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国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省水利宣传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松嫩平原洪涝旱碱综合治理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 2003年
- 文章依据松嫩平原洪、涝、旱、碱综合治理和在水土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技术含 量,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战略角度出发,综合治理洪、涝、早、碱灾害,井提出了一些具体作法。
- 刘伟陈新国
-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
- 中国近500年重大水旱灾害对人口流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 5 0 0年 ( 14 70 -1990 )来发生的重大水旱灾害对人口流迁的影响 ,研究了重大水旱灾害年人口流迁的原因和特点以及人口流迁的形式 ,对灾民流迁带来的后果进行了探讨 ,从而得出 :人口流迁既有对灾区重建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同时 ,也对缓解灾区矛盾 ,给流入地区带来经济和文化上的积极作用。这些经验教训 ,对政府预防灾年社会稳定和制定有关人口流迁的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 陈新国谢永刚边境
- 关键词:水旱灾害人口流迁
- 水稻需水规律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不仅可以稳产高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将是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食物组成,因此在未来的粮食生产中将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喜湿耐水作物,水稻始终是农业生产中的用水大户,吉林省农业用水的80%属于水田灌溉。因此,研究如何精量灌溉,同时结合精确施肥(药),引入并应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施科学监控已成为水田节水发展的必由之路。
- 张生武陈新国任丽
- 关键词:水田灌溉
- 膜下滴灌技术在吉林省的应用研究
- 2014年
- 膜下滴灌技术是近年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从吉林省西部近年来的应用推广情况来看,其在节水、改善生态环境和粮食增产等方面效果显著,并显现出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品种的效益机制的反应各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仅基于玉米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的不同给水条件的生长变化机制研究成果,对原有灌溉制度的相关参数,如灌水次数、灌水强度、灌水时间等进行适应性修正。提出了基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通过调亏灌溉密植补偿效应提高单位产能的灌水机制。结果表明,结合调亏灌溉技术可改变作物的生殖生长特征,提高作物品质和土地容量,实现增产增收。
- 陈新国
- 关键词:膜下滴灌调亏灌溉参数修正
- 贵州省威宁草海淤积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根据对贵州省威宁草海湖底淤积现状的实测结果 ,通过地球化学与淤积环境分析,提出草海淤积是由多方因素造成,其中除了水土流失、生物填平、水生植物进占、碱土金属沉降、风浪造滩、地下水剥蚀等因素外,主要是类沉积物重力流现象所产生的堆积,使深水区域面积和平均水深迅速减少,将导致草海在25―37年左右时间演化为沼泽。
- 谷小溪陈新国董建伟刘波
- 关键词:淤积
- 农业节水措施综述
- 1997年
- 陈新国徐博朱景武
- 关键词:波涌灌溉粉煤灰混凝土灌溉制度管道输水输水损失地膜覆盖
- 浅谈我省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 2001年
- 本文在分析了我省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西部生态建设要因地制宜、量水而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开展节水型生态建设用好当地水是关键:支撑西部生态环境永续发展,留住过境(洁)水、引入邻区容水是保证.
- 朱景武陈新国于桂华
- 关键词:生态建设水资源
- 水田灌区排水渠道的拟自然生态防护技术被引量:7
- 2011年
- 水田灌区的排水渠道普遍存在冻融坍塌、生态系统损坏等问题,目前适用于排水渠道的生态化防护技术方式较少。排水渠道的防护应保护渠型稳定,便于施工和维护,能建立和完善渠系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利于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构造简单,经济适用。根据拟自然生态防护理论,提出了采用生态友好材料仿拟自然水岸的树木根系,保护排水渠道的生态化防护技术方法。
- 裴宇波陈新国董建伟
- 关键词:排水渠道生态
- 重大水旱灾害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本文根据近500年来发生的重大水旱灾害年份的有关资料,分析研究了重大水旱灾害导致粮食变动的情况,与水旱灾害程度、救济方法、交通运输及抗灾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 谢永刚陈新国董晓辉
- 关键词:水旱灾害粮食价格抗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