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艳辉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导弹
  • 2篇自动驾驶仪
  • 2篇最优控制
  • 2篇驾驶仪
  • 2篇二次型
  • 1篇弹体
  • 1篇导弹控制
  • 1篇调节器
  • 1篇虚拟仪器
  • 1篇预畸变
  • 1篇直接力
  • 1篇制导炸弹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滤波
  • 1篇数字滤波器
  • 1篇最优控制设计
  • 1篇陷波器
  • 1篇线性二次型
  • 1篇线性二次型调...
  • 1篇离散化

机构

  • 6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6篇赵艳辉
  • 3篇李海峰
  • 2篇张拥军
  • 2篇刘忠
  • 1篇许斯亮
  • 1篇段朝阳
  • 1篇叶勇进
  • 1篇赵霞
  • 1篇王颖

传媒

  • 3篇航空兵器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液体型号导弹加注泵车测试系统的开发
2009年
针对加注泵车现场噪音大及操作人员数量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液体型号导弹加注泵车测试系统。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的结构方式,通过单片机Atmega8535采集泵车加注信息,由终端计算机实现加注信息的处理、监测和显示。此外,系统还可以对泵车故障进行报警提示。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性能良好,测量精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许斯亮叶勇进赵艳辉
关键词:虚拟仪器串口通讯
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导弹的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被引量:5
2011年
对应用直接力和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弹体,进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通过求解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获得最优状态反馈律,将最优状态反馈转换为等价的输出反馈,角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值就可用于输出反馈律的形成,避免了含有不可测量状态攻角的状态反馈律在实现上的困难。复合控制和气动力(或直接力)单独作用时的仿真对比结果说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具有快速响应的优越性。
赵艳辉刘忠李海峰
关键词:复合控制直接力自动驾驶仪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最优控制
BTT机动自动驾驶仪解耦补偿控制器设计方法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解决弹体在大滚转角速度BTT机动情况下通道间交叉耦合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解耦补偿控制器设计方法,将耦合干扰量与测量输出量叠加后反馈至自动驾驶仪控制器的输入端,改进了干扰传递函数的零点配置和干扰传递特性,有效抑制了通道间干扰量对输出评价的影响。通过极小化干扰传递函数在系统闭环极点处的传递增益,获得了解耦补偿控制参数的数值解。利用三通道交叉耦合模型对所设计的解耦补偿控制参数进行了数字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解耦补偿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弹体偏航通道攻角的峰值,同时也提高了俯仰通道的响应品质。
赵艳辉段朝阳李海峰李海峰
关键词:自动驾驶仪解耦补偿控制
具有优化结构的导弹分数阶控制器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对导弹俯仰通道过载控制系统进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利用输出反馈和状态重构推导出广义的导弹三回路结构从而引申出改进的分数阶控制结构,据此研究了不同的分数阶控制策略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为便于参数选择,通过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整定分数阶控制器参数,同时提出一种综合频域和时域指标的适应值函数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结构的分数阶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效果。
刘忠赵艳辉
关键词:导弹控制分数阶控制器二次型最优控制
激光制导炸弹的姿态控制引入时机研究
2015年
文中以激光制导炸弹为研究背景,结合导弹稳定控制方法,利用机载武器分离安全理论,提出了一种导弹姿态控制引入时机分析方法。该方法在机弹分离的适当时机引入对导弹姿态的控制,可使导弹舵面转动实现对弹体姿态变化的抑制,保证了导弹离开载机过程中的姿态稳定。通过和无控条件下机弹分离后弹体姿态变化的对比,验证了适当时机引入姿态控制可提高导弹投放时的安全性。
王颖赵艳辉张拥军
关键词:激光制导炸弹
近Nyquist频率情况下的数字化陷波器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为解决陷波中心频率接近Nyquist频率时常规离散化方法引起的陷波滤波器性能退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零极点匹配离散化方法。通过修正连续域滤波器的阻尼比至一个受约束的期望值,使离散化后的结构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连续域设计结果一致。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解特定的约束不等式,获得了期望阻尼比的数值解,避免了求解复杂超越方程的困难。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弹体弹性模态频率摄动情况下的数字滤波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零极点匹配离散化的方法有效消除了近Nyquist频率情况下现有离散化方法的缺点。
赵艳辉张拥军李海峰赵霞
关键词:陷波器数字滤波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