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劲松
- 作品数:25 被引量:2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Ta,Nb,W在钠长花岗岩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于各相间分配行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针对目前没有关于Ta,Nb,W的成矿作用与富F钠长花岗岩成因关系的统一认识和实验证据的缺乏,我们完成了本研究中所报道的实验.该研究之目的是借助于实验结果阐明Ta,Nb,W矿床的成因联系及它们矿化的可能机制。 1 实验初始物和实验方法 曾采用江西雅山天然富F的锂云母钠长花岗岩粉末,和硅酸四乙酯及高纯氧化物制备的凝胶作为初始物进行实验。这种凝胶分别含1%的Ta和Nb,以便容易用电子探针测定。锂云母钠长花岗岩的化学成分为(%):SiO_2 67.94,TiO_2 0.008,Al_2O_3 16.85,Fe_2O_3 0.07,FeO0.22,MnO 0.14,MgO 0.004,CaO 0.14,K_2O 2.51,Na_2O 6.15,H_2O 0.32,P 0.18,F 1.4,S 0.022,Nb_2O_5 0.027,Ta_2O_5 0.032,Li_2O 0.82,Rb_2O 0.24,Cs_2O 0.018。
- 赵劲松赵斌饶冰
- 关键词:花岗岩岩浆
- 柿竹园多金属超大型矿床脉状云英岩石英里的一个流体-熔融包裹体显微镜下特征和喇曼光谱分析
- 柿竹园矿床矿化脉状云英岩是重要的矿石类型之一,重点研究其形成条件,对于了解矿该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另一篇摘要中报道了该矿床云英岩石英里熔融包裹体的测温学工作,本摘要只报道一个罕见的流体熔融包裹体的初步研究结果。
- 赵劲松丘学林夏斌
- 文献传递
-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矿物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结果及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矽卡岩矿床各种硅酸盐矿物中熔融包裹体和流体-熔融包裹体的显微测温资料和相成分让我们提出过大量矽卡岩是岩浆成因的建议。在本文中,我们提供沿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许多矽卡岩矿床包含在石榴子石和辉石里的熔融包裹体和流体-熔融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分析结果,目的是证明所研究的并与Cu-Fe-Au矿床共生的矽卡岩系岩浆成因。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熔融包裹体只含固体相和微量气相。流体-熔融包裹体除了含大量固相外,还含微量流体和气相以及没有被仪器检测到的气体。固体相与包裹体寄主矿物相同或类似。流体相主要为水或盐水溶液和包括C6H6、C3H6、C3H8、CH4、CO2和O2的气体。我们提出,熔融包裹体和流体-熔融包裹体是原始岩浆的最好代表。这就证明,矽卡岩组合是由一个原生岩浆直接结晶而成。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岩浆矽卡岩形成的温度、分布范围和规模、形成机制和与Cu-Fe-Au矿化作用的联系。
- 赵斌赵劲松许德如
- 关键词:矽卡岩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长江中下游中性-中酸性岩浆岩的母岩浆来源及铜的成矿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9
- 1996年
- 针对长江中下游形成中性和中酸性岩浆岩的岩浆成因和Fe、Cu成矿作用问题,完成了一系列壳幔物质混合物、下地壳物质混合物及中性-中酸性岩浆岩在1000-2000MPa和900-1550℃的水不饱和条件下熔融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地区中性和中酸性岩浆岩可能主要由适当比例的壳幔物质混合物熔化而得的岩浆结晶而成。硅酸盐玻璃的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没有显示出K与Cu和Fe与Na的相关关系。在含硫体系中,铜在中性-中酸性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度介于0.02%-0.23%之间,但多数铜分析值在0.1%以上(大致相当于初始物中15%的铜溶解在硅酸盐熔体中)。余下的部分铜则以Cu、Fe、S组成的小球粒形式不均匀地散布在硅酸盐熔体中。实验结果还表明,中性-中酸性硅酸盐熔体的不混溶性普遍存在。
- 赵斌邢凤鸣朱成明赵劲松蔡恩照徐祥
- 关键词:中性岩酸性岩岩浆岩母岩岩浆来源成矿作用
- 大冶铁矿接触带发现岩浆成因的大理岩被引量:11
- 2006年
- 赵斌等在大冶铁矿尖山矿段近矿的大理岩中,发现了大量熔融包裹体或流体-熔融包裹体,并认为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新的碳酸岩类型,即壳源成因的碳酸岩.本文报导了发现熔融包裹体的大理岩中存在一些具有岩浆性质、甚至被动侵位的地质证据,主要包括:大理岩侵入体前缘局部发育的、类似于次火山岩表面的流动构造与气孔构造;接触带大理岩沿破裂构造(断层或节理)被动侵位于闪长岩体中形成的大理岩脉;大理岩局部包裹已破碎的闪长岩角砾.因此,在野外宏观构造上得出支持此处大理岩是岩浆成因的结论.
- 汪劲草赵斌赵劲松芦铁山邵俊智
- 关键词:大理岩熔融包裹体岩浆成因
- 有机质萃取东川铜矿紫色泥砂质白云岩中铜的实验研究
- 1996年
- 对云南东川铜矿的紫色泥砂质白云岩进行了有机质萃取铜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溶液从白云岩中萃取出的铜浓度大大低于矿区主要矿石沉淀所要求的最低浓度。白云岩中大量Ca、Mg、K、Fe、Mn离子的存在,制约了成矿流体中有机和无机络合剂对岩石中铜的萃取能力。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白云岩是矿源岩说法的支持。
- 赵劲松赵斌张重泽
- 关键词:有机质铜矿床白云岩
- 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研究岩石中铜的赋存状态
- 1997年
- 对云南东川铜矿因民组紫红色砂泥质白云岩和落雪组底部马尾丝铜矿石以及少量的大姚铜矿矿源层,铜矿石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 赵劲松赵斌张重泽徐有生
- 关键词:岩石铜赋存状态电渗析法离子交换膜
- 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Cu(Au)、Cu-Fe(Au)和Fe矿床中钙质夕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被引量:80
- 1999年
- 本区夕卡岩的稀土元素(REE)分布模式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的直线型和以Ce、Pr或Nd为峰值的折线型。夕卡岩全岩中REE分布模式基本上受石榴子石中REE的分配行为控制。石榴子石富集LREE可能是承袭形成它们的初始物中REE丰度和分配行为的反映。石榴子石中REE(尤其是La)分布的不均匀性、石榴子石微裂隙及包裹体中REE的丰度可能是导致直线型和过渡型REE分布模式的主要原因。石榴子石中折线型REE分布模式可能受石榴子石晶体化学和晶体结构的控制。具有这种REE分布模式的钙铁-钙铝榴石可能代表相对平衡条件下岩浆结晶分异产物。
- 赵斌赵劲松刘海臣
- 关键词:夕卡岩稀土元素岩石成因论铁矿床
- 柿竹园超大型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 赵劲松
- 关键词:地球化学熔融包裹体
- 安徽省铜陵地区侵入岩成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1997年
- 通过37次成岩实验研究认为:(1)在地壳温度下,地壳物质的重熔不可能形成石英闪长质或更基性的岩浆;(2)碱性玄武岩浆同化花岗质地壳,可以生成石英闪长质和花岗闪长质岩浆,所产生的岩浆高钾富碱,属高钾岩系,与铜陵地区侵入岩相似;(3)高压下形成的岩浆比中压下形成的岩浆更高钾富碱;(4)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铜与钾似无成因联系,钾与铜的“相关性”与它们的趋同性有关,即两者均于岩浆晚期富集。
- 邢凤鸣赵斌徐祥朱成明徐祥蔡恩照
- 关键词:侵入岩岩石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