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丰锦

作品数:30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认罪
  • 5篇人权
  • 5篇检察
  • 4篇司法
  • 3篇逮捕
  • 3篇刑事
  • 3篇人权法
  • 3篇上诉
  • 3篇审查
  • 3篇诉讼
  • 3篇聂树斌
  • 3篇欧洲人权法院
  • 3篇批捕
  • 3篇批捕权
  • 3篇权法
  • 3篇法院
  • 3篇辩诉
  • 3篇辩诉交易
  • 3篇从宽
  • 2篇刑法

机构

  • 29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29篇闵丰锦

传媒

  • 3篇西部法学评论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法学家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岭南学刊
  • 1篇政法学刊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 1篇犯罪研究
  • 1篇山西省政法管...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时代法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检察官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证据科学

年份

  • 4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羁押权、批捕权与执行权的话语争端与消解被引量:3
2019年
公安机关行使羁押权、检察院行使批捕权、法院行使执行权的现行司法体制,存有'侦羁不分''捕诉不分''审执不分'之虞。从羁押权、批捕权和执行权的配置沿革切入,通过梳理学界对'羁押权回归中立化''批捕权回归司法化''执行权回归行政化'的改革立场,将公检法三机关对合理行使羁押权、批捕权和执行权所做出的努力进行比较,探求背后'法律移植论'与'本土模式论'、'外部改革论'与'内部改良论'、'部门主义论'与'实用主义论'的话语争端,以期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羁押权、批捕权和执行权改革之道。
闵丰锦
关键词:批捕权执行权司法改革
从捕诉分离到捕诉合一:检察改革再出发被引量:3
2019年
在“探索捕诉合一”的精神下,检察机关的批捕与公诉关系进入了再调整的新阶段。相比捕诉分离,捕诉合一会带来提前介入强化、控辩协商前移、公诉自行逮捕的机遇,也会引发讯问实效降低、未决羁押增多、辩护难度增大的挑战。捕诉合一属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和内部职能的调整,应当遵循法治规律,抓住内在的机遇、直面存在的挑战、化解潜在的隐忧。
闵丰锦
关键词:批捕权公诉权检察权
以《刑法修正案(八)》为契机,推进社区矫正立法被引量:2
2011年
"社区矫正"的立法化,是刑事法学的巨大突破。从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实际状况入手,指出相关的立法缺位,通过对当下有关社区矫正立法争论的探讨,进一步提出在《刑法修正案(八)》立法先行的情况下,继续深化改革,在时机适当之时进行《社区矫正法》立法的设想。
闵丰锦
关键词:社区矫正《刑法修正案(八)》
多维度与差异化: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探析被引量:6
2017年
有关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坚持说、差异说、降低说的三种观点,争论极大,官方则在表面坚持的基础上加以"基本事实、基本证据"的巧妙用词。从证明标准的三重维度分析,认罪案件、简单案件、量刑程序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证明标准。有必要以防范冤假错案为底线,把握认罪认罚案件对口供补强的不同力度,摒弃"只能做,不能说"的证明标准潜规则,构建认罪认罚案件的差异化证明标准。
闵丰锦
关键词:差异化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控辩协商研究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入法施行,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控辩协商机制的正式确立。虽然立法机关在试点办法与入法文本中都极力回避“协商”“交易”等敏感字眼,呈现出略显保守的立法态势,但司法机关相对激进,从地方司法机关到中央司法机关,均...
闵丰锦
关键词:上诉抗诉辩诉交易控辩协商
省级统管:看守所改革的第三条道路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看守所发生的一系列热点事件,学界提出了"看守所中立化"的改革思路。通过对"看守所中立化"观点的系统解读,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量,剖析看守所管理权变与不变的极大争论。直面公安机关不放弃看守所监管权的现状,找准看守所"中立看守、服务诉讼"的定位,通过创新"省级统管、条块制约"的看守所监管机制,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看守所改革之路。
闵丰锦
关键词:看守所中立化
同案不同判的理性思考被引量:3
2016年
"假借手机趁机溜走"的行为在理论与实践中有所争议,同一行为人以同一作案手法在不同地区被分别以盗窃罪与诈骗罪定罪量刑。从实体上分析定性,面对定性盗窃逐渐成为主流观点的趋势,定性诈骗更加符合非法占有行为的关键环节。从程序上看待判决,从中级法院辖区的内部统一到高级法院辖区的省级统一,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同案不同判的趋势。
闵丰锦
关键词:盗窃诈骗
认罪认罚何以上诉:以留所服刑为视角的实证考察被引量:33
2019年
认罪认罚的轻刑案件一审宣判后,被告人以"留在看守所服刑"为由提起上诉,司法实践时有发生,这种无实质意义的上诉本质是被告人通过拖延时间所作出的刑事诉讼时空选择。通过对179个上诉案件的分析,梳理案件的基本特征、留所服刑的具体理由与提出方式、法院的评判应对,指出留所服刑的成功率高达四分之三,被告人时空选择的主体性地位凸显。认罪认罚案件的上诉权有取消之声、限制之争,以留所服刑为由的上诉是权利善用而非滥用,应当以尊重短刑犯服刑场所意愿为原则,赋予法院对短刑犯的服刑场所决定权。
闵丰锦
关键词:上诉看守所短刑犯
欧洲人权法院对律师帮助权的限制及启示:被引量:1
2018年
作为后天拟制的法律权利,律师帮助权可以被依法限制。欧洲人权法院在相关判例中,针对现行犯抓捕后询问现场物证问题、作为证人时的认罪供述、公共利益受到重大威胁、自愿放弃律师帮助等情况,从身份、内容、利益、自陷等角度,对律师帮助权作出限制。判例对我国刑事诉讼有若干启示,如对贿赂犯罪可采取控制下交付、记录现场抓获后讯问物证问题的书证可采、未作为嫌疑人时作证的证言可采、把握对恐怖犯罪嫌疑人的限权比例。
闵丰锦
关键词:律师判例法律师帮助权欧洲人权公约欧洲人权法院
从聂树斌案看“疑罪从无”如何服众被引量:1
2017年
聂树斌案再审以疑罪从无的方式判决无罪后,依旧存在一定"只是法律无罪,可能事实有罪"的"聂树斌可能是真凶"之观点。部分民众的不理解,体现了司法机关对疑罪从无在说理服众方面的欠缺。在一个对客观真相孜孜以求的国度之中,真凶尚未归案是疑罪从无难以服众的表面原因,对无罪推定的误读才是疑罪从无难以服众的根本原因。既要以个案为载体加强释法说理工作,更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之际明确写入无罪推定原则,真正使得疑罪从无的无罪判决令人信服。
闵丰锦
关键词:聂树斌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刑事诉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