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基因表达及作用。方法将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破裂动脉瘤组及未破裂动脉瘤组,均开颅行夹闭术,术后获得动脉瘤标本,real time RT—PCR法定量测定MMPs、TIMPs mRNA水平。ELISA法测定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血清中MMP-2、MMP-9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MMP、TIMP在组织细胞的位置。结果与未破裂动脉瘤相比,MMP-2、MMP-9在破裂动脉瘤中明显升高(P〈0.05),MMP-2/TIMP—1,MMP-2/TIMP-2,MMP-2/TIMP-3,MMP-9/TIMP-2在破裂动脉瘤中明显升高(P〈0.05)。破裂动脉瘤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之间MMP表达水平差异与动脉瘤破裂相关。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指征及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方法选取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4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术前及术后15、30、45、60、75、90 d外周静脉血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42例患者术后15、30、45、60、75、90 d b FGF分别为(24.12±5.10)、(32.71±5.35)、(50.16±5.80)、(75.75±6.00)、(22.73±6.10)、(19.61±6.17)ng/L,均高于术前的(12.35±5.0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 b FGF反应强度有变化,术后45 d增强明显,术后60 d进一步增加并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术后15、30、45、60、75、90 d VEGF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 VEGF反应强度有变化,术后45 d达到高峰,此后开始逐渐下降。结论术后45 d后硬脑膜和肌皮瓣创面新生血管处于高峰期,如此时选择颅骨修补可能出现创面新生血管丰富、渗血较多,而术后75 d后b FGF、VEGF反应强度明显下降,此时手术可能取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