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博斐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舆论
  • 2篇媒体
  • 2篇民意
  • 1篇当下
  • 1篇新媒体
  • 1篇新闻
  • 1篇新闻界
  • 1篇讯息
  • 1篇谣言
  • 1篇舆论学
  • 1篇舆论主体
  • 1篇舆情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实境
  • 1篇实务
  • 1篇实务研究
  • 1篇思维
  • 1篇诉求
  • 1篇能否成为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8篇郑博斐
  • 4篇李双龙
  • 1篇童兵
  • 1篇夏德元
  • 1篇郑博斐

传媒

  • 2篇当代传播
  • 2篇新闻大学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传媒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网络化时代群众路线的现实境遇与完善路径被引量:3
2022年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中,蕴含着党群间信息传播的"循环递进"。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闻舆论格局与社会交往模式的结构性变革,群众路线也面临新的形势。面对网络受众亟待重新"定位"、网络时代伴生"数字鸿沟"、网络结构分散性特征显著等现实挑战,有必要积极运用全媒体等新技术,为群众工作打开新局面——通过运用全程媒体、全员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持续密切联系群众、延展传播渠道、消弭信息鸿沟、服务凝聚群众,使党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郑博斐
关键词:群众路线网络化全媒体现实境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价值观变迁与跨文化差异传播被引量:8
2015年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的中国受到"文化同步性"怎样的影响?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有哪些变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和策略?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和上海1108位经理人的调查,以及与之前相关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目前,中国的价值观念处于两种发展趋势并行的状态。一方面是表层显现出来的"文化同步"现象,随着全球联系的日益增强,中国与世界逐步接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世代相传,根深蒂固。面对中国与欧洲存在的文化差异,与Huntington在1996年提出的"文明的冲突"(clash of civilization)不同,本研究的重点在于论述如何利用文化的差异,使人们相互尊重、理解和学习不同的文化。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人才需要从学校教育着手,本研究通过对大学跨文化传播教育的分析,指出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培养"文化协同"意识是灵活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有效途径。
Thomas Herdin郑博斐李双龙Wolfgang Aschauer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协同跨文化传播
舆论主体及当下国内舆论的焦点诉求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从"主体"的概念出发,指出舆论主体是舆论活动的承担者,其处于社会联系和环境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而言,舆论主体即是由能动的个体组成的,在社会中进行舆论表达和公共讨论的社会公众。基于此,本文讨论了公众的能动性和自主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等特征,并进一步从社会转型与新媒体技术变革的具体历史情境入手,探讨了公众开展公共讨论的过程和特点。最后,本文结合"全国民众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认知与态度舆情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当下国内舆论的焦点诉求,同时从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角度,对保障公众舆论表达的自主性和政府积极回应舆论焦点诉求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与讨论。
李双龙郑博斐
关键词:舆论公众社会转型
新媒体·新思维·新世界——“2013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综述被引量:1
2014年
2013年12月6日至8日,"2013年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功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协办。会议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共收到投稿论文184篇,经过专家委员会的匿名评审,最终收录论文80篇。由于全国新媒体传播研究者的参与热情高涨,最终参会人员超过180人,参会人数为历届之最。
郑博斐李双龙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学思维
论孔子的传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国人影响至深,对孔子传播思想的分析和探讨不但可实现对民族传播观念和传播行为方式更深入的理解,还可为解决现代社会的传播困境提供一些进路。本文从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切入,通过对《论语》等儒家经典文本的考察...
郑博斐
关键词:孔子
文献传递
国内民众对全国两会的认知、态度及表达——以上海市民为个案(2007—2012)被引量:2
2013年
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民众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取重大时事信息,对这些重大时事的认知和态度如何,又是如何进行表达和参与的?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FMORC)就上海市民对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知、态度与表达等进行了连续六年的历时性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本文就其中的"知晓度和关注度""、关注议题"、"整体评价""、信息接触渠道"、"表达和参与"等五个维度探析国内民众2007—2012年对重大时事认知、态度与表达的变迁情况及其趋势。
李双龙郑博斐
关键词:两会民意
“慢新闻”,能否成为阅读新潮流被引量:2
2019年
夏德元:在关于新闻的各种定义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说法是最为流行的;在大众的印象中,新闻也总是越新越快越好。可是,进入互联网时代,面对新的阅读需求和讯息传播趋势,在新闻界也有一种倡导"慢新闻"的提法,两位对此有何认识?
夏德元郑博斐郑博斐
关键词:新闻界互联网时代讯息
2013年国内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研究的主题与问题被引量:5
2014年
舆论是"社会公众"对"特定问题"的"意见、态度、信念、情绪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同时,"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学界2013年对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当前"新传播环境"下凸显出的种种舆论问题。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相关文献的检索、编码和归类,2013年国内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研究主要有"舆论学基础研究""舆论场研究""舆论生成机制"等10个主题。基于对这10个主题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当下国内舆论学研究与讨论存在"研究者们关注现实""充分认识新媒体技术发展给舆论生态带来的影响""当下国内的舆论研究主要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判断出发"和"学界对舆论学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跨学科特征"的倾向与特点。
郑博斐童兵
关键词:舆论学舆情民意谣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