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畔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1篇休克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管反应性
  • 1篇血管通透性
  • 1篇应激
  • 1篇应激诱导
  • 1篇通透性
  • 1篇通透性改变
  • 1篇通透性转换孔
  • 1篇内质网
  • 1篇内质网应激
  • 1篇脓毒
  • 1篇脓毒性
  • 1篇脓毒性休克
  • 1篇线粒体通透性...
  • 1篇线粒体通透性...
  • 1篇管通
  • 1篇反应性
  • 1篇肺血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刘良明
  • 2篇胡畔
  • 1篇丁晓莉
  • 1篇甘稼夫
  • 1篇李涛

传媒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GRP78和CHOP蛋白表达增加与脓毒性休克大鼠肺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脓毒性休克大鼠内质网应激模型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和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42只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20 g,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②盲肠造瘘组,按照术后时间长短盲肠造瘘组又分为术后1、2、4、6、8 h等5个亚组;③盲肠造瘘+牛磺酸组(n=6)。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注入肺组织,在术后1、2、4、6、8 h时分别取各组相应大鼠肺脏,牛磺酸干预组于术后6 h取出,生理盐水进行肺灌洗,观察其荧光物质渗透率的变化测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性;Western blot方法测量肺血管内皮细胞GRP78和CHOP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大鼠盲肠造瘘术后1、2、4、6、8 h后GRP78和CHOP蛋白表达均呈递增趋势[(P(GRP78)<0.05;P(CHOP)<0.05],肺血管荧光物质渗透率也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直线递增的趋势(P=0.006<0.05),盲肠造瘘组各组GRP78和CHOP蛋白的表达与肺血管荧光物质渗透率的改变呈正相关(R2=0.785,P<0.05;R2=0.881,P<0.05);②牛磺酸处理后,6 h点肺血管荧光物质渗透率显著低于单纯盲肠造瘘术后(P=0.007<0.05),GRP78和CHOP蛋白的表达也较盲肠造瘘组低(P=0.004<0.05)。结论脓毒性休克内质网应激参与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发生,GRP78和CHOP蛋白为重要的参与分子。
胡畔李涛丁晓莉刘良明
关键词:GRP78CHOP脓毒性休克血管通透性
内质网应激诱导血管反应性降低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可诱导血管反应性降低及其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关系。方法:利用SD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性休克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肠系膜上动脉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GRP78和CHOP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肠系膜上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离体血管环观察毒胡萝卜素孵育对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并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大鼠CLP后不同时点肠系膜上动脉GRP78和CHOP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肠系膜上动脉的反应性降低,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酸能够抑制GRP78和CHOP的表达,并显著恢复血管反应性。离体血管环研究表明,毒胡萝卜素能够降低血管反应性,牛磺酸能恢复血管反应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抑制剂环孢素A能显著增加血管反应性。结论:内质网应激能诱导血管反应性降低,且可能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有关。
甘稼夫胡畔刘良明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血管反应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