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超声
  • 3篇颌面
  • 3篇面部
  • 3篇超声检查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术前
  • 2篇皮瓣
  • 2篇肿瘤
  • 2篇颌面部
  • 2篇腺癌
  • 2篇囊肿
  • 2篇高频彩色
  • 2篇高频彩色多普...
  • 2篇高频彩色多普...
  • 2篇高频超声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超声表现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双流县第一人...

作者

  • 14篇贾浥苹
  • 8篇龚健
  • 7篇王占文
  • 6篇罗伟东
  • 6篇宋萍
  • 2篇周翔平
  • 2篇马步云
  • 2篇邓开鸿
  • 2篇赵琴
  • 1篇康君
  • 1篇凌文武
  • 1篇魏兵
  • 1篇林玲
  • 1篇文晓蓉
  • 1篇李肖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2013中国...
  • 1篇2014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超声表现
王占文贾浥苹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甲状舌管囊肿中的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分析小儿甲状舌管囊肿(TDC)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在TD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小儿甲状舌管囊肿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甲状舌管囊肿中,15例位于颈部正中,4例偏右侧,2例偏左侧,体积大小为12 mm×6 mm×8 mm^34 mm×16 mm×20 mm;壁薄囊内回声清者14例,3例囊内回声欠清,4例囊内为混合回声,7例壁较厚;21例囊内均未探及血流信号,其中5例囊壁上探及点状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小儿甲状舌管囊肿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术前准备提供重要的信息。
王占文贾浥苹宋萍罗伟东龚健
关键词:甲状舌管囊肿小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频超声在舌部异物的诊断价值
研究舌部异物性病变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总结探讨高频超声在此类病变诊断中的定性价值,高频超声可以确诊舌部有无异物,异物的长度及范围,为临床提供非常有用的诊断信息。
王占文贾浥苹宋萍冷钱英龚健
关键词: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血流信号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评价被引量:1
2001年
贾浥苹林玲邓开鸿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癌X线诊断超声诊断磁共振成像
儿童甲状腺肿瘤的超声特征
2023年
目的 探讨儿童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21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病理诊断且超声资料完整的178例甲状腺肿瘤患儿,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64)和恶性组(n=114)。分析两组病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良性组10~18岁,恶性组9~18岁;良性组女孩56例,男孩8例,恶性组女孩89例,男孩25例。两组大小、多/单发、内部成分、内部回声、边缘、纵横比、是否伴声晕、腺体背景回声及血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低回声、边缘不规整、微钙化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35、96.5%、62.5%,0.785、93.9%、64.5%,0.910、86.7%、95.3%,0.920、86.8%、98.4%。结论 儿童甲状腺肿瘤女孩多见;实性、低回声、边缘不规整、微钙化是儿童甲状腺肿瘤的恶性超声征象。
赵琴马步云贾浥苹罗伟东龚健
关键词:儿童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不同年龄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损害的超声表现
2024年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声像图表现,总结其肝损害的超声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7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7岁)59例、青年组(18~44岁)168例及中老年组(≥45岁)2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观测肝脏及脾脏形态、大小、包膜、实质回声、有无腹腔积液,以及肝内血管、门静脉、脾静脉走行及内径。由两名具有5年及10年以上检查经验的超声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并根据其肝损害超声表现进行分型;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名超声医师判定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各组肝损害超声分型的差异。结果 两名超声医师判断各组肝损害超声分型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17,P<0.001)。入组24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肝损害超声分型主要为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43.72%)、晚期肝硬化型(41.30%)。未成年组、青年组及中老年组肝损害超声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分别以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晚期肝硬化型为主(43.45%、48.21%和45.00%、55.00%),且晚期肝硬化型占比均高于未成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成年组以脂肪肝型、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为主(25.42%、44.07%),其中脂肪肝型占比高于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肝损害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未成年患者肝损害分型以脂肪肝型、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为主,青年、中老年患者肝损害分型以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型、晚期肝硬化型为主。
唐亚丽贾浥苹罗伟东龚健赵琴杨欢王占文凌文武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年龄肝损害
乳腺癌X线毛刺征的病理学基础探讨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X线毛刺征形态学特点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具毛刺征的乳腺癌X线和病理学表现。所有病例均具备完整的X线摄片和病理切片资料。结果 :X线上乳腺癌肿块具备长毛刺征 6例 ,短毛刺征 3 0例 ,星状影 15例。病理学上 ,肿块毛刺成分均匀者 2 3例 ,不均匀 13例 ;而星状影则为 5例、10例 ;肿块周边胶原纤维活性按低到中度和高度划分 ,长毛刺征为 6例、0例 ,短毛刺组征为 2 4例、6例 ,星状影为 12例、3例 ;肿块周边呈浸润扩散改变 ,长毛刺征 3例 ( 5 0 %) ,短毛刺征 2 7例 ( 90 %) ,星状影 12例 ( 80 %)。毛刺内伴钙化 12例 ,均在癌浸润扩散基础上发生。结论 :乳腺癌肿块边缘 ,癌浸润扩散是X线上毛刺征形成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毛刺内伴钙化是乳腺癌重要的恶性X线征象。
贾浥苹魏兵邓开鸿周翔平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基础形态学肿瘤浸润临床分型
颌面部木村病的超声表现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颌面部木村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华西第四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颌面部木村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分析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史、质地及活动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发病部位、大小、回声改变、内部血流及其周围淋巴结情况等超声表现。结果13例患者中,男12例,女1例;年龄12~66岁;单侧12例,双侧1例;平均病程(5.2±4.5)年;质硬、活动度差5例,质软、活动度可8例;1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均明显增高。10例病灶位于腮腺内,其中1例同时累及同侧颌下腺,3例分别位于颌下腺、颊部及耳后,大小2.0 cm×1.5 cm~7.0 cm×4.5 cm。10例边界不清或欠清楚,3例边界清楚,11例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2例形态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12例为1~2级,1例为3级;12例伴有同侧多发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整体呈反应性增生表现。结论颌面部木村病常表现为涎腺或皮下软组织内强-弱相间的低回声肿块,同时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结合无痛性肿块表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赵琴赵琴马步云贾浥苹罗伟东龚健宋萍
关键词:颌面部木村病超声检查
SD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的高频超声评价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SD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的检出及诊断价值。方法:二乙基亚硝胺(DENA)改良法诱发SD大鼠肝癌模型共56例,以7~12MHz高频超声探头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回声改变、有无占位、门静脉有无栓塞及频谱改变。...
贾浥苹文晓蓉李肖
文献传递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前评估中的经验分享
背景:游离皮瓣作为烧伤、整形及口腔颌面修复等外科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类皮瓣,具有设计灵活、损害小、修复快等优势,但由于皮瓣主干及穿支血管存在解剖变异,术前如不能进行有效的影像学评估,将可能使手术难度增加,甚至造成取瓣失败。本...
龚健贾浥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