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春
- 作品数:26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税务总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总结和团结:中国共产党的制胜密码
- 2021年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是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这些辉煌成就背后有很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百年党史的基本经验揭示:总结加团结是解锁“藏宝箱”的制胜密码。善于总结,党在百年的探索历程中找到了这些制胜“法宝”,搞好团结,党在百年的奋斗征程中运好了这些制胜的“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坚持和发扬总结和团结的制胜密码,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 任国保肖红春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党内团结
- 正义的实现仅仅依靠理性吗——探讨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被引量:4
- 2012年
- 从理性角度追求正义的实现是西方社会的传统。尤其自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事实与理性,似乎只要依据事实和理性,就能实现正义。努斯鲍姆认为,在这种理论中,人以单纯的理性实现正义,只能使人沦为物,成为了缺乏情感的、冷冰冰的理性经济人。由此,她提出了诗性正义的思想,认为借助文学想象和情感能够形成完整的理性,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诗性正义的思想既深化了人们对正义的认识,也促使人们反思其局限性。
- 杨豹肖红春
- 关键词:诗性正义
- 虚幻的影像——伯林自由理论析论
- 2014年
- 艾塞亚·伯林的《两种自由的概念》是近代自由主义的经典之作,并一再被人征引。无论是经验主义者还是理性主义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持有的一元论域境中突破出来,并对二者由此引伸出来的对"积极自由"的热情、执着追求可能或已经在实践带来的危险做出了学理的解析,进而积极赞扬一种不同于"积极自由"的、多元价值域境下的"消极自由"。但在伯林对于"消极自由"的推崇,并没有向人们表明自由——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社会制度下可以达到或者通过什么样的原则、体系设计可以实现。"消极自由"对于"积极自由"的设限本身也就成为一种虚幻的影像,伯林更多的是提出了问题还不是解决了问题。
- 肖红春肖泳冰
- 关键词:自由主义消极自由
- 结构与功能:正当性维度下的群众路线被引量:8
- 2013年
- 正当性是现代政治的意识形态基石,任何现代国家必须回应、解决自身统治权力的正当性问题。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群众路线承担着正当性功能,其正当性论证依赖于群众理论显在的和隐匿的双重结构。在隐匿性论证中,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与政治客体的内在张力给群众路线正当性功能的持续建构带来了巨大挑战。当下群众路线正当性功能创新有两条基本路径:人格化路径与非个人化的制度路径,从缓解群众路线内在张力视角来说,后者的意义更为重大。
- 肖红春
- 关键词:群众路线
- 社会契约、政治证成与公民教育——洛克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 伟大的政治哲学家及其著作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是为某一时代的主流政治形态做一种理论上的证明,或是为某一崭新政治时代的开启做一种理论上的奠基。洛克的政治哲学在后一种意义上显得格外引人关注,因为他所奠基的政治时代正是我们...
- 肖红春
- 关键词:政治哲学思想社会契约公民教育洛克
- 群众路线视域下干部清正的机制建设
- 2014年
- 群众史观和群众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素。在群众路线视域下推进干部清正建设,一方面要从群众史观、群众工作方法维度思考,避免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要从长效机制层面探索,避免运动化、短期化。基于上述理由,群众路线下干部清正建设要集中力量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党员干部群众史观的长效教育机制和落地机制,预防干部思想上腐败;二是要解决好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方法的长效运转机制,预防干部作风上腐败。
- 王宁宁肖红春
- 关键词:群众路线
- 资本主义公共卫生危机的“工业病理学”考察——以《资本论》为中心
- 2022年
-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遇巨大冲击,陷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提出“工业病理学”理论,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公共卫生危机的致病机理和演变逻辑。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公共卫生报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疫情危机不是单纯的公共卫生危机,更是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公共卫生危机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价值错位、制度缺陷及治理失灵等结构性问题,导致了资本主义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周期性失败。只有变革社会制度、深入工人群众、尊重专业精神,才能突破局限性,成功应对公共卫生危机。
- 肖红春
- 关键词:公共卫生危机
- 从逻辑图式看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真实关系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学界热议的理论问题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二者之间的肯定性或积极性关系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肯定性关系的讨论长期停留在语言和概念的表述性使用层面,模糊含混,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和逻辑分析。从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积极性关系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四种逻辑图式完备地表现出来。通过对这四种逻辑图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真实关系应当是一种交集关系,这一交集的重合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在最终目标上的一致性——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和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 肖红春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被引量:1
- 2012年
-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谋求发展的科学理论,它涉及发展的"第一要义"、"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理念反映着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来看,以人为本是其基本价值理念,揭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尺度。
- 杨豹肖红春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 红色资源在思政课中的价值定位与教学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红色资源与思政课之间具有重要的交互价值:一方面,红色资源可延展思政课的教学空间,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思政课对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价值、弘扬红色精神具有重要的阵地和渠道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发挥好红色资源的思政价值,在课程中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红色精神,要坚持守正创新方法论,突出政治性,用学术讲政治;突出创新性,让红色资源时刻在场;突出整体性,构建连续一贯的红色语境。在二者交互价值作用的发挥中,红色资源进思政课是第一位的,要深入挖掘运用好红色资源,使其有机融入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讲好历史、讲清逻辑、讲明道理,切实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
- 王宁宁肖红春
-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