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新忠
- 作品数:39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深度学习重建方法改善快速采集PET图像质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通过深度学习(DL)PET图像重建方法,提升不同采集时间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10月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45例恶性肿瘤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龄(52.0±13.6)岁]PET图像。选择原始列表模式PET数据的短时30 s/床位PET图像作为输入,采用Unet网络,以全剂量标准采集时间(3 min)PET图像为模型判别标准,建立DL图像重建模型,以预测全剂量PET图像。分别对DL、30 s、90 s和120 s 4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及定量分析。采用5分法主观评估4组的图像质量。分别测量各组图像肝本底及肿瘤病灶定量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一阶纹理特征(偏度、峰度、均匀度和熵)。采用Kappa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组图像质量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99,P<0.001),DL组评分≥3分共6例,30 s、90 s和120 s组评分≥3分别有4、7和8例(χ^(2)=125.47,P<0.001)。DL组肝SD明显低于30 s组(0.26±0.07与0.43±0.11;F=3.58,t=-7.91,P<0.05),SNR高于30 s组(11.04±4.36与5.41±1.41;F=10.22,t=5.40,P<0.05);DL组肝SD及SNR与90 s组一致(0.39±0.16,8.46±3.34;t值:-0.87和2.17,均P>0.05)。在18个高摄取肿瘤病灶中,DL组病灶SNR及CNR均高于30 s组(60.21±29.26与38.38±16.54,22.26±15.85与15.41±9.51;F值:13.09和7.05,t值:5.20和4.04,均P<0.001)。4组肝一阶纹理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4.30~9.65,均P<0.05),但DL组与120 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1.25~0.15,均P>0.05)。结论DL重建模型能较好地改善短帧PET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疗效评估和组学研究的需求。
- 胡琳君胡奕奕郭彬威梁梦郝新忠秦志星李思进武志芳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单侧积水肾肾功能恢复预测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MSCT灌注成像对单侧输尿管不全梗阻兔在梗阻解除后积水肾肾功能恢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选取其中6只作为对照组行MSCT扫描。其余18只通过外科手术建立左侧输尿管不全梗阻积水肾模型,按梗阻时间不同随机分为3组(1周组,3周组,5周组),每组6只,分别于梗阻1、3及5周行MSCT扫描。随后解除梗阻,在同等条件下饲养3个月后再次行MSCT扫描。分别测量左肾皮、髓质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值进行比较。然后各阶段处死一只实验动物,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左侧输尿管不全梗阻后,左肾皮、髓质的BF、BV值持续下降,4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解除后,梗阻1周组左肾皮、髓质的BF、BV值较梗阻前均有明显上升,与梗阻解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3周组左肾皮、髓质BF、BV值与梗阻解除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5周组左肾皮、髓质的BF、BV值有所下降,与梗阻解除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时间越长,梗阻解除后病理改变越重。结论MSCT不仅能提供肾脏形态学信息而且能提供功能状态信息。MSCT灌注成像在肾功能恢复的评价中有一定价值。
- 郝新忠武志峰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肾积水肾功能动物模型
- 64层螺旋CT灌注对单侧积水肾肾功能恢复预测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单侧输尿管不全梗阻所致积水肾肾功能评估中的价值。评价MSCT灌注成像在单侧输尿管不全梗阻解除后积水肾肾功能恢复评价中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选用3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
- 郝新忠
- 关键词:肾功能恢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单侧输尿管
- 文献传递
- 18F-FDG PET对转移性与急性/亚急性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鉴别诊断价值初探
- 目的初步评价~(18)F-FDG PET在急性或亚急性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期间行~(18)F-FDG PET/CT(GE Discovery...
- 郝新忠武志芳张艳兰闫敏
-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亚急性鉴别诊断价值FDG
- 健康成年人腰椎椎体骨髓^(18)F-FDG生理性摄取规律的观察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健康成年人腰椎椎体骨髓^(18)F-氟脱氧葡萄糖(FDG)生理性摄取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受检者中的323名健康成年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1名、女性162名,年龄(54.8±13.9)岁,范围30~78岁.将受检者按照年龄段分为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79岁组,各组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30和30名、36和40名、31和30名、32和30名、32和32名.分别在腰2、腰3、腰4椎体上勾画感兴趣区,测量其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ean)).腰椎椎体骨髓SUV_(mean)定义为这3个椎体SUV_(mean)的均值,并用来表示腰椎椎体骨髓^(18)F-FDG摄取程度.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受检者年龄与SUV_(mean)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的受检者间SUV_(mean)的差异,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Bonferroni法.结果所有受检者、男性受检者和女性受检者腰椎椎体骨髓SUV_(mean)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520,-0.451、-0.579,均P<0.001),但SUV_(mean)并不随年龄增长呈均匀线性下降.在女性受检者中,各年龄组间腰椎椎体骨髓SUV_(mean)的比较结果显示,50~59岁组低于40~49岁组[(1.45±0.32)对(1.75±0.44)]、70~79岁组低于60~69岁组[(1.18±0.17)对(1.45±0.3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848、3.114,均P<0.05),而在30~39岁组与40~49岁组间、50~59岁组与60~69岁组间腰椎椎体骨髓SUV_(mea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0.371、0.220,均P>0.05),提示女性腰椎椎体骨髓SUV_(mean)在随年龄增长下降的过程中出现两个平台期,平台期内腰椎椎体骨髓SUV_(mean)未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在男性受检者中,70~79岁组腰椎椎体骨髓SUV_(mean)低于60~69岁组[(1.14±0.22)对(1.42±0.3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10,P<0.05),其余各相邻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1.631、0.724、0.585,均P
- 方菊岳荣丽黄楠秦卓琦成琪瑶郑荣郝新忠程艳
- 关键词:骨髓腰椎成年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 CT增强扫描在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亓卿燕武志峰赵晓军郝新忠
- 关键词:肾积水腹膜后纤维化X线计算机
- ^18F-FDG PET/CT显像与心脏磁共振成像对Beagle犬局部辐射后心脏损伤的诊断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Beagle犬局部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4只1岁龄健康雄性Beagle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照射后3、6和12个月组,每组各6只;其中各照射组左心室前壁行单次20 Gy调强放疗。对全部犬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和CMR检查,计算^18F-FDG摄取增高区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面积。全部检查结束后1周处死实验犬,取心脏进行Masson染色及电子显微镜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心肌^18F-FDG几乎不摄取,照射后3个月即可见犬心肌^18F-FDG摄取增加,照射后3、6和12个月组的心肌SUVmean分别为5.90±1.31、4.66±2.21和3.21±0.82,与对照组(1.13±0.2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1,P<0.05);照射组^18F-FDG摄取增高面积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下降(F=195.74,P<0.01)。CMR示照射后6和12个月组的心肌灌注降低、进行性纤维化加重;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后6和12个月组的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增加(F=15.479和16.908,均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F=63.715,P<0.01)。Masson染色发现照射后心肌纤维化进行性加重;电子显微镜检查示照射后心肌线粒体变性肿胀,线粒体数量进行性减少。结论照射后局部心肌^18F-FDG摄取增高对于RIHD的危险性有预测价值,^18F-FDG PET/CT显像能早于CMR发现RIHD。
- 闫蕊宋建波郭敏武瑞凤武志芳郝新忠郭小闪卫华武萍李莉李思进
- 关键词:心脏脱氧葡萄糖磁共振成像
- ^(18)F-FDG PET/CT对大血管炎探测效能及与炎症指标相关性评价
- 2021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大血管炎的探测效能,评估SUVmax和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GCA 21例,TA 2例)大血管炎患者^(18)F-FDG PET/CT影像和炎症标志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PET/CT检查前是否接受过激素治疗分为未经治疗组和治疗组。通过视觉评价血管壁FDG摄取程度,把血管炎划分为4个等级,0~1级为PET/CT阴性组,2~3级为PET/CT阳性组,分析^(18)F-FDGPET/CT对大血管炎探测的阳性率。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大血管的SUVmax,并分析其与ESR、CRP之间相关性。SUVmax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SUVmax与ESR、CRP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未治疗组PET阳性16例,阴性2例,PET探测的阳性率为88.9%(16/18)。治疗组PET阳性1例,阴性4例,PET探测的阳性率为20%(1/5)。未治疗组SUVmax值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阳性组和阴性组大血管的SUVmax与ESR、CRP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18)F-FDG PET/CT可以敏感性地检出未治疗患者血管炎,FDG浓聚可以反应性血管壁炎症的活动程度,但在对经类固醇治疗患者血管炎的探测是不可靠的。
- 杨宝军任昭晖郝新忠
- 关键词:PET/CT
- 激光定位线与CT内定位线引导肺部精确定位穿刺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索采用激光定位线与CT内定位线实施快速、精确、简捷、并发症少的肺部穿刺定位方法。方法:阅读CT图片选择病人的最佳穿刺体位后,无需在患者体表做任何标记行CT扫描,然后找到最佳病灶穿刺层面。利用激光定位线与CT内定位线的固定距离及激光线与检查床板的移动,确定"+"交叉点为患者表皮的精确穿刺点。结果:通过简单的公式计算及激光定位线与检查床板的移动即可找到"+"点,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便可完成,无需在患者体表做标记,无视线与操作误差,横断面误差小于0.5mm,矢状面误差小于0.1mm。穿刺成功率为100%,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激光定位线结合CT内定位线及简单的公式计算肺部穿刺法具有操作简单、精确率高的优点,可以应用于临床。
- 张艳兰武志芳鄢敏武萍郝新忠
- 关键词:穿刺
- 呼吸门控PET/CT对肺部结节SUV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呼吸门控与非门控PET/CT显像测定肺部结节SUV的差异,探讨不同呼吸时相SUV变化趋势。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进行PET/CT显像、发现有多个肺部结节并同意进行呼吸门控显像者共19例,最终14例共37个结节纳入该研究,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29~80(63.74-7.1)岁。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和呼吸门控PET/CT采集。经过后台处理得到呼吸时相相匹配的1个呼吸周期内6个时相的PET/CT融合图像。测得SUV,每个肺部结节的每个指标均进行非门控与门控显像6个时相共7次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行t检验、秩和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37个肺部结节呼吸门控显像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13.69±6.70和8.56±4.11,明显高于非门控PET/CT的12.764-6.74及7.66±4.00(t=3.475和Z=一3.661,P均〈0.001);但2种显像技术SUV。。与SUV~相关性好(r=0.971和0.969,P均〈0.05);在门控显像中,6个时相不同时相间SUV以时相1即吸气末最高,而时相4(呼气末吸气初)最低。37个结节中4个结节常规显像SUV〈2.5(定义为轻度摄取),其中有1个结节SUVmax由非门控显像的2.13升至门控显像的2.52。结论采用呼吸门控PET/CT显像所得到的肺部结节suVmax和SUVmean。比非门控常规采集高,但两者相关性好;SUV不同时相间以吸气末最高。对轻度摄取FDG的结节,经呼吸门控PET/CT其SUV有所提高,有可能影响临床诊断。
- 武志芳李思进刘建忠郭小闪刘海燕张艳兰郝新忠鄢敏
-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