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宁 作品数:19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理学 天文地球 更多>>
二相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层片结构中的位错组态 1994年 二相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层片结构中的位错组态孟祥康,洪建明,刘毅,赵晓宁,刘治国(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高比强度,被认为是理想的航空航天结构材料,只是其低... 孟祥康 洪建明 刘毅 赵晓宁 刘治国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TIAL 位错组态 高温变形FeAL金属间化合物中的位错蜷线 1994年 高温变形FeAL金属间化合物中的位错蜷线洪建明,赵晓宁,刘毅,郦定强,林栋梁,陈世朴(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南京210008)(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具有B_2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FeAl,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高温性能、比铁基和镍基合金较低的密... 洪建明 赵晓宁 刘毅 郦定强 林栋梁 陈世朴关键词:FEAL PST双相TiAl类单晶中1/2<112]位错的行为 1996年 PST双相TiAl类单晶中1/2<112]位错的行为洪建明赵晓宁刘毅林栋梁汪德宁陈达陈世朴(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南京210093)(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上海200030)PST(polysyntheticalytwinned)双相TiAl晶体是... 洪建明 赵晓宁 刘毅 林栋梁 汪德宁 陈达 陈世朴关键词:位错 单晶 PST 双相 晶体 山东五莲碱性三元长石的微结构研究 1998年 笔者对产于山东五莲县七宝山辉石二长岩中的碱性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29)Si MAS NMR谱研究,确定五莲碱性三元长石(Or_(50.3)Ab_(44.3)An_(5.4))为钾长石和钠长石共格出溶连晶,其基体相钾长石为单斜对称,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未见其呈现任何微结构。而在钠长石中见到宽度为10.4nm(钠长石的8b_0)的片晶相互形成周期钠长石律双晶,钠长石叶片的宽度平均为39nm(n=40),最窄为15nm,最宽为100 nm。五莲长石的^(29)Si MASNMR谱为4个峰(当延迟时间为30s时),其中-95.7×10^(-6)、-97.8×10^(-6)和-100.7×10^(-6)为钾长石峰,-96.6×10^(-6)为钠长石峰,若缩短实验的延迟时间为5s,其谱仅显示3个峰,与高结构态的钾长石图形相似。文中还讨论了五莲长石微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冷却史。 蔡元峰 薛纪越 周玲棣 郭九泉 赵晓宁关键词:微结构 TEM 碱性长石 长石 能谱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994年 能谱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洪建明,赵晓宁(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南京210093)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是材料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在微区分析中已充分显示了它快速、准确的优越性。本文将简要谈谈EDS在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我室... 洪建明 赵晓宁关键词:能谱 谱仪 显微分析 EDS Fe/Al_2O_3/Fe隧道结的微结构HREM研究 2002年 杨科 朱健民 赵晓宁 周舜华 陈志强 陈悦 黄石松 朱信华关键词:隧道结 微结构 HREM 磁电阻效应 TMR 铁磁材料 Co_(22)Ag_(78)颗粒膜巨磁电阻及微结构 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报道了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离子束共溅射技术制备的Co22Ag78颗粒膜的巨磁阻(GMR)效应及其微结构。GMR采用直流四探针法测量,给出了GMR与外场和退火温度的关系.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样品呈现面心立方(fcc)结构,并具有(111)织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配备的摄象系统对样品中Co颗粒在退火条件下的形变和生长进行了实时观测。铁磁共振结果表明,在退火过程中Co颗粒形变和生长主要沿膜面进行。 桑海 倪刚 徐宁 陈浩 张世运 张建荣 都有为 赵晓宁 洪建明 眭云霞 韩世莹关键词:颗粒膜 微结构 巨磁电阻 退火 CdS纳米晶自组装形成的亚微米中空球微结构研究 朱健民 黄石松 李兴华 周舜华 赵晓宁 马国斌关键词:纳米晶 中空球 CDS 微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变形中的小角度界面位错 被引量:1 1995年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弱束成像技术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FeAl超塑性变形后的小角度晶界位错特征,发现一种由(110)型位错构成的小角度晶界,分析了其形成机理,讨论了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毅 郦定强 林栋梁 陈世朴 洪建明 赵晓宁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小角度晶界 位错 金属间化合物Ni_3Al中超点阵位错的原位加热观察 1994年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弱束成像技术对金属间化合物Ni_3Al单晶中的超点阵位错进行原位动态观察。结果发现,在(001)面上分解的位错,其分解宽度在室温至773K之间没有明显变化,在773K恒温30分钟后两分解位错之间出现连结点,在898K恒温20分钟后两分解位错完全束集。说明(001)面上反相畴界的能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本文讨论了这一现象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毅 谷月峰 林栋梁 陈世朴 洪建明 赵晓宁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原位观察 NI3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