉位置合适,未见神经、血管受损表现。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技术结合侧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椎间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者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术后4~6个月,无置入物断裂、脱落等。脊髓神经功能平均恢复3.9个级别。结论采用该技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疗效好,但应熟知脊柱脊髓的解剖、熟练手术操作以减少手术创伤。 王伟刚 张勇 陈阳斌关键词:颈胸段脊柱 骨折 椎弓根钉 前路减压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响因素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基础情况,病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与X射线检查,得出膝骨关... 陈阳斌 李家伟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影响因素 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脊髓型颈椎病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8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接受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A组采取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Gage)植骨融合,椎体锁定钛板内固定术。B组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融合,椎体锁定钛板内固定术。C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8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到6年,手术疗效满意,其中疗效达到优45例,良3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9.55%。A、B、C组优良率分别为90.00%、88.68%和91.67%。三组间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各自有其手术适应证,不能相互取代,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尽早实施手术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岳晨 李国庆 肖东波 张勇 冯建宏 陈阳斌 张群 周波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4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DVT发生率,据此分为DVT组与非DVT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血清D二聚体(D-D)、血栓预防干预等资料进行比较,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前DVT发生危险因素。结果术前DVT发生17例,占12.14%。DVT组与非DVT组在a PTT、PT、Fbg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血栓预防干预、伤后24 h血清D-D水平≤300 ng/m L、等待手术时间<3 d比例均明显低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无血栓预防干预、等待手术时间≥3 d是术前DVT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无血栓预防干预、等待手术时间长是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术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付远锋 李家伟 陈阳斌关键词:骨质疏松 股骨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生物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骨水泥组(41例)行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生物组(39例)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术后12个月SF-36评分及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6个月时,两间Harri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生物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骨水泥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SF-36各项得分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SF-36各项得分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物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骨水泥组的21.9%(P<0.05)。结论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效果显著,可长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陈阳斌 张雷 李家伟关键词:髋关节 置换术 发育不良 人工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