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丽梅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信息传递
  • 2篇景颇族
  • 2篇觉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影响
  • 1篇幸福感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状况
  • 1篇抑郁状况调查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支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民族
  • 1篇民族认同
  • 1篇空巢老人
  • 1篇家长
  • 1篇故事

机构

  • 6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6篇钱丽梅
  • 4篇尹可丽
  • 3篇包广华
  • 1篇沈楠
  • 1篇王荣孝
  • 1篇陆亚
  • 1篇苗吉
  • 1篇张智

传媒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的心理影响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4
2014年
气候变化是指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气候方面的改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及行为均有影响,这些心理影响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渐进式的。目前已有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问题聚焦、情绪聚焦和意义聚焦三种,而意义聚焦可能是其中最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界定某些重要概念,并使之能够操作化,需要探讨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特征等。
陆亚尹可丽钱丽梅沈楠
关键词:气候变化心理影响
昆明市空巢老人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调查空巢老人抑郁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四城区300名老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人口统计学调查表测查。结果:(1)空巢独居老人抑郁得分以及检出率显著高于空巢同居与非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非空巢老人(P<0.05);(2)从抑郁状况看,丧偶空巢老人显著高于有配偶者、中专文化程度者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低于当地经济水平者显著高于其他经济水平者(P<0.05或P<0.001);(3)抑郁与社会支持、幸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幸福感指数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抑郁严重影响空巢老人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的心身健康,社会支持、经济等因素影响空巢老人的抑郁和生存质量。答,最高为30分。0~10分为正常范围,11~20分为轻度抑郁,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1.2.4幸福感指数量表(IWB)[1]共9个条目,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前8个条目用以描述情感内涵,后1个条目测查生活满意度。总分为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均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得分(权重1.1)相加,其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软件进行t检验、F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2结果2.1不同家庭类型老人抑郁、社会支持、幸福感的测查结果比较见表1。表中空巢独居老人的抑郁检出率高于空巢同居和非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也显著高于以上两者。在社会支持得分上,空巢独居老人显著低于非空巢老人。在幸福感指数得分上,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差异不显著。2.2影响空巢老人抑郁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比较见表2。表中显示空巢老人中,丧偶者抑郁得分显著高于有配偶者,但民族、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3空巢老人抑郁的年龄、文化、经济水平的差异比较见表3。表�
张智钱丽梅苗吉王荣孝
关键词:抑郁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幸福感影响因素
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传递及其测量
民族与种族社会化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一个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发现,父母向子女传递民族与种族社会化信息的方式,可能既有直接,也有间接的方式。直接方式传递的信息内容涉及到民族与种族社会化信息的各个方面...
钱丽梅尹可丽包广华
文献传递
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民族社会化贯穿于家庭教育中,是少数民族家庭教养的核心成分,对孩子成长为其所属少数民族的一员具有关键作用。家长民族社会化是指家长对自己向孩子传递有关民族特征等信息的觉察。孩子民族社会化觉察是指孩子对家长传递有关民族特征等信...
钱丽梅
关键词:民族认同
文献传递
民族社会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传递及其测量被引量:1
2015年
父母向子女传递民族社会化信息的方式,可能既有直接的方式,也有间接的方式。其传递方式、信息类型等存在年龄差异,但总体而言,文化社会化信息被传递最多、其次是偏见准备信息。此外,传递方式的特点影响着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对直接信息的测量主要是纸笔测验和访谈法;对间接信息的测量主要采用观察法。未来的研究需要拓展对民族社会化的信息传递者及载体的研究,发展对间接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的测量工具等。
钱丽梅尹可丽包广华
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及其特征被引量:14
2016年
民族社会化觉察是指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向他们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认知。采用问卷调查、情境实验和故事补全任务考察景颇族初中生对母亲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觉察及特征。结果表明:(1)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民族社会化信息包含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促使不信任和偏见准备;(2)景颇族初中生对不同信息的觉察存在差异,对促进和睦的觉察显著多于文化社会化和偏见准备,对促使不信任的觉察最少;(3)在冲突情境中,有无偏见线索影响被试对偏见准备的觉察;(4)被试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更多地觉察到促进和睦,男生更多地觉察到促使不信任。整个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存在着文化差异,与美国少数族裔青少年觉察到母亲偏重于传递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不同,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母亲偏重于传递促进和睦。
尹可丽包广华钱丽梅马霓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