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才飞

作品数:91 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土壤
  • 14篇水稻
  • 12篇氮素
  • 11篇栽培
  • 10篇花生
  • 9篇红壤
  • 8篇氮肥
  • 8篇肥料
  • 7篇养分
  • 7篇双季稻
  • 7篇季稻
  • 7篇旱地
  • 6篇红壤旱地
  • 6篇超级稻
  • 5篇栽培技术
  • 5篇早稻
  • 5篇生长发育
  • 5篇施用
  • 5篇胁迫
  • 5篇分蘖

机构

  • 88篇江西省农业科...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江西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省蚕桑茶...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吉安市农作物...
  • 1篇九江石油化工...

作者

  • 90篇邱才飞
  • 60篇彭春瑞
  • 52篇邵彩虹
  • 44篇钱银飞
  • 38篇陈先茂
  • 35篇陈金
  • 31篇谢江
  • 30篇关贤交
  • 27篇邓国强
  • 16篇刘光荣
  • 10篇涂田华
  • 10篇谢金水
  • 9篇陈霞
  • 7篇刘增兵
  • 7篇杨成春
  • 6篇王少先
  • 6篇刘秀梅
  • 5篇刘佳
  • 5篇罗奇祥
  • 5篇李瑶

传媒

  • 17篇江西农业学报
  • 6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杂交水稻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江西农业科技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Agricu...
  • 1篇现代园艺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南方林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废白土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白土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有机肥由如下各组份含量的各原料制备而成:废白土20~30%、谷壳灰2.5~7.5%、茶粕5~15%、腐殖酸2.5~7.5%、米糠粕5~15%、畜...
邱才飞邵彩虹彭春瑞王少先钱银飞关贤交陈金陈先茂陈霞
文献传递
NAA和IBA浸沾浓度及时间对地菍插枝发根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地菍是集药用、观赏和果用为一体的新型多用途植物,人工栽培主要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为促进地菍插枝的生根,研究了NAA和IBA两种物质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搭配对地菍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在10~50mg/L时,浸泡时间在60~120s均可显著缩短发根初始时间、提高发根量和增加发根粗度和总根长,而IBA在100~200 mg/L,随着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发根量也随之增加。
邱才飞邱小英陈金邵彩虹钱银飞关贤交
关键词:NAAIBA插枝发根
扦插育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扦插育苗装置,包括水槽和育苗室,所述育苗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育苗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罩,所述育苗室的顶部端口设置有喷水管,所述水槽设置在育苗室的外部,所述水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另一...
邱才飞陈金钱银飞关贤交邵彩虹陈霞
文献传递
不同控蘖措施对淦鑫688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双季稻区高产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的难题,于2008-2009年以超级杂交晚稻淦鑫688为材料,开展了水控(提早晒田)、肥控(减少分蘖肥比例)、化控(喷施控蘖剂)3种不同控蘖措施及其组合措施对水稻分蘖成穗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控蘖措施都能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促进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具有控蘖和促进成穗的双重功能。其中,化控效果最好,其次是肥控,水控较差;各单项措施组合后有较好的协同作用,3项措施组合的效果好于两项措施组合:不同控蘖处理都能降低无效分蘖期间的叶片含氮量和提高茎鞘可溶性糖含量,这可能是各控蘖处理控制无效分蘖发生和促进分蘖成穗的重要原因之一;各控蘖措施及其组合措施都能提高水稻产量,以3项措施组合应用的产量最高,其次是两项措施组合。
彭春瑞邱才飞谢金水关贤交钱银飞涂田华潘晓华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成穗率
一种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烧瓶和漏斗,漏斗具有广口部、缩口部和颈部,缩口部的外壁与烧瓶颈口内侧磨砂连接;颈部与缩口部底端连通,悬...
王少先张文学杨成春王萍苏金平夏文建刘增兵邱才飞范芳冯兆滨
不同基质配比对地稔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2025年
为了筛选出适合地稔扦插苗生长的基质,提高地稔育苗的效率和成苗的质量,比较分析了不同基质理化性状和地稔扦插苗的成活率、茎叶生长量、叶片SPAD值、根系发生、根系活力、干物质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地稔扦插苗生长及成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显示,废白土调配基质(PF_(4)处理)的pH值、容重与田土(CK_(1))、肥∶土∶沙=1∶2∶2(PF_(1)处理)、肥∶土∶沙=2∶2∶1(PF_(2)处理)、肥∶土∶沙=1∶3∶1(PF_(3)处理)相比更低,但有机质、氮磷钾钙镁硅的含量较高,与商品扦插土(CK_(2))相比,各项指标较为接近;地稔扦插苗的生长情况表明,成苗率由大到小依次为PF_(4)>PF_(2)>CK_(2)>PF_(1)>PF_(3)>CK_(1),茎叶生长量中茎长、茎粗、分枝数、SPAD值、单叶面积、LAI、根系活力和干物质量均表现为PF_(4)>PF_(2)>CK_(2)>PF_(1)>PF_(3)>CK_(1)。综上,使用废白土调配基质的扦插苗成苗率高、根系质量好、生长迅速且较健壮,可作为地稔规模化育苗的专用基质,而有机肥∶田土∶河沙=2∶2∶1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地稔育苗基质并加以利用。
邱才飞邵彩虹陈霞
关键词:养分需求药效成分
氮肥后移对优质稻井冈软粘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优质稻井冈软粘施氮后移对其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其最佳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施用比例。【方法】于2021年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置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TN)180 kg/hm^(2)的基础上,按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比例设置4种施肥方案(N1=10∶0∶0∶0、N2=5∶5∶0∶0、N3=5∶3∶2∶0、N4=5∶2∶2∶1),以不施用氮肥为对照(CK),共5个处理。采集井冈软粘的生长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等数据,测定其分蘖期、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系数(LAI)和干物质含量,并分析成熟期水稻品质、产量及其构成、植株茎叶穗的含氮素量、总氮素吸收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等。【结果】前两个生长时期茎蘖数最高是N2处理,而后两个生长时期的最高茎蘖数为N3处理;前3个水稻发育时期的SPAD值差异不大,成熟期表现为N3处理最高。总干物质含量变化与产量变化表现一致。总产上N4>N1>CK,最高值N4处理分别高出N1处理和CK9.34%、73.09%;氮肥后移对井冈软粘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较小,但处理间稻米直链淀粉、粗蛋白和出糙率间有显著水平差异,N4处理比CK按顺序分别高出2.75%、1.10%、1.56%,施氮处理的直链淀粉和粗蛋白区间为13.0%~15.0%、10.17%~10.57%,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井冈软粘的米质影响较小。此外,水稻各生长时期的氮肥利用率和含氮量表现为从N1处理到N4处理依次增加,最高值N4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较N1处理提高了11.06%。【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在TN180 kg/hm^(2)条件下,优质常规稻井冈软粘的最适宜氮肥施用方式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为5∶2∶2∶1。
冯延聪文春燕朱振华陈金陈先茂刘文安邱才飞
关键词:稻米品质氮肥运筹氮素效率
养分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以杂交早稻威优916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栽培,生育后期设置养分胁迫和全营养液两种处理,从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后期持续的养分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籽粒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后共获得了37个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ESI-Q MS/MS),27个蛋白质功能得到鉴定,包括4个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13个与籽粒充实发育相关的蛋白质、9个逆境相关的蛋白质及1个呼吸代谢相关的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养分胁迫下,逆境相关蛋白质在籽粒灌浆的前中期大量上调表达,籽粒光合作用减弱,后期呼吸作用增强,籽粒的氮代谢受到显著影响,谷蛋白及胚蛋白表达相对滞后,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减少,从而造成籽粒灌浆不足,产量降低。
邵彩虹钱银飞唐秀英刘光荣谢金水彭春瑞邱才飞
关键词:水稻养分胁迫籽粒蛋白质组学
地稔人工栽培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初探被引量:6
2012年
地稔为野生多用途植物,摸清地稔的需肥特性是决定地稔人工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研究了在地稔人工栽培中N、P、K三要素对地稔的生长状况及植株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N、P、K均可以有效增加地稔的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开花量、结果数和干物量,且以N肥效果最明显,其次是K和P肥,研究还发现三元素间配合施用具有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对促进地稔生长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养分配合效果大小依次是NPK>NK>NP>PK。
邱才飞彭春瑞刘光荣钱银飞邵彩虹谢江邓国强
关键词:人工栽培养分吸收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对微纳米气泡响应的差异被引量:3
2021年
为评估微纳米气泡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微纳米气泡应用策略的启示,以江西主推的超级稻品种‘五丰优T025’和常规稻品种‘赣晚籼37’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了盆栽试验,研究微纳米气泡(MNB)与普通水(对照,CK)灌溉对超级稻和常规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MNB灌溉显著增加了土壤溶液中溶解氧浓度、水稻根系体积和干重,提高了α-NA氧化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生物产量的积累和经济系数的提高,增加了水稻的穗长、着粒密度、一二级枝梗和主轴数及其着生其上的粒数和结实率,最终提高了籽粒产量。2)与CK相比,MNB灌溉提高常规稻产量8.46%~17.9%,超级稻产量11.32%~22.09%,以超级稻增幅较大。3)MNB灌溉主要增加了常规稻的穗数(6.67%~16.67%)和超级稻的穗粒数(3.23%~7.2%)和结实率(1.14%~6.57%)。4)MNB灌溉提高常规稻穗数原因主要是在水稻生育前期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使得常规稻具有最大分蘖数;而提高超级稻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了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减缓了叶片的衰老,提高了分蘖成穗率和光合物质的积累,提高了二次枝梗和主轴上的籽粒数量及结实率,提高了经济系数。可见,通过微纳米气泡可进一步提升常规稻和超级稻的产量。常规稻可在分蘖期之前适当增加微纳米气泡供给以增加穗数增产,而超级稻可在抽穗后增加微纳米气泡的供给以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而增产。
钱银飞陈金邵彩虹关贤交邱才飞陈先茂梁喜欢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关键词:超级稻常规稻生长发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