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春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压裂
  • 2篇窜流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压裂技术
  • 1篇压裂液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型
  • 1篇油田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渗流
  • 1篇水力泵
  • 1篇水力泵排液
  • 1篇酸化
  • 1篇酸化压裂
  • 1篇酸化压裂技术
  • 1篇排液
  • 1篇排液技术
  • 1篇气驱
  • 1篇气液分离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赵永春
  • 4篇唐思睿
  • 4篇杨浩
  • 4篇陈伟
  • 3篇邓军
  • 1篇武晓辉
  • 1篇柴瑞林
  • 1篇胡春礼
  • 1篇王磊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力泵排液新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2004年
勘探与开发井都需要进行压裂和排液,是长庆油田的一大特点,但提捞、通井机抽汲、螺杆泵、气举、混气水、液氮排液等,又受各种条件制约,为不误滚动勘探开发建产效果,2003年开展了5口井的水力泵排液试验。均获工业油流,其中4口井还取得初产工业油流。实践说明,水力泵排液是一种成本较低、工艺可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排液工艺技术。对钻具进行合理组合后,还可实现与射孔、地层测试、酸化与压裂钻具的联作。
柴瑞林赵永春
关键词:长庆油田水力泵排液技术压裂技术酸化压裂技术
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制备出了一种VES-B阴离子压裂用表面活性剂,研究了稠化剂、无机盐反离子、无机碱用量等对压裂液性能的影响,较佳的压裂液配方为3%VES-BII+3%KCl+1.0%NaOH.参照《SY/T5107-2005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利用流变仪、岩心驱替装置等仪器对压裂液体系进行了压裂液的粘度、悬砂性能、破胶性能、压裂液岩心伤害等评价实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性能,耐温可达80℃及以上;破胶液无固相残渣、表观粘度低(5mPa·s以下)、岩心伤害率低于10.0%、利于压裂施工后返排.
赵永春樊勇杰韦玮王磊
关键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
气驱窜流特性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研究水驱后气驱的窜流特性,在水驱油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气驱窜流突破公式,研究了均质和非均质,混相和非混相,以及垂直方向的气窜特性,指出混相形成段塞式驱替,非混相一定发生突进,但突进很小。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泡沫或增加压力达到混相等方法可以达到增加驱替相的黏度,减少气相渗透率和气窜的目的。通过水气交替注入和加入聚合物等材料,降低驱替相的相渗透率,可以减少黏性指进。混相与非混相时,都是高渗透层突破快,指出发生窜流主要是因为地层非均质引起的前缘突破时间不同。在垂直方向,上部地层压力高于下部地层,流体处于连续状态,气体无法上窜,上部流体流入下部;下部地层压力高于上部,出现黏性指进,存在高渗透层则出现舌进。裂缝的存在只是加快窜流速度,窜流前缘突破时间大大减少。在容积器皿中的气液分离效应是重力分离,多孔介质中是黏性指进和高渗透层窜流。
杨浩肖平胡春礼陈伟赵永春唐思睿
关键词:气驱窜流均质混相气液分离
低粘度堵剂在管外窜槽模型中的注入选择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研究堵剂在发生管外窜槽井的注入特性,根据管外窜槽模型,分析了低粘度堵剂的注入特性,指出不同渗透率地层的分流情况受窜流通道和地层渗透率的综合影响。在油水层渗透率一定的条件下,窜流通道渗透率越小,水窜层分流率越小;反之,窜流通道对水窜层分流率影响越小,并且最终分流率趋于定值。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水层和油层的压力均增大。在窜流通道和油水层渗透率一定的条件下,若油水层压力不变,则油水层分流率不变。低粘度堵剂注入发生管外窜槽的油水层时,由于油水层压力确定了注入流体的分流率,同时由于油层压力小于水窜层压力,使大量堵剂进入油层,对地层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建议使用泡沫等具有分流效应的流体,减少对油层的污染。
杨浩邓军陈伟唐思睿赵永春胡春礼肖平
关键词:管外窜槽窜流
泡沫分流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研究泡沫在地层中的渗流特性,对气液在地层中不同注入顺序、气液注入过程中的产出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泡沫产生分流效应的并联管前缘流动理论,从而得到了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分流特性;同时还研究了泡沫的封堵特性,通过泡沫注入实验数据分析,指出泡沫封堵存在叠加效应的认识有待商榷。研究表明:在非均质地层中,先注入气体或先注入发泡剂溶液,泡沫都可以产生分流效应;多段塞气液交替注入后,非均质地层流出的流体流速相同;分流率相同的实质是流度相同;泡沫有效封堵时,在高低渗地层的段塞式运移速度取决于孔隙,高低渗地层速度之比是孔隙度的反比。该研究对产生泡沫的现场注入气液顺序提供了指导,认识了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本质,可指导现场泡沫调剖驱油的生产作业。下一步还需要深入研究泡沫深部调剖的方法和泡沫叠加效应。
杨浩陈伟邓军赵永春唐思睿
关键词:并联管渗流
泡沫交替注入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使注入的泡沫能均匀分散,充分发挥调驱作用,选用发泡剂OA进行实验,研究最优气液比、段塞大小和注入速度。同时研究泡沫在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封堵特性,指出地层压力越高,泡沫封堵能力越差。最后分析现场需要注入的产生泡沫的气液段塞,并推导出其计算公式。
武晓辉肖平邓军陈伟赵永春唐思睿杨浩
关键词:地层压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