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晓雯

作品数:23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阻塞性
  • 7篇通气
  • 6篇睡眠
  • 5篇低通气
  • 5篇低通气综合征
  • 5篇睡眠呼吸
  • 5篇睡眠呼吸暂停
  • 5篇睡眠呼吸暂停...
  • 5篇睡眠呼吸暂停...
  • 5篇综合征
  • 5篇阻塞性睡眠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呼吸暂停低通...
  • 5篇肺疾病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机构

  • 14篇东莞市厚街医...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2篇蒲晓雯
  • 6篇梁宗安
  • 5篇王茂筠
  • 4篇雷飞
  • 4篇蔡孝桢
  • 3篇李晶
  • 2篇梁斌苗
  • 2篇姚蓉
  • 2篇尹成红
  • 2篇石平
  • 2篇荣蓉
  • 1篇崔鑫浩
  • 1篇陈绵
  • 1篇金晓东
  • 1篇官少兵
  • 1篇袁钻云
  • 1篇杨赛
  • 1篇张欣选
  • 1篇康焰
  • 1篇魏大臻

传媒

  • 5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华西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治疗结果分为病情好转组(96例)和病情加重(包括死亡)组(2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等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好转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pH值、咳嗽咳痰能力良好率、营养支持率、无创机械通气率高于病情加重组[(28.5±9.8)kg/m2比(23_3±7.4)kg/m2、(21.4±7.9)g/L比(19.3±6.8)s/L、7.23±0.20比7.11±0.17、79.2%(76/96)比25.0%(6/24)、58.3%(56D6)比33.3%(8/24)、81.2%(78/96)比62.5%(15/2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轻度神志障碍率、多重耐药感染率、真菌感染率、鼻饲率、激素使用时间及心力衰竭、肺性脑病、肝肾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病情加重组[(10.08±1.71)kPa比(11.98±2.03)kPa、13.5%(13,96)比58.3%(14/24)、22.9%(22/96)比41.7%(10/24)、0比29.2%(7,24)、50.0%(48D6)比75.0%(18/24)、(5.3±1.3)d比(11.3±3.8)d、8.3%(8/96)比25.0%(6/24)、13.5%(13/96)比70.8%(17124)、28.1%(27/96)比41.7%(10/24)、5.2%(5,96)比12.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并发症、营养状况、神志、咳嗽咳痰能力、感染情况、有效的无创正压通气、血气指标等可作为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蒲晓雯方润仪张锦清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呼吸功能不全预后因素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确诊的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咳嗽4 d入院,后出现气喘。根据CT扫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诊断为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等治疗,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罕见,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治疗宜联合使用抗真菌药。
李晶蒲晓雯官少兵
关键词:肺疾病两性霉素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细菌培养
Hypno PTT监测仪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研究和评价HypnoPTT睡眠呼吸监测仪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47例打鼾患者,对其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以PSG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诊断OSAHS的金标准,同时对同一患者作HypnoPTT监测获得其监测结果PTTAH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得PTTAHI的最佳诊断点,对PTTAHI作分层检测,得出各层的阳性似然比。结果PTTAHI与金标准PSGAHI的结果有较好的直线相关关系。以PSGAHI≥5作为目前国内诊断OSAHS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得出的PTTAHI对OSAHS的最佳诊断值为PTTAHI≥8。对该诊断点作卡方检验,其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90.5%。结论PTT监测仪对OSAHS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蒲晓雯梁宗安雷飞王茂筠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大叶性肺炎早期误诊1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蒲晓雯蔡孝桢陈绵
关键词:误诊
M_2受体-嗜酸性粒细胞-气道高反应与哮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蒲晓雯梁宗安
关键词:哮喘M2受体嗜酸性粒细胞气道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家庭无创通气效果
2015年
目的评估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评估测试评分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80例,按照是否使用家庭无创辅助通气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52例,所有病人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随访及缝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两组分别在入组时及治疗3个月后、1年后行肺功能测试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分,并记录治疗前后1年中病人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3个月及1年后,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分均较入组时有所下降,而观察组下降得更加明显;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入组时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得更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与病人1年中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结论家庭无创通气可降低中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分,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评估生活质量的一个有效工具。
蒲晓雯郑彬彬刘诗雅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辅助通气
老年肺炎346例病原菌分布及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肺炎患者越来越多,并且由于细菌的变异和耐药菌株的增加,病原菌的构成和药物敏感性不断发生变化。为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愈率,我们对本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进行了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李晶蒲晓雯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分析病原菌分布老年肺炎社会老龄化耐药菌株治愈率
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对老年气胸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ALB)在老年气胸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41例老年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1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胸腔引流术、基础疾病治疗及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予普通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予以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胸腔积液、继发感染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3.5)、(19.6±8.6)d,均短于对照组的(14.9±7.1)、(25.9±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胸腔积液发生率、继发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1.1)万元、13.0%、16.9%,均低于对照组的(3.7±1.3)万元、50.0%、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5.7%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21.7%与对照组的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营养支持对老年气胸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感染及复杂情况,临床可积极应用。
蒲晓雯王雅娴陈瑞宜
关键词:白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了解急性肺损伤 (ALI)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 (MAU)的发生情况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 (MA)对ALI患者的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的 5 1例ALI患者 ,分别用LIS评价肺损伤程度 ,APACHEⅡ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LODS评价器官功能衰竭程度 ,线性相关分析尿MA与三种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比较尿MA的动态变化与APACHEⅡ评分及LODS评分对ICU内ALI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入ICU时MAU发生率为96. 1% ;第 4 8h尿MA高于入ICU时尿MA(ΔACR增高 )的患者病死率较高 ,同时APACHEⅡ评分、LODS评分和ΔLODS较高 ,平均PaO2 /FiO2 (OI)显著较低 ;ΔACR与APACHEⅡ评分 (r =0 . 4 12 )、LODS评分 (r=0 . 30 1)和ΔLODS(r =0 . 6 2 7)显著相关 ,但与LIS无相关性 (r=0 . 0 4 6 ) ;ΔACR预测ALI患者ICU内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3 .3%和 84 .. 9% ;ΔACR、APACHEⅡ及LODS评分对于ICU内死亡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ROC)分别为 0 . 85 9、0 . 85 9和 0 .82 7。结论 ALI患者MAU发生率较高 ,尿MA的持续增高提示ALI患者在ICU内的病死率和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检测尿MA简便、快速、无创 ,可作为判断入ICU的ALI患者预后的一个早期预测指标。
姚蓉蒲晓雯梁宗安魏大臻杨赛王茂筠金晓东康焰
关键词:ALIMA微量白蛋白尿急性肺损伤器官功能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预测模型被引量:29
2004年
目的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脉搏血氧仪监测的数据,建立可靠性较高的临床预测、筛检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非OSAHS组受试者129例,OSAHS组受试者107例,用logistic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作出ROC曲线,选择预测患病概率的诊断点。结果患病概率P=ex/(1+ex),x=-1977+127a-113b+013c,其中a代表有无夜间憋醒(有夜间憋醒=1,无夜间憋醒=0),b代表性别(男性=1,女性=2),c代表氧减饱和指数,将P>015作为OSAHS的诊断点,敏感性为963%,特异性约50%。结论疑诊为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氧减饱和指数,可以较好的预测、筛检OSAHS患者。
石平梁宗安王茂筠蒲晓雯雷飞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