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振杰
- 作品数:15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昆明周边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被引量:12
- 2008年
- 昆明盆地是一个受南北向活动断裂控制的新生代断陷盆地.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共有8条主要断裂带,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南北向和北东向活动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北西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22个测点共706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主要特征: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北东东—南西西向拉张为特征,其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为333°—2°,平均倾角21°;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44°—93°,平均倾角14°;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陡,近垂直.应力结构均为走滑型.断层滑动反演结果与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 荆振杰杜义谢富仁
- 关键词:昆明盆地断层擦痕构造应力场
- 汶川M_s8.0级地震断层滑动机制研究被引量:28
- 2009年
- 汶川M_S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地表破裂主要分布在其中的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上,尤其是沿前者发育了长达240 km左右的地表破裂带.通过对龙门山断裂带震后断层擦痕的测量,得到311条断层擦痕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计算方法,得到研究区8个测点的构造应力张量数据,并获得了研究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以近水平挤压为主,最大主应力方向(σ_1)为76°-121°,平均倾角9°,应力结构以逆断型为主.受构造应力场及断层几何特征的影响,地表破裂呈现出分段性:映秀—北川段主要以NW盘逆冲为主,垂直位移明显;北川以北段为逆冲兼走滑,水平位移量与垂直位移量基本相当,或水平位移略大.
- 杜义谢富仁张效亮荆振杰
-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应力场断层擦痕地表破裂
- 山西太谷断裂南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太谷断裂为太原盆地的边界断裂,是晋中盆地研究程度较低的一条断裂。根据野外地质调查,断裂展布在黄土台地前缘,断错了盆地的洪积扇及河流阶地,是一条全新世活动的正断层。在上曹麻和北甲开挖了3个探槽,根据地层基本单元和年代学测试结果,探槽揭示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为8ka之后、11ka之后和17ka年之后。全新世垂直滑动速率为0.09mm/a;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16~0.19mm/a。完善了太谷断裂的研究,为晋中盆地防震减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荆振杰刘风香杜义谢富仁
- 关键词:探槽古地震
- 昆明盆地及周边地区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昆明盆地是一个受南北向活动断裂控制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在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十分发育,且活动性较强。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区内南北向断裂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和逆断两种运动方式,北东、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左右旋兼而有之。通过对研究区内32个测点的断层擦痕测量,共获得了1527条断层滑动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第四纪以来两期主要构造应力作用:第一期为早、中更新世,构造应力作用以近东西向挤压和近南北向拉张为特征;第二期自晚更新世至今,构造应力作用以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和北东东-南西西向拉张为特征。
- 杜义荆振杰谢富仁
- 关键词:昆明盆地断层滑动第四纪构造应力场
- 延怀盆地活动断裂运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被引量:27
- 2007年
- 延怀盆地包括延矾、怀涿两个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延矾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怀涿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正断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盆地内NW向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10个测点337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延矾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以NEE—近EW向挤压、NNW向—近SN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均为走滑型。其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为N74°~88°E,平均倾角18°;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近SN,近水平;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陡,近垂直。怀涿盆地以NNW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为正断型为主。其最大主压应力(σ1)平均倾角68°,近垂直;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缓,最大的不超过35°;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NNW—近SN向,近水平。断层滑动反演的结果与北京及周边地区由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 谢富仁张红艳崔效锋荆振杰李瑞莎
- 关键词:延怀盆地构造应力断层滑动
- 太原盆地地震潜势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将太原盆地划分为4个区段,利用近年来在各区段取得的古地震数据,通过实时概率模型,对每个区段分别进行强震潜势的定量评估。得出太原-文水区与太谷区未来50年内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概率分别为7.1%和15%,100年内为13.9%与27.8%,而介休-平遥区与汾阳区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可能性极小。
- 张井飞谢富仁荆振杰杜义黄学猛
- 关键词:太原盆地地震潜势地震构造
- 汶川地震中的地表破裂与灾害
- 2012年
- 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Ms8.0级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主要分布在北川—映秀断裂带和江油—灌县断裂带上,尤其是沿前者发育了长达240 km的地表破裂带,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震的震级大;震中所处地区构造发育,地质环境极为脆弱;人口较为密集,城镇的场地普遍狭窄,空间有限等。但是,断层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且在不同地段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地震灾害。对于断层的避让与设防问题考虑不足,放大了本次地震的灾害效应。
- 巴桑拉姆荆振杰杜义
-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害地表破裂
- 利用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协庄矿区构造应力场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由断层滑动方向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计算方法,获得了协庄矿区深部10个测点的11个构造应力张量方向结构特征,反映了协庄地区中新世末期以来存在2期主要构造应力场作用:自中新世末期至上新世初期,协庄地区构造应力场以北北西—南南东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为正断型;上新世以来,协庄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以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北北西—南南东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为走滑型,并与由震源机制解获得的最新构造应力场的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协庄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谢富仁荆振杰杜义崔效锋黄学猛
- 关键词:断层擦痕构造应力场
- 太谷断裂古砂土液化遗迹特征
- 2016年
- 太谷断裂展布于太原盆地的东南边界,是一条全新世正断层。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太谷断裂南段古砂土液化现象普遍存在,宏观上液化现象从断裂的西南向北东逐渐减弱,揭示出沿断裂从南向北最大地震烈度逐渐减弱、断层活动速率逐渐减小的特征。根据多期砂土液化相互切割现象分析,至少存在3期古地震事件,表明介休一带有多次古地震事件。
- 荆振杰刘风香谢富仁
- 关键词:全新世活动砂土液化古地震
- 就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年法与地学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就地宇宙成因核素定年法在地球科学相关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晚新生代地质事件的发生年代以及地质活动中相关速率的限定。本文将主要概述就地宇宙成因核素定年原理,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介绍就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在地学研究中获取地质事件年代(包括暴露年龄和埋藏年龄)、定量约束地表风化侵蚀、以及河流水系下切侵蚀等相关速率的应用现状。
- 王慧颖谢富仁荆振杰
- 关键词:侵蚀速率暴露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