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旻
- 作品数:19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如何消除重金属污染?被引量:1
- 2010年
- 作为2009年最醒目的词汇,"重金属污染"首当其冲。各地持续爆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一次又一次地拨动着人们逐渐紧绷的神经。
- 舒旻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血常规检查铅中毒
- 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政策研究及对策建议
- 2024年
- 【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国家公园内开展特许经营是实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国家公园是“生态特区”,开展特许经营必须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通过全民参与、利益分享、作为国民福祉等方式实现全民公益性。当前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在制度建设、实践探索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通过研究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政策有关情况,期望能够为我国国家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梳理分析现阶段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的基本情况和有关政策依据。【结果】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仍存在政策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仍未明确等相关问题;当前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理论的探讨虽比较丰富,但在实践层面,由于现有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在特许经营授权主体、收益分配、门票管理、协议签订等方面无具体参考依据,因此在具体操作层面仍存在较多争议和偏差。【结论】根据当前我国特许经营有关情况,提出立法先行、深入改革、稳步推进、加强监督和引导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提出需要尽快建立完善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体制和政策制度体系,为基层实践提供正确的政策指导和监管引导,通过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以确保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 闫颜舒旻王梦君张天星张小鹏
- 关键词:国家公园特许经营
- 论环境法律规范——关于环境法学科学性的一种证明
- 论文以环境法律规范作为逻辑起点,来说明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的科学性、独特性。通过证明作为一种结构,环境法律规范存在结构特征和结构空白,并且在思维中推导出接受不同环境理念的环境法律规范所可能呈现出来的两种“纯粹”的环境法律规范...
- 舒旻
- 关键词:结构特征
- 环境监测制度构建的重点与难点被引量:6
- 2011年
-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环保执法和裁判环境纠纷的基础,详实的监测数据则是实施环保制度,进行环境行政决策的根本依据。因此,规范和完善环境监测工作,是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推动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手段。
- 舒旻
-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工作环保执法环境知情权环境纠纷环保制度
- 人口、农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自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类环境因素分析
- 2009年
- 一、人类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价报告》(2005年)中将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认定为人类和其他物种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衰退和变异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人类环境因素又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漫长的地球历史进程中,人类可能已经将地球物种灭绝的速率在自然速率的基础上加快了1000倍,
- 舒旻李希昆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发展人口生态系统物种灭绝
- “散步”始末:厦门PX和北京六里屯事件的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事件始末: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
2008年4月13日,网络虚拟社区上一个名为“长乐明天在哪里”的ID,发表了反对PX项目迁址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的帖子,呼吁人们就可能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表示自己的态度。文章被转帖至多家网站,有网友随即表态“厦门人不要的,凭什么强加给我们”,更有青年发出市民集体上街“散步”的倡议,再次引发了对“厦门PX事件”的热议。
- 舒旻
- 关键词:PX虚拟社区环境问题
- 中国环境立法的审视与检讨被引量:4
- 2009年
- 中国环境立法在艰难的境遇中取得了一定成就,更面临巨大的困难。环境法律缺乏实效、守法自觉尚未形成,以及部门造法与权力交涉的工作局面、"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原则、法律移植"水土不服"、难以提供法律救济的救济手段、公众监督的效力不足等都是立法者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 舒旻
- 关键词:环境保护实效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 在环境侵权法律制度体系中,或者说在环境侵权行为法律规范体系中,归责原则探讨的是环境侵权责任承担的基础问题。归责,即指在行为人因其行为或物件导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之后,应当依照何种根据让其负责。这种根据在成文法中的确立和在...
- 舒旻
- 关键词: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 文献传递
- 概念的确定性、环境法律的实效与学术研究取向——环境法学研究推动中国环境法治进程的现象折射被引量:2
- 2009年
- 面对"环境法及环境法学未来三十年发展"这一宏伟课题,环境法学人应当思考怎样为中国的环境法治建设贡献智慧。这种思考既要关注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又要审视环境法律的实效性。只有严格地界定、谨慎地使用、认真地构建各种法学概念,环境法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才能成为环境保护实践的理论指导;只有时时刻刻关注环境法能否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标准,不断检验环境法律的执行力,环境法学才不至于沦于空泛。有鉴于此,我国未来之环境法学研究应当建立在严谨的理论态度和高度的现实关怀之上,以避免四种有害的学术取向,即不顾中国环境现实而创建各种理论,直接用西方理论来完成环境法学研究;在移植国外的经验的过程中不能完成这类移植的理性论证和良好过渡;没有前提约束地借鉴社会学的、经济学的或者技术性的研究方法;华而不实的文风,缺乏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耐性。
- 舒旻
- 关键词:环境法学研究环境法律实效法治
- 人口、农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自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类环境因素分析
- 全球性和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始逐渐依赖于构建国际保护合作区域或者网络的工作模式。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土地覆盖和土地使用;以及农业适应性和农业经济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主要人类环...
- 李希昆舒旻
- 关键词:人口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湄公河次区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