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民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心绞痛
  • 5篇祖细胞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祖细胞
  • 5篇绞痛
  • 4篇心绞痛患者
  • 4篇稳定性心绞痛
  • 4篇冠脉
  • 4篇病变
  • 4篇不稳定性心绞...
  • 3篇动脉病变
  • 3篇心病
  • 3篇疗效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动脉病

机构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东莞市石龙人...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作者

  • 17篇陈杰民
  • 12篇涂昌
  • 11篇陈本发
  • 11篇兰军
  • 6篇蔡振明
  • 5篇程飞
  • 4篇潘伟彪
  • 4篇张捷
  • 3篇梁逸仙
  • 2篇夏文豪
  • 2篇陶军
  • 2篇张捷
  • 1篇韩彬
  • 1篇唐安丽
  • 1篇郭淑珠
  • 1篇徐丽梅
  • 1篇杨银广
  • 1篇陈艺莉
  • 1篇董吁钢
  • 1篇叶文卫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5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患者抵抗素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左室结构指数的变化,探讨高血压患者抵抗素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均在入选后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定、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及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抵抗素检测。按心脏超声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和左室肥厚组,并对两组左室结构指标与血清抵抗素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收缩压和血清抵抗素水平较单纯高血压组增高(P<0.05);抵抗素与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557、0.615、0.702,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与左室肥厚呈正相关,可能是左室肥厚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有利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防治。
张卫曾卓王蔚陈杰民徐丽梅韩彬郭淑珠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抵抗素
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皮功能及内皮祖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二组,第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组,另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单纯药物组,均在入院时、术后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KDR+单个核细胞的水平;采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2周,FITC-UEA-1和DiI-acLDL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分别观察其集落形成、增殖及迁移能力;采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术后6个月实验组FMD有明显改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功能亦有明显增加(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CI术后FMD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759)。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内皮功能及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在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及对照组增加,说明冠脉介入治疗通过内皮祖细胞的动员有助于改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涂昌兰军杨银广程飞陈本发叶文卫陈杰民夏文豪陶军潘伟彪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内皮祖细胞介入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作为患者组,同期无冠状动脉病变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D34及CD133双阳性细胞(EPCs)的数量。然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外周血EPCs数量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的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高于狭窄程度较低的患者(P<0.05);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EPCs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冠脉狭窄可导致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
陈杰民涂昌梁逸仙兰军陈本发刘映峰
关键词:心绞痛病理生理学冠状动脉狭窄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曲美他嗪组,每组26例,均服药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心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相似,随访12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大于常规治疗组,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曲美他嗪组左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及左房重构,对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有一定作用。
陈杰民兰军涂昌陈本发张捷蔡振明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房颤动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
血流储备分数与冠脉造影指导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难点之一,与单支血管病变相比,其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再狭窄率高,预后较差。目前临床常用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分叉病变的PCI,但由于多体位造影有时仍不能完全暴露...
陈杰民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疗法血流储备分数冠脉造影
影响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尿酸、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12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我院体检正常的120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尿酸(UA)、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水平,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功能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血浆UA、BNP、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着NYHY级别增高,血UA水平逐渐升高,其组间差异性显著(P〈O.O1),与LVEF呈负相关(r=-0.69,P〈0.01).BNP水平与NYHY有显著的相关性(r=0.64,P〈O.01),与LVEF呈负相关(r=-0.73,P〈O.01).血hs-CPR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0.165,P=0.068),与LVEF(r=0.21,P=0.08)无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UA、BNP和hs-CRP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UA、BNP与左室射血分数有良好的相关性,而hs-CRP则没有这种相关性.
陈杰民兰军涂昌陈本发张捷蔡振明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血尿酸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5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0例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及CD133双阳性细胞EPCs的数量,并且检测每位患者hs—CRP水平。于住院后次日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Gensini评分系统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统计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EPCs数量及hs—CRP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EPCs分别为(30.95±5.50)、(58.66±4.45)个/10万.而实验组与对照组hs—CRP分别为(40.25±9.80)、(3.45±1.6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内EPCs数量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的增加亦随之升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程度与EPCs数量呈正相关(r=0.593,P〈0.01),而hs—CRP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14,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而hs—CRP则明显增加,但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hs—CRP则没有明显改变,EPCs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而hs—CRP反映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活动程度。
涂昌陈杰民李淑芬梁逸仙兰军陈本发潘伟彪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皮祖细胞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应用替罗非班时机的探讨
2013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但对心肌易造成损伤,尤其是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PCI治疗。PCI术相关心肌损伤与手术诱发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有关121。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PCI相关的心肌损伤,但使用时机目前学者的观点不一致。本文拟通过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术前及术后即时应用替罗非班的对比分析,对其疗效与安全性作一评价。
陈杰民兰军涂昌陈本发
关键词: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替罗非班抑制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血运重建PCI术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放电事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在一级或二级预防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放电治疗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2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植入了ICD的92例患者进行程控随访,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患者,其中ICD一级预防45例,二级预防47例,共进行了423人次的程控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6±21.8)个月。有37.8%的一级预防患者出现了室速/室颤(VT/VF),平均2.53次/人年;28.9%的患者给予了放电治疗,平均0.44次/人年。在二级预防中有59.6%的患者出现VT/VF,平均4.99次/人年,其中有47.9%需要放电治疗,平均为1.41次/人年。所有患者中,有46例ICD发生放电(50.0%),其中恰当放电的35例(38.0%),不恰当放电的11例(12.0%)。总计放电334次,其中恰当的放电治疗198次(59.3%),不恰当的放电治疗136次(40.7%)。不恰当放电原因包括:房颤92次(67.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2次(23.5%),ICD异常感知12次(8.8%)。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发生VT/VF的概率以及误放电的概率均高于无房颤病史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D在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能给患者带来获益;房颤既是ICD不恰当放电的主要原因,也是提示VT/VF高发的指标。
陈杰民王礼春唐安丽兰军何建桂柳俊冯冲陈艺莉董吁钢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律失常随访
血浆Hcy和hsCRP与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另设性别、年龄相匹配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空腹采血后分离血浆,检测血浆Hcy和hsCRP,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采用Gemini法评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患者Hcy分别为(14.5±3.9)μmol/L,(7.95±2.8)μmol/L(P<0.05);hsCRP分别为(8.7±1.3)μmol/L,(2.7±1.2)μmol/L(P<0.05),Hcy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浆Hcy水平增高,而hsCRP不与冠脉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通过测定Hcy可以反映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而测定CRP可以反映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活动程度。
涂昌兰军陈本发王树胜张捷陈杰民蔡振明程飞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