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蛋白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蛋白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可有效防止光、热和氧气等对多酚的破坏,从而延长货架期并且减少营养损失,提高生物利用率。本发明的步骤如下:将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按比例溶于水中磁力混匀后,将其与蛋白多酚物理混合,即得结...
- 隋晓楠李杨陈思江连洲王中江丁俭徐靓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大豆水酶法水解液和残渣制备千页豆腐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利用大豆水酶法水解液和残渣制备千页豆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酶法提取大豆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水解液喷雾干燥得到水酶法大豆蛋白;将冰水、水酶法大豆蛋白、水酶法残渣进...
- 齐宝坤江连洲徐靓李杨隋晓楠王中江丁俭陈思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大豆制备咖啡饮料代替物的方法
- 一种利用大豆制备咖啡饮料代替物的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新利用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用水浸泡之后,置于培养箱中进行发芽培养并干燥;(2)将干燥后的大豆及麦胚芽分别倒入回转式烘烤机烘烤,然后将大豆粗碎脱皮并用高速...
- 李杨江连洲刘英杰丁俭陈思
- 文献传递
- 土壤N_2O吸收和消耗机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4年
- N2O排放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氮素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是N2O最重要的排放源,近年发现土壤在排放N2O的同时存在明显的负排放现象即N2O吸收和消耗现象。通过回顾N2O负排放现象的提出,分析土壤N2O负排放的物理途径、化学途径和生物学途径,认为生物途径是N2O负排放的主导途径,重点讨论了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过程的环境条件,论述了调控生物活性的土壤氧气/水分含量、土壤碳/氮含量、土壤pH值等因子。但由于消耗N2O的生物群落的产生较为复杂,提出了土壤N2O负排放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方法,为控制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揭示碳氮循环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冯洁张克强陈思王风
- 关键词:土壤N2O还原酶
- 外源铵态氮对典型耕作土壤冻结过程中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农业土壤是N2O的主要排放源,国内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外源养分对作物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而对冬季N2O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缺少系统研究。为明确添加外源铵态氮对典型耕作土壤冻结过程中N2O排放特征的影响,本文应用冰柜模拟冬季土壤冻结过程,研究室温—冻结过程不同铵态氮浓度对3种典型地带性耕作土壤N2O排放的影响,以期为调控农田氮肥管理控制土壤N2O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12个处理,包括3种土壤类型(黑土、潮土、黄土),4个外源NH+4-N浓度梯度(0、80、200、500 mg/kg土,分别以N0、N80、N200、N500表示)。具体方法是将3种土壤的风干土样150 g分别装入广口瓶中,加入NH+4-N溶液,使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置于25℃恒温环境中培养,24 h后分别于0、10、20、30 min时采集气体,再放到-10℃的冰柜中,分别在冷冻0.5 h、2.5 h、6.5 h、13.5 h、23.5 h、43.5 h时采集气体,用气相色谱检测样品的N2O气体浓度。【结果】室温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外源铵态氮施用量能够促进黑土和潮土N2O的排放,添加80 mg/kg铵态氮的黑土和潮土的N2O排放通量分别比各自对照增加2854.7%和192.1%,均达5%显著水平,但铵态氮浓度过高会抑制黑土和潮土的N2O排放;黄土在室温培养条件下N2O排放通量接近零。随冻结时间的延长,黑土和潮土的N2O排放通量逐渐降低,其降低速度均呈现N80>N200、N500>N0的趋势,且两种土壤的N80处理分别与各自其他处理的差异达5%显著性水平;冻结0.5 h的黑土添加外源NH+4-N处理的N2O排放通量比对应初始值(冻结0 h)降低了64.95%72.46%,冻结2.5 h后比初始值降低79.1%89.29%,在冻结6.5 h时接近零排放,黑土的N0处理在冻结过程中N2O排放通量基本无变化,数值始终较小;潮土各处理在冻结0 6.5 h内N2O排放通量逐渐降低,且处理间差异减少,冻结0.5 h时潮土4个处理的N2O排放通量比对应初始值
- 陈思张克强沈仕洲王风徐宁彤
- 关键词:耕作土壤铵态氮N2O排放通量
- 沼液灌溉麦地土壤CO_2和N_2O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 2016年
- 为揭示奶牛场沼液灌溉后麦地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及与相关环境因子相互关系,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奶牛场沼液灌溉后第1d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连续进行24h观测,同时观测灌前1d、灌后第2d、第4d和第7d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沼液灌溉(SI)、习惯施肥(CF)、不施肥(CK)处理灌后第1d土壤CO2与N2O日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115.55~253.44、66.97~114.17、62.86~125.96mg/(m2·h)与115.79~401.1、4.15~21.04、1.44~28.32μg/(m2·h),日峰值和日谷值均出现在14:00和5:00;除CK外,各处理排放通量与地表及距地表5cm处地温显著相关(P〈0.05)。灌溉前后CK和CF处理CO2和N2O排放通量变化较小。灌溉后SI处理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迅速升高且分别在灌后第1d和第2d达到排放峰值,此时CO2和N2O排放通量分别较SI处理灌溉前分别升高111.9%和890.0%,随后SI处理CO2和N2O排放通量开始下降,灌溉后第7d分别与CK和CF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灌溉后7d内SI处理的CO2和N2O累积排放量均显著高于CK和CF处理。
- 沈仕洲王风陈思薛长亮张克强
- 关键词:土壤CO2N2O排放通量
-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形象提升研究
- 2022年
- 良好的旅游形象是吸引游客前往的动力,也是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地区的旅游形象对该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和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黑龙江省是开发冰雪旅游资源的沃土,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持续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形象资源进行分析,立足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形象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形象提升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并就其旅游形象提升提出解决思路,以期促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
- 张家琳冯明芬陈思
- 关键词:旅游形象冰雪旅游SWOT分析
- 外源C、N添加对冻结过程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 N2O是《京东议定书》中提出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农业土壤是其主要排放源。N2O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方面,本文通过应用室内冰柜模拟冬季土壤冻结过程,探索外源N素(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和C素(...
- 陈思
- 关键词:农田土壤氧化氮排放碳素氮素
- 文献传递
- 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结构与集聚耦合发展演进机理研究
- 2014年4月1日起,东北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以木材采运业为主的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模式急需转型,培育和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接续替代产业成为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东北国有林区积极构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
- 陈思
- 关键词:林业经济森林食品产业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性大豆蛋白‑多酚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多酚复合乳液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蒸馏水中得到蛋白溶液,将蛋白溶液预热后进行超声处理,经真空冷冻干燥后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将多酚化合...
- 江连洲隋晓楠陈思李杨齐宝坤王中江王立敏吴长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