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恒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吉非替尼对放射性肺损伤影响的在体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检验吉非替尼在体条件下对正常肺的影响,及与放射联合应用时是否加重肺损伤。方法160只小鼠分为5个组对照组(C)、吉非替尼组(G)、照射组(R)、照射后吉非替尼组(R+G)、吉非替尼后照射组(G+R)。全肺照射12Gy。吉非替尼200mg/kg体重,周一至五与照射相隔24h给予。照射后第1、2、4、6个月观察肺泡灌洗液巨嗜细胞计数、羟脯氨酸含量、肺纤维化评分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B,)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差异。结果第4、6个月R、R+G和G+R组巨嗜细胞计数明显高于C组(q=2.95—8.61,P均〈0.05),但3个组间相似(q=0.37~3.49,P均〉0.05)。G组1、4、6个月显著低于R、R+G、G+R组(q=3.37~6.25,P均〈0.05)。G、R、R+G、G+R组羟脯氨酸含量和肺纤维化评分均高于C组(g=3.14—4.76,P均〈0.05),但4个组间相似(q=0.70—4.19,P均〉0.05)。R、R+G、G+R组各时间点、G组第1、2个月TGF-β1高于C组(q=3.76—8.09,P均〈0.05)。结论吉非替尼单药可致BalB/C小鼠肺纤维化,与照射合用并未显著增加各自的肺损伤。吉非替尼单药所致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照射所致的不同,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 王小震姬巍蒋恒赵路军杨伟志王绿化
- 关键词:吉非替尼
- 细胞因子联合DVH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评价肺癌胸部放疗前及照射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变化、肺受照射剂量体积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67例肺癌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60例,女7例,中位年龄58岁(26~81岁)。放疗前、照射40~50 Gy时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放射性肺炎根据CTC AE3.0标准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结果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6个月。2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5.4%。自放疗开始至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中位时间73天。放疗前、放疗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含量以及其在放疗期间的变化与放射性肺炎无明显相关性。发生放射性肺炎组患者的疗前、疗中血浆ACE含量明显低于未发生肺炎者(P=0.033、0.004)。发生放射性肺炎组的全肺接受10 Gy照射体积(V10)为44%,高于未发生肺炎组的39%(P=0.029)。健肺MLD、V10、V15、V20分别高于未发生肺炎组(1931 cGy:990 cGy、52%:35%、48%:23%、37%:10%,P<0.05)。将生物因素ACE含量和DVH参数联合分析发现疗中血浆ACE含量和全肺V10组合是放射性肺炎最强的预测因素。疗中ACE含量ACE>506 ng/ml且全肺V10≤40%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最低,13例中无一发生;但如果ACE≤506 ng/ml且全肺V10>40%时,放射性肺炎风险达50%(6/12);其他情况疗中ACE>506 ng/ml且V10>40%或疗中ACE≤506 ng/ml且V10≤40%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6.7%(P=0.008)。结论(1)放疗前、放疗中血浆ACE含量低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2)血浆ACE联合DVH参数V10有望作为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指标。
- 姬巍王绿化赵路军蒋恒王小震张莉欧广飞杨伟志冯勤富周宗玫
-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细胞因子剂量体积直方图
- 脑胶质瘤分次照射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对人脑胶质瘤裸小鼠移植瘤进行不同分割模式照射的实证研究及生物学参数测定,以加深对人脑胶质瘤放射反应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分次治疗计划提供实证实验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和动物室联合建立的人多形性脑胶...
- 蒋恒杨伟志高黎雷明芳石慧珍徐国镇
- 文献传递
- 中药清血颗粒对放射性肺损伤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检验中药清血颗粒对小鼠正常肺组织放射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12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单纯照射组(R)、照射加大剂量中药组(H,成人4倍)、照射加中剂量中药组(M,成人2倍)。清血颗粒制备成1.28g/ml溶液,口服1次/d(H组0.64g/次,M组0.32g/次),2个月内周一至周五给药。全肺用6MVX线12Gy照射,照后24h给药,C组和R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放疗后第1、2、4-,6个月分别处死6—8只鼠,采集右肺肺泡灌洗液、左肺、肝素抗凝心脏血于一70%冻存待测。观察指标包括肺泡灌洗液巨嗜细胞计数、左全肺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肺组织纤维化评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含量测定。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时间点各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M组第1个月肺泡灌洗液巨嗜细胞计数明显低于R组(2:4,q=3.92,P〈0.05),与c组相似(1:4,q=2.13,P〉0.05),H组与R组也相似(2:3,q=0.82~2.46,P均〉0.05)。羟脯氨酸含量H、M、R组各时间点均高于C组(q=3.28—4.36,P均〈0.05),H组照射后第1、6个月显著低于R组(q=3.62、3.54,P均〈0.05)。肺纤维化评分H组第2、4、6个月均低于R组(q=3.38—4.16,P均〈0.05)。第2个月开始R组小鼠VEGF值高于C组(1:2,q=3.12~3.78,P〈0.05),第2个月H、M组高于R组(q=3.58、3.92,P均〈0.05);第6个月的也不同(q=3.08~3.76,P均〈0.05)。结论VEGF水平的升高与放射性肺纤维化严重程度不一致。清血颗粒的预防应用可减少照射后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肺纤维化评分,从而对放射性肺纤维化有一定预防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
- 王小震姬巍蒋恒赵路军杨伟志杨宇飞王绿化
-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中药疗法小鼠
- 细胞因子与放射性肺损伤被引量:6
- 2006年
- 成熟的不再增殖的肺组织,蛋白成分平均每4~5d就会再次合成。如此高的生物合成活性,说明肺存在着一套很好的平衡控制系统,它能保持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保持和调控肺细胞功能及分子合成的物质就是细胞因子(cytokines),也被称为肽生长因子或生物反应调节物。当肺正常稳定的解剖和生理关系被干扰时,会立刻导致细胞和细胞间的级联讯号事件,这个事件是由肺释放的细胞因子调控的。笔者简要综述肺细胞因子的种类、生物活性特点及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和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策略的研究。
- 蒋恒杨伟志
-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细胞因子生物合成蛋白成分控制系统
- 改良“彗星”分析法检测实体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改进和完善改良“彗星”分析法以更好地用于检测实体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方法门诊活检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冰上照射后立即铺胶制板,在裂解液中裂解50min,漂洗后进行细胞电泳20min。PI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采图并用专用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每例样品均设对照(包括外参对照和自身对照)和5Gy照射,并对活检样品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分类采图。观察指标为细胞DNA含量和尾力矩。结果影响实验室测定结果与临床肿瘤放射反应相关性的因素主要有:(1)取材较表浅样品中仅有淋巴细胞而无肿瘤细胞,从而导致实验室测定结果与临床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吻合性下降;(2)样品中坏死细胞较多,使本底增高,是影响放射敏感性分析的重要因素;(3)增设淋巴瘤细胞作为外参对照可对实验系统误差进行校正,是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4)对活检样品中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分类采图能提高临床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吻合性。结论实验同时设置内、外参对照和对样品中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进行分类采图,能不同程度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与临床肿瘤实际放射反应的吻和性。
- 雷明芳杨伟志高黎王冕荣蒋恒宋丽京
- 关键词:活检标本
- 吡非尼酮防治放射性肺纤维化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观察吡非尼酮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 将体重25 g左右的10~12周近交系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单纯吡非尼酮组(P组)和吡非尼酮加照射组(P+R组).采用6 MV X射线单次照射小鼠全胸部12 Gy.P、P+R组每只小鼠按200mg/kg吡非尼酮灌胃0.5 ml/d,照射前3 d给药,连续给药12周;C、R组同时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照后第1~6个月每月取材,进行血浆TGF-β含量测定、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计数、Masson三色染色后肺纤维化评分、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6个月内4个组小鼠活动、照射区域脱毛现象、体重等无明显差别.与R组相比,P+R组小鼠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聚集在照射后第4个月时减少76%,第5个月时减少62%.血浆TGF-β1含量第3~5个月有降低趋势.肺羟脯氨酸含量在第4、5个月分别减少21%、24%.照射后小鼠肺纤维化病变多位于气道旁、血管周及肺泡间隔内并呈多灶性或弥漫性改变,吡非尼酮可使第4、5、6个月肺泡间隔内的弥漫性病变明显改善.结论 吡非尼酮对BalB/C小鼠肺放射性纤维化具有放射防护作用,可能的机制为通过减少巨噬细胞聚集来减轻炎症反应,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使胶原沉积减少,从而改善肺纤维化.
- 姬巍蒋恒杨伟志王绿化
- 关键词:吡非尼酮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