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
- 作品数:20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增强细胞毒药物抗乳腺癌活性的体外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以HER2mRNA为靶点的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SODNs)HA6722单用及与紫杉醇合用时对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HER2过表达的MDAMB453细胞与HER2低表达的MDAMB231细胞,MTT法观察HA6722单用及与紫杉醇合用时对两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A6722及紫杉醇单用均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MDAMB453细胞的体外增殖,IC50值分别为47.6±7.9nmol·L1(n=3,mean±s)和19.4±4.1nmol·L-1(n=3,mean±s)。加用低剂量的HA6722可增强紫杉醇对MDAMB453细胞的抑制作用,IC50值由合用前的19.4±4.1nmol·L-1降至13.6±5.2nmol·L-1(n=3,P<0.05)。联合应用时,在IC50浓度下二者之间的联合指数(CI)为0.81±0.43(n=3),其对MDAMB453细胞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正性协同作用。结论反义寡核苷酸HA6722与细胞毒药物紫杉醇合用对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 孙君重夏绍友李留树宋海峰朱建华李秋文赵晖宋三泰
-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紫杉醇
- 氟尿嘧啶诱导Egr-1启动子调控造血因子基因表达对造血恢复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索5-氟尿嘧啶(5-Fu)诱导EgT-1启动子调控造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对化疗后造血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构建携带Egr-1调控序列启动的GM—CSF和EGFP双顺反子基因pCIneo真核表达载体(Egr-EG);通过脂质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挑出C418抗性的阳性克隆(HFCL/EG);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绿色荧光表达的阳性细胞;在加入5-Fu的HFCL/EG细胞培养体系中,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ELISA检测GM—CSF的表达;采用活性氧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鉴定化疗通过活性氧诱导Egr-1启动子CarG序列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特异性。将HFCL/EG细胞输入荷瘤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对其实施5-Fu化疗,观察外周血象动态改变和对肿瘤的影响。结果构建了Egr-1调控序列启动的双顺反子基因表达载体(Egr—EG);在HFCL/EG细胞中证实有外源性基因EGFP和GM-CSF的表达,在5-Fu处理后HFCL/EG细胞培养上清液GM—CSF含量较未加5-Fu组明显增高(P〈0.01);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化疗后HFCL/EG细胞GM-CSF mRNA和GM—CSF蛋白表达增强。在5-Fu处理的HFCL/EG细胞中,N-乙酰半胱氨酸明显减少GM—CSF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幅度明显减轻,恢复加快,而各组间肿瘤抑制率与化疗组相关,而与外源基因表达无明显的差异。结论5-Fu诱导Egr-1启动子调控的造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对化疗后的造血损伤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 杜楠裴雪涛肖文华孙君重付艳赵晖王希良
- 关键词: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半抗原DNP修饰自体肿瘤疫苗治疗恶性黑素瘤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initrophenyl,DNP)修饰自体肿瘤疫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方法:32例Ⅲ期恶性黑素瘤(恶黑)患者,肿瘤或淋巴结切除后,分别采用半抗原DNP修饰的自体瘤苗和未修饰自体瘤苗联合生物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和临床随访。结果:①两组比较,半抗原修饰瘤苗组较未修饰疫苗组CD8^+-IFN-PE明显升高(P<0.05);半抗原修饰瘤疫苗组治疗后CD8^+-IFN-PE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然而,半抗原未修饰瘤苗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②半抗原修饰瘤苗组患者治疗后DTH明显增强,硬结由(5.4±1.2)mm增大到(23.5±4.2)mm(P<0.05),半抗原未修饰瘤苗组硬结由(6.3±1.4) mm增大到(11.2±3.2)mm(P<0.05),然而,两组DTH达到阳性结果(≥5mm)的百分比分别为95%和36%(P<0.01)。③随访2年,半抗原修饰瘤苗组13例患者生存时间超过24个月,其中仅2例DTH阴性;半抗原未修饰瘤苗组8例患者生存时间超过24个月,6例DTH阳性。结论:半抗原DNP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可增强恶性黑素瘤患者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杜楠王希良宋林萍肖文华孙君重李秋文赵晖康欣荣
- 关键词:恶性黑素瘤二硝基氟苯自体肿瘤疫苗半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 人自噬相关基因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自噬相关基因5(ATG5)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Flag-ATG5融合蛋白。方法:以人乳腺文库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人ATG5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c DNA3-Flag载体,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后,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达情况;将该重组质粒与ATG12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法检测2个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Flag-ATG5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293T细胞后融合蛋白获得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约33×103;Flag-ATG5可与Myc-ATG12结合。结论:构建了带Flag标签的人ATG5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ATG5在自噬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纪贝贝赵晖徐小洁梁迎春黄蓉范忠义李玲郭靖洪甜冀全博叶棋浓杜楠
- 关键词:克隆真核表达自噬
- 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化疗的临床研究初探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应用生物化学治疗、生物治疗或化学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分析82例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化学治疗(顺铂、氮烯咪胺、吉西他滨),生物治疗(白介素2、干扰素α、树突状细胞疫苗)或生物化疗(上述两者结合)的临床疗效。其中生物化疗组32例、生物治疗组26例、化学治疗组24例。中位随访时间2年(1~4年)。结果近期疗效:生物化疗组有效率(RR)为71.9%,与生物治疗组(RR46.2%)和化学治疗组(RR54.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生物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34个月,与生物治疗组(MST26个月)和化学治疗组(MST14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40.6%、38.5%和12.5%。生物化疗组毒副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经一般处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细胞因子联合树突状细胞疫苗能明显提高接受化疗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 杜楠李留树肖文华李秋文孙君重朱建华赵晖王如良
- 关键词:黑色素瘤生物疗法药物疗法
- 局部皮肤免疫联合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 周进明孙君重李晓松郝怡鑫付艳赵晖杜楠
- 氟脲嘧啶促进Egr-1启动子上调人骨髓基质细胞GM-CSF的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索氟脲嘧啶(5-FU)对Egr-1启动子上调人骨髓基质细胞造血因子GM-CSF表达的促进作用,以寻找促进化疗所致造血损伤恢复的方法。方法:构建携带Egr-1调控序列启动的GM-CSF和EGFP双顺反子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Ineo-Egr-1-EGFP-IRES-GM-CSF,Egr-EG),通过脂质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挑出G418抗性的阳性克隆(HFCL/EG)。采用RT-PCR检测5-FU处理的HFCL/EG细胞GM-CSFmRNA表达,用FACS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5-FU诱导HFCL/EG细胞EGFP表达的阳性细胞。在加入5-FU的HFCL/EG细胞培养体系中,用ELISA方法检测GM-CSF的含量;将从脐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5-FU处理后的HFCL/EG培养上清液培养基中,观察其对GM-CFU的增殖作用;采用活性氧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检测5-FU通过活性氧诱导Egr-1启动子CArG序列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特异性。结果:构建了Egr-1调控序列启动的双顺反子基因表达载体Egr-EG,获得其转染细胞HFCL/EG。在5-FU处理的HFCL/EG细胞中,RT-PCR显示其GM-CSFmRNA表达增强,流式细胞术证实有EGFP的显著表达。在5-FU处理后,HFCL/EG细胞培养上清液GM-CSF含量和GM-CFU形成数量分别较未处理细胞能明显增高(P<0.01);在5-FU处理的HFCL/EG细胞中,N-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减少GM-CSF含量(P<0.01)。结论:5-FU能促进Egr-1启动子上调人骨髓基质细胞GM-CSF基因的表达,从而对化疗后的造血损伤产生一定的恢复作用。
- 杜楠裴雪涛孙君重付艳赵晖王希良
- 关键词:EGR-15-氟脲嘧啶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基质细胞
- 靶向HER-2 mRNA反义寡核苷酸抗乳腺癌增殖的体内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以HER-2mRNA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HA6722体内抗乳腺癌的作用及其与细胞毒药物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时抗肿瘤活性的变化。方法以SK-BR-3乳腺癌细胞株为移植实验细胞株,以BALB/C裸鼠为移植动物,建立HER-2过表达乳腺癌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反义寡核苷酸HA6722及其对照序列单用或/和细胞毒药物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时的抗肿瘤活性,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在5mg·kg-1·d-1的剂量下单药反义寡核苷酸HA6722连续多次注射(1次/d,×12)可对乳腺癌的体内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76·3%;联合应用多西紫杉醇时抗乳腺癌增殖作用明显加强,中等剂量HA6722(5mg·kg-1·d-1)联合多西紫杉醇(7·5mg·kg-1·d-1)与高剂量多西紫杉醇(15mg·kg-1·d-1)单独注射具有可比拟的抑瘤活性,两组抑瘤率分别为88·3%和88·7%(P>0·05);而中剂量的Scramble6722+多西紫杉醇(7·5mg·kg-1·d-1)则未见抗肿瘤活性有进一步的增强(P>0·05)。结论中等剂量的HA6722与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增强后者的抗肿瘤活性,其抗瘤活性可与高剂量的多西紫杉醇相比拟。
- 孙君重宋海峰李留树宋三泰朱建华赵晖
- 关键词:寡核苷酸类反义乳腺肿瘤生物疗法
- 生物化疗、化疗或生物疗法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恶性黑色素瘤对单纯放、化疗不甚敏感,然而,它是一种免疫原性较高的肿瘤,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因此,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合理性在于它的综合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观察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应用生物化学、生物或化学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分析102例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化学治疗(达卡巴嗪、顺铂、福莫司汀)、生物治疗(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α-2b、树突状细胞)或生物化疗(上述两者联合续贯)的临床疗效。中位随访时间2年(1至4年)。结果:近期疗效:生物化疗组36例,有效率(RR)为69.44%,与生物治疗组(34例,RR29.41%)和化学治疗组(32例,RR46.8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生物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2年9个月,与生物治疗组(MST为2年2个月)和化学治疗组(MST为1年2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然而,毒副作用在生物化疗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经一般处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经生物化学治疗可明显提高有效率并延长生存时间。
- 杜楠李留树肖文华李秋文孙君重赵晖王如良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化学疗法生物疗法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所致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所致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腹腔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贝伐珠单抗治疗卵巢癌腹腔粘连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卵巢癌伴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0),均用奥曲肽(60 mg/d连续3天)全身治疗,3周重复1次;同时腹腔内给予灌注化疗,每3周重复1次,连续治疗2周期。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和卡铂腹腔灌注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5 mg/kg)治疗。评价患者疗效、不良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患者治疗前、后腹腔中VEGF水平。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耐受良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腹水VEGF水平为(139.89±10.89)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0.59±13.63)pg/mL(P<0.05);实验组治疗后腹水VEGF水平为(81.57±4.71)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09.67±11.02)pg/mL(P<0.05)。治疗后VEGF水平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粘连性肠梗阻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耐受性好。
- 付艳孙志佳李东惠胡佳李晨曦赵晖杜楠
- 关键词:卵巢癌粘连性肠梗阻腹腔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