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庆

作品数:6 被引量:13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自噬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疗效
  • 2篇疗效比较
  • 2篇挂线
  • 2篇复杂性肛瘘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肝癌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肛瘘
  • 2篇高位复杂性肛...
  • 1篇对口引流
  • 1篇对口引流术
  • 1篇医师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范庆
  • 3篇杨良
  • 2篇聂敏
  • 2篇魏士博
  • 2篇张丹丹
  • 2篇李春雨
  • 2篇王军
  • 2篇徐晓叶
  • 2篇李航宇
  • 1篇张德巍
  • 1篇刘金钢
  • 1篇华向东
  • 1篇张小东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二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对比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91例均为高位复杂性肛瘘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组(治疗组)46例,切开挂线术组(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近期治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肛瘘复发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4年,随访78例,无一例发生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等;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2例复发,经扩创换药痊愈。肛门功能检测结果:治疗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后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一次成功,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并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及肛周皮肤的完整性,疗程短,痛苦少。
李春雨张丹丹王军徐晓叶范庆聂敏
关键词:直肠瘘挂线法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对比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91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组(治疗组)46例,切开挂线术组(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近期治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肛瘘复发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4年,随访78例,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等;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2例复发,经扩创换药痊愈。肛门功能检测结果:治疗组手术前后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手术后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一次成功,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及肛周皮肤的完格件,疗程短,痛苦少。
李春雨聂敏张丹丹王军徐晓叶范庆
关键词:肛瘘挂线疗法对口引流
腹壁疝和切口疝腹腔镜治疗指南更新解读(一)被引量:10
2019年
2014年,国际内镜疝学会(International Endohernia Society,IEHS)发表了第1份国际"腹壁疝和切口疝腹腔镜治疗指南"。指南反映了当前诊断和治疗中可靠的证据,并给出建议,以帮助外科医师标准化他们的技术和提高他们的手术效果。然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指南要求定期更新以跟上文献的进展,为此,本文对2019年IEHS发表的指南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杨良范庆魏士博李航宇
关键词:切口疝腹腔镜腹壁疝手术效果外科医师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70
2017年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148例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8例行LA(LA组),80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情况、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LA组高于OA组(P<0.05),其余指标LA组均优于OA组(P<0.05)。急性阑尾炎患者行LA治疗效果更好,但费用相对较高。
范庆张德巍
关键词: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腹腔镜开腹
自噬相关基因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死亡率极高的原发性肝癌,其恶变的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些年随着对自噬研究的深入,发现自噬可以提供肿瘤生长高能量的需求,增加肿瘤细胞对极端低氧、化疗药物等环境的适应性,因而与肿瘤的恶性进程关系密切。该研究旨在探讨自噬小体形成中泛素样连接系统Atgl2-Atg5-Atgl6参与自噬的关键因子,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related gene 5,Atg5)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2015年3月—2017年6月进行肝癌手术切除的110例已确诊无误的HCC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10例癌旁及HCC组织中Atg5蛋白的表达,同时分析HCC组织中Atg5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分别检测46例癌旁和HCC组织中Atg5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CC组织Atg5蛋白的阳性率71.82%(79/11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20.09%(23/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Atg5蛋白水平与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及血管侵犯相关(P<0.05),肿瘤直径大于等于5 cm、AFP水平大于等于200 ng/m L且合并血管侵犯HCC患者的Atg5蛋白水平较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CC组织Atg5蛋白水平为1.25±0.25,癌旁组织为0.47±0.12(P<0.05)。RTFQ-PCR结果显示,Atg5 m 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相当于癌旁组织的4.37倍(P<0.05)。结论:HCC组织中Atg5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HCC组织的发生、发展可能与Atg5自噬活性的激活有关。
彭雪强杨良张小东马英博杨朔李岩魏士博范庆华向东刘金钢李航宇
关键词:肝细胞癌癌旁组织
肝癌高表达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肝癌高表达(HULC)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0例肝癌组织以及相应正常肝组织中HULC的表达水平,并检测HULC在肝癌细胞系及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pcDNA3.1-HULC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Bel-7402过表达HULC;分别采用CCK-8试剂盒、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改变情况、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和自噬相关蛋白Atg3的表达变化以及LC3斑点数目的变化情况。结果 HUL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过表达HULC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且过表达HULC的肝癌细胞中LC3-Ⅰ向LC3-Ⅱ的转化和Atg3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 <0.05)。免疫荧光可见,过表达HULC后LC3荧光斑点明显增多。结论肝癌组织中HULC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HULC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且能够提高肝癌细胞自噬水平,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崔大炜邢育柏金宏远彭雪强杨良范庆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自噬肝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