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亮
-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
- 一种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其包括从地面向下钻取的注入井和生产井以及在不同干热岩深度处进行人工压裂得到的呈裂缝群形式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从注入井注入的水可在至少流经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后从生产井中排出,从而...
- 张延军张佳宁白林郭亮亮李正伟于子望胡忠君许天福
- 文献传递
- 增强型地热系统水力压裂和储层损伤演化的试验及模型研究
- 能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正常运转的驱动力,为了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各种类型的能源品种。深部地热能是一种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相比于浅部地热能,深部热储虽然温度很高,但由于岩体致密、天然孔隙度...
- 郭亮亮
- 关键词: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水力压裂
- 文献传递
- 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模拟研究被引量:27
- 2015年
- 地壳中干热岩所蕴含的地热能量巨大,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研究开发的新能源。干热岩资源开发的增强型地热工程的场地试验研究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在现场压裂和人工热储层建造示范工程前,实施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研究很有必要。为此,吉林大学深部地热和干热岩研究团队建设了大尺寸高温高压下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模拟系统,为现场压裂工艺设计和储层改造提供参数和技术支持。本文介绍模拟系统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和初步的实验研究成果。
- 许天福张延军于子望胡忠君郭亮亮
- 关键词:干热岩水力压裂声发射
- 辽东湾典型场地吹填土性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辽东湾地区吹填土理论研究较少的现状开展野外勘察研究,初步查明辽东湾吹填土分布特征和工程性质概况,发现吹填物源、固结时间、场地渗透条件等影响因素差异使得该地区吹填土性质多样。选定2个典型场地,通过压缩固结试验、压汞分析、扫描电镜等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A、B两类型吹填土工程性质及微观结构特征,并结合埋深变化总结其固结规律。结果表明:A地吹填土不同埋深固结度不同,但其固结阶段相同;B地不同埋深吹填土固结度和固结阶段均不同。
- 周炳强张延军邴智武郭亮亮郝术仁
- 关键词:吹填土孔隙分布微观结构固结过程
- 松辽盆地北部干热岩开发水热产出预测被引量:3
- 2015年
- 干热岩是一种分布广泛且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在干热岩开发的前期,合理预测场地的水热产出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松辽盆地北部莺深2井的实际地质资料,以石油压裂设计软件FRACPRO为手段,进行了压裂模拟。根据模拟得到裂缝几何形态与孔、渗的性质,通过自编程序修正水热耦合地质模型中的单元参数,并利用TOUGH2软件模拟换热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在本文采取的压裂方式下,该地区单条裂缝的最大生产流速为8kg/s,系统流动阻抗由初始的0.74 MPa/(kg·s)增加为第10年的2.72MPa/(kg·s);系统运行10a后,生产温度降低了5.5℃,系统的平均产热功率为2 930kJ/s。通过人工改造,改善了天然储层的渗流能力,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水热产出,证明储层改造方式科学合理,但如何提高热储的质量生产流速仍需进一步研究。
- 李正伟张延军郭亮亮金显鹏
- 关键词:干热岩水力压裂松辽盆地
- 一种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下EGS热交换装置、板式热交换器组、高压装置和末端加热装置。其中的EGS装置部分包括:循环泵、注入井、热储层和生产井;板式热交换器组主要由板式热交换群组成;高压装...
- 于子望吴少华康建国张延军郭亮亮杨天睿闫潮辉冶晓琪
- 文献传递
- 岩石Biot系数对地层沉降量影响规律研究
- 石油、天然气及地热等资源开采会引起地面沉降,现今进行地面沉降计算时往往忽略Biot系数对压缩值和沉降量的影响,通常默认Biot系数值等于1。故理论计算沉降量与实际产生的结果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对工程成本投入,工程设计...
- 白林张延军郭亮亮张通
- 关键词:三轴试验地面沉降
- 文献传递
- 增强型地热系统压裂和开采方案研究
- 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是一种通过介质循环(水或CO2)来提取深部低渗、高温岩体中地热资源并将其用来发电及供暖的工程技术集成。水力压裂是EGS储层改造的主要方式,储层...
- 郭亮亮张延军胡忠君许天福兰乘宇苏杰
- 关键词:增强型地热系统水力压裂水平井
- 文献传递
- 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中从地面向下钻取注入井和生产井,在不同干热岩深度处进行人工压裂以得到呈裂缝群形式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从注入井注入的水可在至少流经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后从生产井中排出...
- 张延军谢洋洋张佳宁白林郭亮亮李正伟于子望胡忠君许天福
- 文献传递
- 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中从地面向下钻取注入井和生产井,在不同干热岩深度处进行人工压裂以得到呈裂缝群形式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从注入井注入的水可在至少流经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后从生产井中排出...
- 张延军张佳宁白林郭亮亮李正伟于子望胡忠君许天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