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文

作品数:79 被引量:36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3篇涡轮
  • 32篇气膜
  • 26篇航空发动机
  • 25篇涡轮叶片
  • 23篇气膜冷却
  • 17篇换热
  • 13篇气膜孔
  • 8篇发动机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6篇壳型
  • 6篇换热特性
  • 5篇叶栅
  • 5篇扰流
  • 5篇涡轮叶栅
  • 4篇导向叶片
  • 4篇导叶
  • 4篇叶片前缘
  • 4篇气膜冷却效率
  • 4篇热系数

机构

  • 76篇中国燃气涡轮...
  • 34篇南京航空航天...
  • 11篇西北工业大学
  • 7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贵州航空发动...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上海飞机设计...
  • 1篇南京机电液压...
  • 1篇中国商用飞机...

作者

  • 79篇郭文
  • 17篇张靖周
  • 16篇苏云亮
  • 12篇毛军逵
  • 11篇刘玉芳
  • 10篇朱惠人
  • 9篇潘炳华
  • 8篇呼艳丽
  • 8篇姚玉
  • 7篇杨军
  • 7篇王鹏飞
  • 6篇刘波
  • 6篇陶智
  • 6篇谭晓茗
  • 5篇许都纯
  • 5篇娄德仓
  • 5篇刘松龄
  • 5篇向安定
  • 4篇曹志廷
  • 4篇刘震雄

传媒

  • 20篇燃气涡轮试验...
  • 19篇航空动力学报
  • 11篇推进技术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航空学报
  • 3篇中国航空学会...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2007年传...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10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层壳型涡轮叶片中冲击旋流换热增益效果试验被引量:7
2010年
以双层壳型涡轮叶片内冷通道中旋流换热特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膜法,对双层壳型冷却结构中的狭小受限通道中,旋流作用下换热特性的变化规律开展了细致的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冷却空气的旋流作用对换热的强化增益效果。试验中通过改变冲击Re数(10 000~20 000),冲击间距和冲击孔直径之比H/D(0.35~1.7)等参数,研究了其对旋流的形成及内表面局部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由于双层壳型叶片内冷通道的空间受限,冷却空气在通道内形成了旋流结构,该旋流结构显著影响了内表面的局部换热系数并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内表面局部换热系数对冲击间距和冲击孔直径之比H/D最为敏感,对于不同冲击Re数,存在一个最佳的H/D使得旋流换热增益效果达到最大(Re=10 000时,最佳H/D为0.95;Re=15 000,20 000,最佳H/D=0.63)。
李鑫毛军逵王小平郭文苏云亮
关键词:涡轮涡轮叶片
一种具有前缘凹腔的涡轮叶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具有前缘凹腔结构的涡轮叶片,包括叶片基体、前缘凹腔及气膜孔,其特征在于:涡轮叶片前缘以驻点线为中心线,以叶片前缘型面为参考型面,向内切出一个深1mm~2mm凹腔。该新型叶片结构可以改...
陶智郭文吴宏李育隆苏云亮呼艳丽潘炳华
文献传递
航空发动机进口支板结冰和防冰试验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掌握航空发动机进口支板结冰规律和热气防冰规律,利用冰风洞对进口支板进行了热气防冰试验、融冰试验和结冰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支板所需热气流量随来流风速增加而增大,随来流总温增加而降低;结冰主要出现在在进口支板前缘区域并且滞止点附近的结冰最厚;进口支板表面初始温度较高,下降速度较慢,容易出现透明冰;来流温度低,进口支板表面温度下降较快,容易出现霜冰.试验结果为进口支板防冰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并为航空发动机防冰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杨军张靖周郭文刘华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喷雾结冰
小间距冲击凹柱面靶板换热特性实验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热膜法,实验研究了小间距下单孔冲击受限凹面靶板的局部换热特性。通过改变冲击Re数(20000~30000),冲击间距和冲击孔直径之比H/D(0.2~1.0)等参数,重点分析冲击靶面周向和轴向的局部换热系数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小冲击间距工况下,由于滞止区内高压区作用。气流被加速,靶面轴向上出现除滞止点以外的第二个强化换热峰值,并且随着冲击间距的减小,该效应越加明显;当H/D较小时,由于冲击导管端壁表面的限制,冲击射流在凹面靶板的周向形成冲击射流,显著提升了周向的局部换热效果,周向上也出现了二次强化换热峰值。随着H/D的增加,周向二次强化峰值迅速消失。实验中当H/D=0.2时,凹面靶板的换热效果达到最佳。
毛军逵刘震雄郭文
关键词:传热
气膜孔形状对导叶冷却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根据导向叶片的曲面结构,运用剪应力输运方程(SST)湍流模型,针对簸箕形、锥形和缝形气膜孔的流场和冷却特性同圆形气膜孔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为:随着冷气入口压力的增加,各种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也在增加;而在相同的冷气入口压力条件下,各种形状气膜孔的冷却流量和冷却效果不尽相同,在该研究条件下,簸箕形和缝形气膜孔的冷却效果最好,锥形孔次之.
姚玉张靖周郭文
关键词:涡轮叶片气膜冷却
有无内部对流换热对导叶冷却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导向叶片的曲面结构,运用剪应力输运方程(SST)湍流模型,在不同冷气入口压力条件下,对涡轮叶栅通道内部的三维流场和圆形气膜孔叶片型面的冷却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针对两种情形,即叶片内部有对流换热的情形和无对流换热的情形,结果表明随着冷气入口压力的增加,叶片有无内部对流换热的冷却效果也在增加;有内部对流换热的冷却效果较纯气膜冷却的高,尤其是在叶片前缘.
姚玉张靖周郭文
关键词:涡轮叶片涡轮叶栅气膜冷却
基于微结构识别的单向复合材料导热系数预估被引量:1
2016年
以T300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单向复合材料为例,考虑纤维周围间隙缺陷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微观图像识别的等效导热系数预估方法.首先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处理材料微观电镜照片,然后依据纤维体积分数稳定性判据应用几何重构技术建立了代表性单元,并通过在代表性单元(RVE)内部交界面处添加接触热阻的方法引入间隙缺陷的影响,最终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得到等效导热系数(ETC).研究发现:间隙的位置对等效导热系数影响微弱;随着间隙缺陷占比和厚度的增加,等效导热系数显著降低;间隙缺陷占比大于0.8,无量纲间隙缺陷厚度小于0.15时,单向纤维增韧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受间隙影响最突出;相对于纤维和基体理想接触的情况,考虑间隙缺陷后,等效导热系数最大降幅可达52.1%.
江华毛军逵屠泽灿沈凯宋金融郭文黄维娜
关键词:单向复合材料图像识别接触热阻
一种缝气膜冷却加扰流柱的组合式涡轮叶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燃气涡轮的缝气膜冷却加扰流柱的组合式涡轮叶片,包括叶片基体、气膜缝、扰流柱及冷气腔,其特征在于:采用气膜缝取代常规气膜冷却孔,以提高冷却气膜覆盖面积,获得更高的冷却效率,并在气膜缝内设置扰流柱,起...
陶智郭文吴宏李育隆苏云亮呼艳丽潘炳华
文献传递
双层壳型冲击/气膜复合冷却效果的实验被引量:13
2007年
以双层壳型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的平壁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该种冷却结构的复合冷却效果实验研究.研究中改变冷热气流吹风比M,冲击距H/d,冲击孔和气膜孔间距与冲击孔直径之比P/d等参数,利用红外热像仪拍摄实验件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均影响双层壳型冲击/气膜复合冷却效果,而且影响规律表现出较强的关联性.随着吹风比的增加,复合冷却效果逐步增强;在实验工况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冲击距H/d范围使得复合冷却效果最佳;同时在冲击孔和气膜孔之间也存在一个最佳的P/d范围,使得复合冷却效果达到最大.当H/d=0.5和P/d=4时,双层壳型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能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刘震雄毛军逵郭文江和甫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气膜
旋转盘腔流动与换热试验准则被引量:7
2014年
在分析空气系统旋转盘腔作用,及对其开展流动与换热试验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利用相似理论,推导出试验研究时应遵循的进气雷诺数、旋转雷诺数、普朗特数、旋转格拉晓夫数等相似准则及准则方程,解决了试验参数选取依据及匹配等问题,并建立了初步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成果对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仍需通过试验研究进行不断补充与完善。
秦敏郭文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旋转盘腔热端部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