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秋
- 作品数:22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脓毒症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4周龄的SD大鼠,取其胫骨及股骨骨髓,提取BMSC并培养。将60只出生1 d的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BMSC组各20只。脓毒症组和BMSC组经腹腔注射脂多糖构建脓毒症模型,BMSC组在建模后2 h内经腹腔输注BMSC。建模后24 h,计算肺组织湿/干比值,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及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核因子κB/p65(NF-κB/p65)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而BMSC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减轻。对照组、BMSC组、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病理学评分、血清及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对照组、脓毒症组、BMSC组肺组织TNFR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对照组、BMSC组、脓毒症组肺组织VCAM-1和NF-κB/p65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BMSC或通过上调TNFR1和下调VCAM-1及NF-κB/p65的表达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减轻新生大鼠脓毒症肺损伤。
- 兰江丽梁秋梅冯继峰郑剑秋
- 关键词:脓毒症肺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新生大鼠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宫口开全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宫口开全产妇剖宫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具有子宫收缩(简称宫缩)和无宫缩急诊剖宫产患者共60例,分别为无宫缩组(A组),有宫缩宫口扩张(0~8 cm)组(B组),有宫缩宫口开全组(C组),每组20例.0.75%罗哌卡因1.5 mL稀释至2 mL后,头向缓慢(30 s左右)注入蛛网膜下腔1.8 mL,腰硬联合麻醉于L2~L3穿刺,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3.5 cm.术中3组麻醉效果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记录腰麻后痛觉消失平面达T4及以上例数、最高痛觉消失平面及其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并观察麻醉后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3组孕产妇腰麻最高麻醉平面固定时间、硬膜外用药量、新生儿Apgar评分、血压降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腰麻平面达T4及以上例数多于A、B组(P均<0.05),且C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高于A、B组(P均<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宫口开全产妇剖宫产,脊麻感觉阻滞平面升高,进行个体化用药麻醉效果更确切、安全.
- 黄获郑剑秋冯继峰陈建华
- 关键词:罗哌卡因宫口开全剖宫产
- 一种麻醉科测痛装置
- 本发明用于麻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麻醉科测痛装置,包括测痛计本体,所述测痛计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壳,所述测痛计本体远离橡胶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挂耳,所述收纳盘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转动机构,通过弹性转动机构使线...
- 吕锋兰江丽莫健兰郑剑秋冯继峰
- 两种不同硬膜外给药方式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前国内外镇痛分娩的方法多数是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或腰一硬联合阻滞(CSEA)。镇痛药物普遍使用局麻药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复合阿片类药物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镇痛分娩中医务人员最担心的问题是麻醉药物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满足镇痛的前提下,如何减少药物的用量,提高安全性是分娩镇痛关注的焦点。作者观察比较蛛网膜阻滞后复合不同的硬膜外镇痛模式在镇痛分娩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用药的情况。报道如下。
- 郑剑秋冯继峰吕凯敏周蜀克
- 关键词:分娩镇痛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阿片类药物镇痛分娩舒芬太尼
- 右美托咪定对儿童日间口腔手术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儿童日间口腔手术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日间口腔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儿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B组患儿麻醉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分别于注射前(T0)、注射负荷量后10 min(T1)、患儿苏醒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拔管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与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m-CHEOPS)评分。结果 B组患儿T1~T4时的MAP、HR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T1~T4时的MAP、HR均低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T1时的MAP与T1~T2时的HR均低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拔管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术后PAED评分、m-CHEOP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拔管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3/50),低于A组的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儿童日间口腔手术中能够有效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并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 莫丽平彭伟马焱秦小捷蒋文清郑剑秋
- 关键词:七氟烷躁动
- 预防性多模式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性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B组、S组和C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S组同时复合舒芬太尼5μg。B、S两组行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C组不行术后镇痛。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后6、24、48h患者平卧、翻身时疼痛程度以及B、S组术后镇痛期间镇痛泵按压次数。于麻醉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第1天7:00(T2)、第2天7:00(T3)各时间点检测血糖值及皮质醇、胰岛素等激素水平。结果 B、S组VAS评分各时间点均低于C组(P<0.05);平卧时,B、S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翻身时,S组患者术后6h的VAS低于B组(P<0.05),而在24、48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S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与T0比较,3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的血糖值、皮质醇、胰岛素水平均升高(P<0.05);B、S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血糖、皮质醇、胰岛素水平均低于C组(P<0.05);S组对血糖、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均小于B组(P<0.05),在T1、T2时间点,S组对胰岛素浓度的影响也小于B组(P<0.05),而在T3时间点,B、S组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术后硬膜外镇痛相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前舒芬太尼预防性镇痛,能增强镇痛效果,更好地抑制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
- 彭伟冯继峰庞登戈郑剑秋吕凯敏
- 关键词:预防性镇痛重度子痫前期应激反应
- 婴幼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安全及呼吸管理的临床研究
- 冯继峰郑剑秋彭伟莫丽平韦超周蜀克郑陈光石群峰兰江丽庞登戈吕锋池涛刘继荣廖冬平唐瑛
- 该项目属于医药卫生领域。系统、全面研究婴幼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安全及呼吸管理。研究内容:开展婴幼儿腹腔镜麻醉安全的临床研究:①分析并明确了严重呼吸道阻塞及误吸是婴幼儿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明确了呼吸道梗阻是小儿腹腔镜术后苏...
- 关键词:
- 关键词:麻醉方法
- 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麻醉及围手术期管理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EA/TEF)的麻醉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手术治疗的新生儿EA/TEF的临床资料。总结麻醉及围手术期管理及转归情况。结果:40例麻醉过程较平稳顺利完成手术,3例术后拔管,37例继续呼吸支持。术后死亡7例,其中4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监护人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活33例中重症肺炎7例,低体温8例,吻合口瘘5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是EA/TEF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成功的关键。
- 莫丽平冯继峰郑剑秋彭伟苏乃伟
- 关键词:新生儿食管闭锁麻醉围手术期
- 新生儿单肺麻醉的管理被引量:2
- 2006年
- 郑剑秋毛志福林辉
- 关键词:新生儿食管闭锁麻醉管理单肺麻醉气管食管瘘开胸手术单肺通气
- 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中晚期妊娠妇女处于血液轻度高凝状态,手术应激反应可导致患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明显的高凝状态或血栓前状态,有效的镇痛有可以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利于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本文对妊娠血液凝血功能的改变、应激反应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剖宫产术后镇痛对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 彭伟郑剑秋
- 关键词:镇痛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