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雨
- 作品数:29 被引量:62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军事更多>>
- 台风路径集合预报及繁殖长度对其影响
- 基于T63L9模式,利用BGM法进行了台风路径的集合预报试验,并对集合预报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繁殖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控制预报,利用增长模繁殖法制作的集合预报对台风路径预报的技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集合预报中采用...
- 刘家峻张立凤罗雨
- 关键词:台风
- 文献传递
- 一次梅雨锋暴雨预报中的误差演变规律和可预报性分析
- 在暴雨数值预报中,分析初始误差在降水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从而揭示误差发展机理,对于建立系统的暴雨可预报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2003年7月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中的一次降水过程,在分析AREM模式中暴雨预报对初始动力、热...
- 罗雨张立凤
- 关键词:暴雨可预报性AREM
- 文献传递
- “07.7”重庆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针对2007年7月17日发生在重庆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利用AREM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AREM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这次暴雨过程的雨带及雨带上双极值中心的分布。利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结果,对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24h累积降水的双中心峰值发生在不同时段;暴雨中心的动力场结构随时间的演变与降水量在中尺度特征值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两个降水中心对应高低层的流场配置不同;暴雨是在西南涡及低空西南急流的直接作用下发生发展,低涡和急流的维持为降水中心的低层辐合及与之伴随的上升气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流层高层高压脊的变化和中尺度辐散区发展也是造成此次降水的重要因素,辐散区的移动造成强上升运动区的移动,这是引起降水中心移动的原因之一。
- 彭军张立凤罗雨徐锐陈锋立
- 关键词:AREM模式暴雨中尺度特征
- 大气流型的稳定性对中尺度可预报性的影响
- 本文通过数值求解Boussinesq流体方程组的初值问题,分析了初始误差在环流稳定性影响下的不稳定增长情形,讨论了这一现象对中尺度可预报性的影响.通过分析不稳定对波长的选择性发现,系统的不稳定发展机制与系统自身的空间尺度...
- 罗雨张立凤
- 文献传递
- “07.7”重庆暴雨诊断分析
- 本文针对2007年7月17日重庆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首先利用AREM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AREM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的雨带及雨带上降水量双中心的分布结构都有较好的模拟,此外对于形势场的模拟结果也与实...
- 彭军罗雨吉进喜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台风路径集合预报及繁殖长度对其影响
- 基于T63L9模式,利用BGM法进行了台风路径的集合预报试验,并对集合预报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繁殖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控制预报,利用增长模繁殖法制作的集合预报对台风路径预报的技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集合预报中采用...
- 刘家峻张立凤罗雨
- 关键词:台风
- 文献传递
- 基于AREM暴雨预报的一种初值构造方法及预报试验
- 本文基于中尺度天气分析中空间滤波思想,将AREM用常规观测资料客观分析得到的分析场多次运用9点平滑算子滤波,得到中尺度扰动场,然后将该扰动场作为初始场的中尺度信息叠加到原分析场上,形成AREM的初值进行模式预报.通过分析...
- 张立凤罗雨
- 关键词:暴雨预报AREM扰动场
- 文献传递
- 不同微物理方案在一次特大暴雨模拟中的对比分析
- 在中尺度模式多种物理过程中,微物理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不仅直接影响降水预报,而且也影响模式的动力过程。微物理方案有明确的物理基础,但是在实际暴雨模拟中,究竟采取哪一种方案结果会更理想,需要深入比较,因为不同的微物...
- 彭军张立凤罗雨
- 关键词:特大暴雨微物理方案水平分辨率
- 文献传递
- BGM方法在热带地区及台风集合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 <正>集合预报是解决由于模式初值不确定造成预报结果不确定的有效方法。集合预报中生成初始扰动的增长模繁殖法(BGM)被认为是先进的方法,所以该方法在中期集合预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往的研究认为这种方法得到的扰动是大气
- 刘家峻张立凤罗雨
- 文献传递
- 一次梅雨暴雨预报中的误差演变及可预报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针对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梅雨暴雨过程,利用AREM模式,在分析暴雨预报对不同来源的初始资料和不同要素初始误差的敏感性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降水过程中误差的演变特征和发展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小振幅误差增长最快,而伴随着降水的发生和发展,误差演变特征表现为由局地增长发展为全局传播的过程,且误差最优增长总是出现于雨区,这意味着雨带是误差增长的敏感区域。雨区内存在的初始误差对降水预报误差具有重要贡献,初始湿度条件不仅影响误差的传播特征,还使雨带上中小尺度误差迅速增长并造成更大尺度的误差。基于误差能量公式的计算结果表明,误差增长的能量来源主要由凝结加热提供,因此,从能量角度而言,误差增长和降水增大是同"源"的,从而使暴雨可预报性受到固有的限制。
- 罗雨张立凤
- 关键词:暴雨可预报性AR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