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宏祥

作品数:1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肖像
  • 3篇肖像画
  • 3篇画像
  • 2篇代文
  • 2篇文体
  • 2篇别集
  • 1篇姓氏
  • 1篇叙录
  • 1篇学案
  • 1篇学术思想
  • 1篇遗民
  • 1篇用韵
  • 1篇詹安泰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世界
  • 1篇治学方法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传统
  • 1篇山居
  • 1篇审美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
  • 5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7篇赵宏祥
  • 4篇段晓华
  • 1篇吴承学

传媒

  • 3篇文学遗产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学术研究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易先生国学治学方法述略
2012年
王易先生是原国立中正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前身)文史系学术成果最为丰富的教授,在国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从王易发表于《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的《治国学之方法》一文入手,结合其《国学概论》等著述,回顾和讨论王易的国学治学方法。
段晓华赵宏祥
关键词:国学治学方法
画像记与全祖望的思想、知识世界
2021年
《鲒埼亭集》收录画像记所呈现的思想、知识世界,既是全祖望学术方法与阅读关切的具体体现,也是其历史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余篇画像记中,全祖望学术生涯中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都有所展露。一部分画像记书写于史料搜集过程中,不仅文本与碑传相互表里,也渗透着全祖望的史学思想和“补史”的强烈意愿;另一部分借画像记专意进行史学批评,可以视作全祖望史评序列中的特别品种;还有一部分则是“学案”阅读经验的衍生作品,展现了他对儒学学术脉络流别的浓厚兴趣以及深入思考。以文体学理论和经史学术渊源为视角对这些画像记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发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知识意义,也能为讨论清代文学与学术之间的交融互动提供有益帮助。
赵宏祥
关键词:全祖望学案
王船山观生居题壁联考释被引量:1
2014年
王夫之晚年隐居湘西所撰观生居"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一联,是他从政治失败、复国无望而转入文化建构后所写的,是其生涯转折的纪念碑。要正确理解此联,应以其文化语境和自身文本为基础,并参照同时期船山撰写的《南窗铭》、《观生居铭》等相关文本,疏通其辞语,领略上联与下联之内在意脉。此联大意是:为了复兴儒学,我将决绝世俗隐居守节来完成使命。这是王夫之对自己生存意义与生存方式的思考和表白。
吴承学赵宏祥
祠堂记与古代文人祠祀的集体认同
2024年
古代文人祠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祠祀动机相较于传统的先贤崇祀更为特殊。士人群体奉祀文人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学才能,更出于对文人高尚品格和多舛命途的认可与同情。这些行为和观念在文人祠堂记的书写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祠堂记不仅载录和揭示了文人奉祀的来源及意义,还展现了士人群体如何精心塑造和维护文人形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特定集体性意识。可以说,文人祠祀承载了古代社会对文人价值的公共认知,而这些认知在相关祠堂记对奉祀对象文人身份的塑造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凝聚了士人群体对“文人”这一社会形象的集体心理与命运共鸣。此外,一些文学批评的共识也在祠堂记书写中得到体现,这不仅展现了士人群体的文学集体观念,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文人形象的塑造和文人价值的阐释。
赵宏祥
关键词:文人
王易先生行年简谱
王易(1889-1956),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知名学者。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历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校教授。一九四O年中正大学成立,前往任教,先后任文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先生博闻多识,精通...
赵宏祥
关键词:学术思想民国时期
论画像记被引量:3
2021年
古代肖像画不仅呈现人物容貌,同时也具有身份意义。画像记一体依托肖像画,源自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的文体创造。宋人画像记的写作立场以公共纪念为主,其文体形态在趋向稳定的同时,也向着实用性的方向演变。明清时期,祖宗像在家族祭祀场合逐渐普及,其背后的礼仪制度的常态运行,使画像记书写的集体意识也开始转向,较为显著的特征是由公共纪念进入家族谱系构建的领域。不仅如此,《王彦章画像记》与《新五代史·死节传》的文本互动与观念联通,也促使画像记"因情立体",在一定题材下展现出富有"历史关怀"的特殊侧面。
赵宏祥
关键词:肖像画
《我友诗话》考探——兼论王易的早期诗论
2013年
《我友诗话》是民国学人王易早年撰写的一部诗话,其中包含了有关王易生平及诗学理论的重要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深入考探,得以较完整地梳理了王易早年的部分行迹,理清了王易与汪辟疆及其他京师大学堂诗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并根据诗话所表达的一系列观点,对王易早期的诗论进行了初步分析。
段晓华赵宏祥
关键词:诗论
先唐别集序与传体之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学术史上一直存在"古人序集,近于传体"的论断,但未见详细阐释其中相关学理的研究。若从文本与文体角度展开解读,对别集序产生历程与写作传统进行细节还原,可以发现在该论断语境下隐含着一直以来不被关注的文学观念。汉代史、子序传、叙录的写作传统与多元互动酝酿了别集序的基本观念。西晋官方图书整理为别集序的确立提供了依据,此时期文本生成频繁吸纳以史书为主的公共知识资源。骈文别集序出现于齐梁时代,在保持传体"内核"的同时,也兼容碑传的写作路径,符合当时"文尚骈俪"的时代风貌与审美需求。
赵宏祥
关键词:叙录
古代肖像画与传记文体被引量:2
2021年
在古人观念认知和应用实践中,传记文体与肖像画存在明确的联系。以容貌观念作为知识背景,记录人物的传记文体与肖像画之间形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图文互生、相互阐释关系。人物容貌不仅被肖像画直观表现,也是相关传状、颂赞、碑志等传记文体类别书写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容貌所包含的象征意义,使得肖像画与传记文体的内涵和功能产生一定重合。在具体文化观念或者礼仪运作之中,肖像画不仅介入传记文体形态的发展演变,其自身也受到传记文体所承载的观念和规律的深刻影响。
赵宏祥
关键词:肖像画传记文体图像
《夷坚志》诗词著录刍议
2012年
宋代江西人洪迈的《夷坚志》虽然早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关于它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多,但作为《夷坚志》文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录的诗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探讨。笔者认为:《夷坚志》中引用和转录了相当数量的诗词,这些诗词来源广泛,内容各异,其价值不可低估。本文旨在从文献范围与文献意义、诗词类型与文学价值两大方面,对《夷坚志》所录诗词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段晓华赵宏祥
关键词:《夷坚志》诗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