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争平
- 作品数:67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试析近代大生企业集团的产业结构被引量:5
- 2001年
- 清末民初时 ,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相继创办了 4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互相在融资关系、人员派遣、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方面建立起紧密关系 ,协调行动 ,组成大生企业集团。这一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跨行业、跨部门的民营企业集团。中外学者们对张謇与大生企业已经作了多方面的研究 ,但是从大生企业集团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本文着重分析大生企业集团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及影响大生企业集团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
- 陈争平
- 关键词: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企业史
- 北京农业现代化的先声——民国时期清河经济建设实验概述被引量:8
- 2013年
- 清河实验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重要模式,是大学师生深入到农民中间推动乡建的典范。清河实验是在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逐渐呈现疲敝现象的大背景下开展的。清河经济建设实验通过发展信用合作社、合作农场、推广打井改田等农业改良、发展乡村工商业等,有效遏制了大萧条给清河乡村的冲击,改善了当地乡村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是北京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先声。
- 陈争平张顺周
-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经济建设
- 试论辛亥革命前中国产业民营化的两条途径——以盛宣怀、张謇的企业活动为案例
- 官商矛盾是清后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矛盾。可以说1911年官商矛盾的激化直接促发了辛亥革命。在清末官商关系的变化中,出现了新式产业民营化的趋势,这一民营化过程主要分两条途径展开,盛宣怀、张謇分别是这两条途径的...
- 陈争平
- 文献传递
- 新世纪农业现代化新路径探讨
- <正>农业长期发展中外部性因素作用不断加强,促使"三农"问题成为一个十分复杂而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新世纪农业发展又面临资源紧约束严峻挑战,仅靠老办法已经难以应对,我们需要从更广阔视野上提出战略性思路。本文拟在新世...
- 陈争平
- 文献传递
- 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清朝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再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此基础上逐步将一整套以片面协定关税税则为核心的海关关税计征和管理制度强加给中国。本文主要讨论清后期及民国初年这一套半殖民地性质的关税制度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
- 陈争平
- 关键词:条约发动税则关税
- 长江口两港城经济发展史之比较
- 1998年
- 长江口两港城经济发展史之比较陈争平不少学者论及上海城市发展历史时,把位于长江入海口,又有天然良港这两点,作为上海城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其实不尽然,与上海共扼长江入海口要冲的还有江北的南通。南通这个港口城市,也是江河海水运枢纽。在港口自然条件上,上...
- 陈争平
- 关键词:长江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发展
- 外资企业在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作用再分析——以近代开滦煤矿为案例
- 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必须善于利用外资。旧式“两缺口模型”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利用外资方面的新变化了,必须重新认识外资企业在后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方面作用。选择近代开滦煤矿史进行再研究,对于突破发展经济学传统理论,重新考量...
- 陈争平云妍
- 关键词:煤矿
- 新世纪农业现代化新路径探讨
- <正>农业长期发展中外部性因素作用不断加强,促使'三农'问题成为一个十分复杂而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新世纪农业发展又面临资源紧约束严峻挑战,仅靠老办法已经难以应对,我们需要从更广阔视野上提出战略性思路。本文拟在新世...
- 陈争平
- 文献传递
- 在多样化发展中注重历史连续性——新世纪经济史学刍议被引量:1
- 2003年
- 陈争平
- 关键词:经济史学研究方法
- 近代中国货币、物价与GDP估算被引量:4
- 2011年
- 1980年代以来,吴承明先生曾多次强调经济史研究中计量方法的重要性,他希望在有关经济史的研究中“凡是能够计量的,尽可能作些定量分析”。计量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史研究中更好地展开横向的国际比较和区际比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纵向的异时段比较,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史中许多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 陈争平
- 关键词:中国货币GDP经济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