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铖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血栓
  • 4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血栓性
  • 2篇血栓性静脉炎
  • 2篇应激性
  • 2篇应激性溃疡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后并发症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髋部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一六...

作者

  • 6篇陈铖
  • 4篇曾跃林
  • 4篇谭屏
  • 4篇谭海涛
  • 2篇王万春
  • 2篇缪辉
  • 1篇宁晓颖

传媒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龄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严重应激性溃疡J与下肢DVT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陈铖曾跃林谭屏谭海涛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血栓性静脉炎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2月至2006年4月15例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深静脉血栓症状全部缓解,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2例,其他部位再次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后进行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陈铖曾跃林谭屏谭海涛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单边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近关节端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边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距膝、踝关节5 cm 以内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10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单边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距膝、踝关节关节面5 cm以内的胫腓骨骨折37例.胫腓骨近端骨折12例,远端骨折2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4例.治疗以闭合复位为主,必要时辅以小切口加有限内固定.【结果】随访5~18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全部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81.1%,关节功能优良率83.6%.【结论】单边三维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骨折易愈合、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适用于距关节面5 cm以内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陈铖王万春曾跃林宁晓颖吴安平周爱霞肖建林
关键词:骨折
老年股骨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谭屏曾跃林陈铖谭海涛缪辉
高龄患者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分析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6年8月-2006年2月12例80岁以上高龄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溶栓、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6例置入下腔静脉滤网防止肺栓塞。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深静脉血栓症状全部缓解,临床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2例,其它部位再发1例。结论高龄髋部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后进行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陈铖曾跃林谭屏谭海涛缪辉宁晓颖
关键词:髋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
对骨折治疗“优化选择”与“合理选择”的理解和思考被引量:7
2010年
从合理化角度回顾了当前几种重要的骨折治疗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认为骨折治疗的最优原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没有绝对最优只有相对合理。只有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维体系,加强医疗逻辑思维能力,用多维思考的方式寻找矛盾的合理平衡点,始终坚守医学伦理道德底线,才能真正做到为每一位骨折患者进行最合理的治疗。
陈铖王万春张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