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广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78例急性白血病合并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株特点、预后及治疗。 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统计276例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
- 金广霞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学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BS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患者送检血样中,72株非重复致病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敏感度;并以“患者中性粒细胞、住院时间、年龄、初始抗菌药物治疗方案”4个方面为观察指标,考察恶性血液病合并BSI患者的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后,并对观察指标中,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于血培养结果回报前,对60例患者均采取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血培养结果反馈后,按照血培养结果进行处理,并采用t检验对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6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BSI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G^-)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6.25%和36.6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度为100%。本组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度均为100%。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患者较〉0.5×10^9/L患者多重感染发生率高(X^2=5.455,P=0.02);住院时间〉20d患者较%20d患者多重感染发生率高(X^2=7.576,P=0.006);年龄〉60岁患者较%60岁患者因感染所致病死率高(X^23.021,P=0.023)。60例患者中,35例经验性治疗与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继续原方案治疗,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15.03±8.82)d;25例不一致,则采取及时换药处理,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为(25.16±12.86)d,两者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22),而且经验性治疗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患者的病死率
- 金凤波夏瑞祥金广霞吴炜刘飞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病原菌
- 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本科血液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血液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教学效果的差异。方法将72名学生分为6人每组的实习小组,其中6小组为实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指导,余6组为对照组,仍采用教师床边讲授学生观摩的传统方法学习。结果实验组在书面测试和临床操作技能两项测试中成绩更优,整体表现较好。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满意度高。口头测试则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本科生在独立分析临床问题时欠缺逻辑性和条理性。结论项目教学法能够适应血液病学教学的特点,能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学习质量和效果。
- 葛健夏瑞祥李庆生桂钰金广霞
-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本科教育内科学血液病学
- J13.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61例临床分析
- 金凤波夏瑞祥金广霞刘飞吴炜
- 文献传递
- 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株特点、预后及治疗。 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统计276例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
- 金广霞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株特点。方法对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76例,感染率为35.48%,例次感染率为48.8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液、口腔为主。住院天数、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敏感。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缩短粒细胞恢复时间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
- 金广霞夏瑞祥金凤波夏海龙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 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株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统计276例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收集感...
- 金广霞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菌株分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按照CLSI规定的判断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21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7.67%,革兰阳性球菌占28.37%,真菌占13.9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其次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为12.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是感染的易感人群,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积极防治感染,有助于降低感染相关死亡率。
- 倪婧金广霞夏海龙夏瑞祥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病原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