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治勇

作品数:5 被引量:10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低渗
  • 4篇特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油田
  • 3篇特低渗透
  • 2篇低渗透油田
  • 2篇低渗油田
  • 2篇特低渗透油田
  • 1篇底水
  • 1篇底水锥进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建模
  • 1篇递减率
  • 1篇续流
  • 1篇压差
  • 1篇油藏
  • 1篇油藏挖潜
  • 1篇油田开发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贺治勇
  • 1篇常水涛
  • 1篇邹胜林
  • 1篇杨晓奇
  • 1篇权海奇
  • 1篇李坪东
  • 1篇梅启亮
  • 1篇雷启鸿
  • 1篇高淑梅
  • 1篇杨克文
  • 1篇雷均安
  • 1篇车起君
  • 1篇冉玉霞
  • 1篇范绍雷

传媒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2007年油...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前注水提高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被引量:84
2003年
安塞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地质储量最大的整装级大油田 ,也是世界著名的特低渗透油田。因此 ,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首要任务。安塞油田在大面积同步注水开发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 ,不断探索开发的新途径。通过对超前注水机理的研究及现场试验 ,建立了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 ,使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 ,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 ,抑制了油井的初始含水率 ,从而提高了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 ,使得油田能够保持较长的稳产期 ,减缓了递减 ,提高最终采收率。
车起君雷均安冉玉霞贺治勇
关键词:超前注水特低渗透油田安塞油田地层压力
测井测试资料在特低渗透油藏建模和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油藏多属于特低渗透油藏,从油藏的勘探阶段到开发阶段,主要应用的是测井资料。高密度的井网布置方式为油藏的评价、开发提供了翔实而丰富的研究资料;开发初期即采取人工压裂改造,充分应用开发期间的各类测试资料是验...
常水涛贺治勇李坪东邹胜林
关键词:地质建模数值模拟
特低渗透油田减缓递减途径探讨
2004年
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特低渗透油田影响产量递减的因素和探讨降低递减的有效方法。影响特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压差、综合含水、表皮系数、井网密度、流动系数等。通过保持合理的生产压差、降低含水上升率、提高井网密度、增加驱替效率等措施的实施,明显使递减率降低,实现了特低渗油田的稳产.
杨晓奇杨克文贺治勇
关键词:生产压差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密度表皮系数低渗油田递减率
井下关井测压技术在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油藏多属岩性油藏,受储层物性和含油性的影响,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由于产量较低,常规的起泵测静压点、环空恢复和起泵测压力恢复等压力监测手段测试工艺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井筒储集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较大。井下关井测压新技术可大大减小井筒储集效应的影响,缩短测试周期,提高试井效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适合三叠系特低渗透油藏开发试井的需要。
贺治勇
关键词:特低渗油田续流
水平井开发技术在底水油藏挖潜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元城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开发较早的油田之一,边底水发育,地层能量充足。自20世纪80年代投入规模开发以来,已累计开发20余年,但受底水锥进影响,含水率不断上升,大量剩余油无法采出,开发状况日益恶化。为有效抑制底水锥进影响,2006年开始应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并取得了一些认识:水平井技术是开发底水油藏的有效技术手段,但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别是隔层的发育特征对水平井开发效果有较大影响,应结合其展布规律指导水平井设计和生产参数的制定。另外,由于底水油藏经长时间开采后,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油水界面存在波状起伏现象,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精细研究是优化水平井设计,提高油层钻遇率和挖潜效益的关键。
高淑梅范绍雷梅启亮雷启鸿权海奇贺治勇
关键词:水平井剩余油底水锥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