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呋塞米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 2011年
- 目的探讨呋塞米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呋塞米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塞米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慧
- 关键词:呋塞米支气管哮喘疗效
-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德州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阻塞性肺不张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给予氩等离子体及冷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各个肺段的疗效以及气促评分.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体质评分为(42.61±3.48)分,气促评分为(3.36±1.15)分,KPS自由评分为(22.83±7.81)分;治疗后患者的体质评分为(78.91±9.48)分,气促评分为(1.16±0.29)分,KPS自由评分为(73.81±10.4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对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不张给予介入治疗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能够快速清除恶性肿瘤,促进肺不张患者恢复.
- 郭慧
- 关键词:支气管镜恶性肿瘤阻塞性肺不张
-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清IL-8、TNF-α、IL-1β水平变化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 β、IL-8和TNF-α与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IL-1β、IL-8和TNF-α水平进行测定,随后比较两组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L-1 β、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出现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IL-1 β、IL-8和TNF-α水平也显著高于没有出现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 β、IL-8和TNF-α三种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极可能参与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的病理过程,其指标的显著特异性提示我们,IL-1β、IL-8和TNF-α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急性肺血栓栓塞进行初步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这对及早诊断并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积极意义.
- 郭慧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IL-8IL-1Β
- 强化饮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强化饮食干预下增强患者营养支撑水平对其肺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德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案的整体性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呼吸功能锻炼、氧疗辅助治疗等),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即饮食干预。比较住院治疗期间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肺功能主要指标水平差异。结果强化饮食干预下的观察组患者身体营养水平与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强化饮食干预,增强患者治疗期间营养支持度,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效果突出。
- 郭慧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饮食干预
- 肝素胸膜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素胸膜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化疗及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肝素于胸膜腔内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3.33%,治疗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胸膜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
- 郭慧
- 关键词:肝素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血清表达水平及对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人群中的60例,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值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机体的系统性炎性反应关系密切。
- 郭慧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