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也
- 作品数:23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合并运动神经元病1例
- 2008年
- 刘晓团闫也
-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神经元病
- 椎-基动脉主干狭窄致TIA反复发作1例报告
- 2009年
-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0岁,因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2年,伴发作性右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约5min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昏花,几分钟内缓解,未予重视。随后1年多头晕,视物旋转,复视症状多次发作(10次左右),短时间内缓解,同时伴有出汗,恶心,偶有呕吐。近一年上述症状发作频繁(大约20次),发作后短时间内缓解。
- 于清霞闫也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伴有核间性眼肌麻痹的脑囊尾蚴病1例
- 2007年
- 患者男性,农民,55岁,辽宁省人。2005年10月头晕,经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治疗未见好转。2006年2月因站立不稳,不能独立行走,时有头痛,到医院就诊,行头部磁共振(MRI)检查,怀疑“多发性脑转移瘤”。近日上述症状加重,于2006年3月3日入本院。主诉头晕6个月,站立不稳15d。头部MRI检查提示:两侧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四脑室及侧脑室布满大小不等的囊状长T1及T2信号,病灶周围伴有少许的水肿信号。一般检查:意识清楚、查体合作,精神萎靡,表情呆滞,生命体征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 刘晓团郑娴闫也
- 关键词:核间性眼肌麻痹脑囊尾蚴病头部MRI检查多发性脑转移瘤T2信号头部磁共振
- 脊髓梗死1例报告
- 2009年
- 闫也
- 关键词:脊髓梗死主动脉手术
- POEMS综合征1例报告
- 2008年
- 柴学森闫也
- 关键词:POEMS综合征四肢无力家族遗传病史血清蛋白电泳下肢麻木下肢浮肿
- 脑血管畸形致Benedikt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李宏升闫也
-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病例分析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心肺复苏后致帕金森综合症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继发性(后天性、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有很多.常见有感染、药物、血管性等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以帕金森运动症状为主,多见震颤与强直。我院收治1例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心肺复苏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临床较少见,现报道如下。
- 周蕾张桂贞闫也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帕金森综合症复苏后症状性后天性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验证电针抗脑缺血损伤的机理与HSP70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随机分组,经免疫组化(SABC法)、He染色、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观察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组织学损伤分级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较对照组HSP70阳性细胞数多,组织学损伤分级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可以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的表达,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HSP70蛋白增加有关,为临床针刺治疗脑缺血疾病提供又一新的理论依据。
- 王伟闫也
- 关键词:电针局灶性脑缺血HSP70
-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一家系7例报告被引量:1
- 2011年
- 先证者,男,51岁,因进行性走路不稳,下肢无力20年加重1年来我院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左右摇晃,下肢无力。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直线行走困难,易跌倒。并出现饮水呛咳,言语不清,呈吟诗样语言。2008年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就诊,诊断为"遗传性共济失调",未经治疗,
- 王姝闫也
- 关键词:家系报告
- AIDP自主神经损害——瞳孔散大例析
- 2007年
- 王恩龙闫也刘春辉
- 关键词:自主神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