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铭
- 作品数:158 被引量:1,150H指数:18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膳食淀粉的生物利用度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2022年
- 膳食淀粉作为人体主要能量来源,其生物利用度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密切相关。膳食淀粉的生物利用度主要受食品基质与淀粉本身结构性质的影响,在慢性疾病大流行背景下,膳食淀粉的消化行为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提出多种体外评价方法用于分析膳食淀粉的消化机制,相较于体内试验,体外法在效率、重复性、成本和伦理上优势明显,同时能够有效指导食品加工和消费选择。作者概述了目前淀粉消化体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各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一方面为开发符合我国膳食模式的体外消化模型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为我国淀粉基食品分类与分级提供技术指导。
- 周晓张涛缪铭
-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
- 新型酶膜生物反应器耦合纳滤清洁生产功能性糖研究
- 酶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物制品制备方法。酶膜生物反应器与纳滤耦合不仅可以进行生物催化,同时进行产物的分离、浓缩及催化剂的回收,还可以综合利用产生的废水,达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新型酶...
- 马亚君缪铭江波杭华
- 关键词:生物合成酶膜反应器纳滤工艺
-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被引量:7
- 2011年
-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是生物法生产新型功能性因子D-阿洛酮糖最为有效的酶。作者克隆到一种新型的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来源于微生物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H10。以pET-22b(+)为载体质粒,E.coliBL21(DE3)为宿主细胞,构建了基因重组菌,IPTG可诱导目的蛋白质的过量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的重组蛋白质样品进行SDS-PAGE分析,在约31 000处出现显著的特征蛋白质条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该重组酶具有较高的转化活性。
- 储菲菲邢庆超沐万孟张涛缪铭江波周榴明
- 关键词:克隆
- 乳酸发酵汉堡肉饼的研制被引量:3
- 2005年
- 主要研究了乳酸发酵猪肉汉堡饼的生产工艺。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并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 验确定了发酵汉堡肉饼的基本配方:发酵精肉100%,水15%、淀粉12%、卡拉胶0.2%、磷酸盐0.3%、香辛 料0.6%、姜0.4%、食盐2.2%、味素0.5%。该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 缪铭李楠夏士杰
- 关键词:汉堡肉饼乳酸发酵香辛料卡拉胶感官评分营养保健作用
- 亚麻籽粕不同脱毒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3
- 2006年
- 采用挤压法、微波法、压热法、微生物法、水煮法、溶剂法等对亚麻籽粕进行处理,由比色滴定法测定亚麻籽粕中氢氰酸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亚麻籽中生氰糖苷的脱除效果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法与微波法最适合进行亚麻籽粕脱毒处理,氢氰酸(HCN)脱除率分别达到92.79%和89.64%,这十分有利于亚麻籽粕的开发应用。
- 李次力缪铭
- 关键词:亚麻籽粕脱毒
- γ-聚谷氨酸的合成、性质和应用被引量:22
- 2012年
-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可由微生物发酵得到。γ-聚谷氨酸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吸附性,能彻底被生物降解,对环境和人体无害,这使得γ-聚谷氨酸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γ-聚谷氨酸的化学结构、性质、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 彭英云张涛缪铭沐万孟江波
- 关键词:Γ-聚谷氨酸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
- 微生物脂肪酶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1
- 2012年
- 脂肪酶是一类能够催化酯的水解反应以及在非水相体系中催化脂肪酸和醇类发生酯化反应的酶类。随着酶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脂肪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生物催化剂,脂肪酶一直以来都是生物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类酶。本文探讨了脂肪酶的来源、理化性质、脂肪酶活力测定,同时对脂肪酶的非水相催化特性以及脂肪酶在食品工业,医药、洗涤剂、皮革、造纸和生物柴油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 刘虹蕾缪铭江波张涛
- 关键词:脂肪酶酶活测定非水相食品工业应用
-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储存稳定性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提高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D-tagatose 3-epimeriase,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在其粗酶液中添加防腐剂以及糖类、盐类、多元醇类与蛋白质等稳定剂。通过单因子研究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它们对酶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尼泊金甲酯(methylparaben,Met)有较佳的防腐效果,且能显著降低酶液的失活速率;果糖、肌醇、Mg SO4是DTE良好的稳定剂,其组合2 mmol/L Mg SO4,6%果糖,4%肌醇为最优的复合稳定剂;将加有0.3%Met和复合稳定剂的粗酶液在25℃下保存,粗酶失活半衰期为62 d,而仅加防腐剂Met的半衰期为25 d,空白酶液仅2 d。因此,复合稳定剂与防腐剂Me的联合使用能较好地提高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
- 张巧帅玉英张涛江波缪铭沐万孟
- 关键词:半衰期稳定剂
- 水溶性(1→3)(1→6)-α-D-葡聚糖的酶法合成与结构解析
- 2014年
- 以蔗糖为底物,利用葡聚糖蔗糖酶的聚合反应来制备(1→3)(1→6)-α-D-葡聚糖,通过探讨优化酶促催化条件参数来合成新型葡聚糖,并采用现代分析仪器解析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葡聚糖蔗糖酶催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蔗糖质量浓度160 mg/m L,加酶量10 U/m L,酶反应时间1 h,反应p H 5.0。分子量分布曲线显示葡聚糖分子质量分布集中并呈单峰,绝对重均分子质量2.4×107g/mol,分散系数为1.07,红外与核磁图谱显示糖链中主要由α-1,3和α-1,6连接的D-吡喃葡萄糖单元组成,且两者的比例约为3∶4。
- 贾雪黄超缪铭江波
- 关键词:水溶性酶法合成链结构
- 纤维素酶制备壳寡糖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壳聚糖经过纤维素酶催化降解,得到具有生理活性的壳寡糖。以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酶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考察pH、温度、底物浓度、加酶量及反应时间对酶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pH为5.8,温度为55℃,底物浓度为20mg/mL,加酶量为100U/g底物,酶反应时间为4h,薄层层析分析证实有壳寡糖的产生。
- 平向莉江波张涛沐万孟缪铭
- 关键词:壳聚糖纤维素酶壳寡糖水解条件