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文杰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压
  • 3篇糖耐量
  • 3篇结核
  • 3篇高血压
  • 3篇肺结核
  • 2篇血浆
  • 2篇糖耐量异常
  • 2篇肿瘤
  • 2篇误诊
  • 2篇细胞
  • 2篇高血压合并
  • 2篇肺肿瘤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血浆肿瘤坏死...
  • 1篇血浆肿瘤坏死...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水平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氧化应激

机构

  • 7篇秦皇岛市第三...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7篇裴文杰
  • 4篇单红英
  • 3篇苏景瑞
  • 2篇郭秋君
  • 2篇田雨荣
  • 1篇彭勋
  • 1篇姜晓冬
  • 1篇刘全
  • 1篇马研学
  • 1篇李海涛
  • 1篇赵培利
  • 1篇李晓哲
  • 1篇张微
  • 1篇马艳玲
  • 1篇刘泉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内皮素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EH患者82例,其中合并IGT者4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40例;同时随机挑选血压正常健康人(NT)40例为NT组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IL-6含量。结果:EH组血浆TNF-α、IL-6、ET明显高于NT组[TNF-α,EH组(27.80±4.73)ng/mL,NT组(23.83±2.28)ng/mL,P<0.05;IL-6,EH组(90.62±18.09)ng/mL,NT组(76.76±12.81)ng/mL,P<0.05;ET,EH组(39.46±10.77)ng/mL,NT组(30.92±4.0)ng/m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H合并IGT与TNF-α、IL-6、FPG、2hPG呈正相关(β为1.247、1.180、0.516、0.140,均P<0.05)。结论:EH合并IGT患者血浆TNF-α、IL-6、ET增高,提示EH合并IGT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加及ET水平进一步升高。
单红英田雨荣郭秋君姜晓冬裴文杰
关键词: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白介素-6内皮素
肺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4月肺腺癌误诊为肺结核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均有肺结核病史,有吸烟史8例;均以咳嗽、胸痛、咳痰、气短、夜间盗汗、乏力为主要表现,咯血丝痰4例,声音嘶哑1例。14例CT检查在既往结核钙化灶附近发现孤立结节型新病灶,呈圆形及类圆形,边缘呈分叶状及毛刺状各7例,均见胸腔少量弧形液性影。外院因患者在陈旧结核病灶周边出现新病灶,且有结核中毒症状,并结合结核病史诊断为肺结核复发,本组误诊时间为2~7个月。诊断后均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遂行胸部增强CT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且胸腔积液呈血性,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经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肺腺癌(腺泡细胞癌及乳头状腺癌各7例)。确诊后因患者经济原因拒绝手术或转上级医院治疗,后失访。结论肺腺癌临床易误诊为肺结核,熟知二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仔细鉴别诊断,及时行增强CT扫描、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及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减少临床误诊误治的发生。
裴文杰苏景瑞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误诊结核
高分辨率CT对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4例尘肺和88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X射线、高分辨率CT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尘肺合并肺结核分期的诊断结果,以及肺结核类型在Ⅰ~Ⅱ和Ⅲ期尘肺患者中的发生频率,高分辨率CT检查尘肺合并肺结核与尘肺患者受累淋巴结的强化类型,观察不同临床分期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表现。结果:高分辨率CT对尘肺合并肺结核分期的检出率为71.59%,显著高于X射线诊断(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86,P<0.05)。Ⅲ期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尘肺结核团块型发生率为52.38%,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95,P<0.05)。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高分辨率CT检查环状强化、多房样征占比显著高于尘肺患者,均匀强化占比显著低于尘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26,χ^(2)=6.217,χ^(2)=30.475;P<0.05)。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Ⅰ~Ⅱ期CT表现为大片状、厚壁、树芽征、胸膜增厚、纵膈淋巴结肿大及伴钙化占比显著低于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1,χ^(2)=17.617,χ^(2)=16.808,χ^(2)=43.843,χ^(2)=5.187,χ^(2)=13.964;P<0.05),Ⅰ~Ⅱ期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CT表现为薄壁的患者占比为40.00%,显著高于Ⅲ期患者(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1,P<0.05)。结论:高分辨率CT对尘肺合并肺结核分期的诊断价值高于X射线。Ⅲ期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主要肺结核类型为尘肺结核团块型,CT表现为大片状、厚壁、树芽征、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且伴钙化,Ⅰ~Ⅱ期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则主要表现为薄壁。
马研学张龙苏景瑞裴文杰李云峰
关键词:尘肺肺结核高分辨率CT
每日口服10mg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每日口服10mg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IGT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36例EH合并IGT患者(EH+IGT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1次/晚。另选择36例体检者作为对照(NC)组。检测两组FPG、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EH+IGT组均完成试验。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BP、2hPG、HOMA-IR、TNF-α及IL-6均下降[BP(159.71±12.25)/(98.67±12.06)vs(131.89±10.72)/(81.76±9.03)mmHg;2hPG(8.39±0.65)vs(6.76±1.19)mmol/L;HOMA-IR(3.11±1.95)vs(2.30±1.25);TNF-α(32.11±5.36)vs(24.29±4.57)ng/L;IL-6(112.37±24.48)vs(70.47±13.30)ng/L](P<0.01)。结论每日口服10mg阿托伐他汀可降低EH合并IGT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单红英张微梁瑞景白静邱冬梅李海涛裴文杰马艳玲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原发性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不典型肺结核18例临床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探讨引起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10例因出现发热、咳痰、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弱阳性或阴性、X线检查示肺部见大片致密影误诊为肺炎;4例因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见肺部球形块状实变影误诊为肺癌;4例因发热、胸痛、咳痰、白细胞计数增高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误诊为肺脓肿。误诊时间为7 d~5个月。误诊为肺炎及肺脓肿患者入院后予联合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会诊后行动态CT增强扫描、多次痰液结核菌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确诊为肺结核;误诊为肺癌患者入院后拟择期手术治疗,术前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结核。18例确诊后予三联或四联抗结核治疗6~1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痰液结核菌检查转阴,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后规律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且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接诊医生应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熟知其影像学表现,并结合多次痰液结核菌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刷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等结果,拓宽诊断思路,全面综合分析病情,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典型肺结核的误诊误治。
苏景瑞裴文杰
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误诊肺炎肺脓肿肺肿瘤
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已增加。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痛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呈显著正相关。
单红英董春艳秋冬梅裴文杰刘泉
关键词:血尿酸糖耐量减低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探讨EH、IGT及EH合并IGT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入选EH患者82例,其中合并IGT者4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40例;非EH者80例,其中IGT者40例,NGT者40例。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 MDA水平:EH+IGT组明显高于非EH+IGT组[(22.37±1.28)比(18.21±1.75)μmol/L;]GSH水平:EH+IGT组明显低于非EH+IGT组[(0.16±0.03)比(0.19±0.04)μmol/L;]SOD水平:EH+IGT组明显低于非EH+IGT组[(54.31±6.26)比(60.56±9.18)U/ml]。在82例IGT患者中,MDA与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SOD与收缩压、舒张压、2 hPG呈负相关;GSH与收缩压负相关,与空腹血糖、2 hPG、HOMA-IR、BMI呈正相关。在80例NGT患者中,MDA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HOMA-IR、BMI呈正相关,SOD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GSH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HOMA-IR、BMI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H合并IGT与MDA、GSH、SOD、空腹血糖、2 hPG、BMI、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β为0.064、-0.127、-0.630、0.098、1.674、0.142、0.247、0.074;P<0.05)。结论 EH、IGT及EH合并IGT患者血浆MDA水平增高,GSH、SOD水平降低,提示EH和IGT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EH;IGT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增强。
单红英彭勋李晓哲刘全赵培利田雨荣郭秋君裴文杰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